退休老院士说国内90%大型医疗器械还靠进口,我做过医疗器械投资,来举3个例子

  • 那个访谈我看了,就是中科院何祚庥夫妇,在访谈里大谈医院里设备都是进口的说明我们多么落后,还特别举例他用的价值几万元的丹麦产的助听器是高科技,我们搞不出来。总之,一句话,中国不要吹牛,还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只是我不明白为何这对老科学家这么义愤填膺,好像说中国现在强大科技进步巨大他们夫妇好像不认同,甚至有耻辱感?

回复27

  • 我还以为是谁呢,何作秀嘛,难怪了
  • 愉悦的麻婆呆狸 pvp没兴趣,不用私信~
    只是拿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来说的话,国内的厂商(瑞声达)一类的确实在做,但可能一些核心元件或者技术被卡脖子,国产化的性能不太理想,和澳科利耳一类的国外厂商比起来有差距,一点也不奇怪。很多领域过去没太重视国产化替代问题,现在因为各种原因要自己研发了,这非常重要。

    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面,是首先认识到自己的差距,然后一点一点突破,区别在于从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领域确实被拉下了几十年的代际差异,但换个赛道可能状况就完全不同了,现在很多领域在超前布局,就是“换个赛道重新跟你玩”。

    中国人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攻关潜力,是无论如何不能小瞧的。
  • 何老的老家是江苏扬州,扬州名闻遐迩的江南名园何家花园——何园就是他祖居地,拿现在别墅与何园的设计和享受的生活比,现在的别墅就是渣渣,瘦西湖、何园是游扬州必去
  • 有人就是只能看短处,看不得长处。
  • 老先生是老了,他的理念可能停留在20-30年以前,但问题是采访他并播出来的人是不是也认同他的观点啊,他们不会这么老的吧,他们只是借老先生的嘴说出他们自己想说的话!
  • 就是是院士,老了知识不更新也白搭,上回许小年被采访说中国制造都是抄的,现在已经没东西可抄了。但凡了解下欧美日工业发展史和技术进步规律都知道工业发展模仿是第一步。所以所谓专家也要自己鉴别。
  • 猪猪侠998 宇宙大将军、督三维诸军事
    在我的印象里何老先生在网络上成名于非典,在公知们口中是个敢说真话的老科学家,在新冠以前我一直把他跟钟南山老先生弄混,当年公知们引用何老先生最多的一句话是——谁让你不幸生在......,这句话我曾经在观网发过,观友们告诉我何老先生这句话不是对爱国者说的,是对公知说的,但是在我印象里这句话被引用了多年,甚至成了网络名言之后,何老先生从来澄清过。
  • GEZ行星开发基金会 资助并推动宇航科技创新与太空经济活动
    老牌公知了,属于跪地不起那种
  • 这个视频我看了,最早在文革前就知道他何祚庥夫妇都是物理学界的老前辈,主要研究高能物理。是基础理论研究者。他夫妇说的关于“中国物理学超过没货或者接近美国的说法完全不是这样,差远了。只能说比过去进步很大。”这句话是从基础理论发现的角度讲的。谈到医疗器械,应用的理论基础中国科学家的贡献是0。这并不是否定中国在应用方面的成绩。我国的量子计算机水平也居前列,但是量子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没有中国科学家的贡献,这并不等于在应用层面没有成就。老一辈的科学家之所以重视基础理论是因为基础理论是方向性的科学总结。基础理论好比房基,应用技术好比墙体和门窗。中国材料工业为什么落后?就是基础理论上不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这在发展初期阶段咸咸的还不明显:三来一补,中外合资可以接受现成的应用技术。但是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阶段,就不同了:国外的技术来源减少了,甚至封锁了,那么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阶段如果还没有创新进步,那么这个阶段应具备的资源禀赋就不能支撑发展的步伐,也就是内生动力不足。所以《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规律就是初级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此后的增长速度会慢下来。中国当人也不例外。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重视内在禀赋的提高,那么你的发展越接近发达国家,就会越困难。所以《大繁荣》提出:“现代货架的核心就是创新”。所有的应用技术都要靠基础理论的支撑。这就是何祚庥那一代科学家最焦急的的问题所在。现在中国科技的短板就在这里——一有新的人才出现就会被美国引进而去了。这个例子很多,颜宁、蔡天西都是这样的人。不是他们不爱国,而是他们需要一个研究的环境和条件。何祚庥夫妇的这个采访视频我已经发到腾讯网了,观网没法上传,有心者可以在腾讯视频上看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 这个何某不懂什么就找什么来装懂,很早就怀疑是骗流量的
  • 何祚庥我记得以前长期吹嘘各路气功大师
  •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院士不该是知识分子里的精英和民族脊梁吗?钱学森、王选之所以牛逼,就是那种一人能把一国带入前沿。而他们抱怨落后的同时,似乎一点没有吾辈尽不如人的羞耻感,更谈不上知耻而后勇的奋进,不爱国可以不说国耻,但是连职业耻辱感都没有吗?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在国内问题上的他者视野最大的毒性。喜欢指点江山,但对这片江山又没啥感情也不想做点啥改变现状,那你说个毛线。至少从老百姓层面,我们能看到医院的自助出片终端几乎都是联影的了,说明还是有做事的人。
  • 何祚庥的发言,一直很有争议性的.我不大喜欢这样的院士.
  • GG
    多年不出门了,不了解中国的发展有多么日新月异。。。
  • 这个院士早十几年迷恋气功,并且为气功奔走呼号了一阵子,他可能退休有一二十年了吧?早期的院士也有这么水的?看起来对最新科技发展一无所知啊!
  • 何祚庥夫妇一贯搞笑,他们顶着院士的名号尽发表自己不懂的东西,奇葩。
  • 以前曾听过他的一次演讲,名气很大所以去听的人很多很多,听下来以后有点莫名其妙,是自己没听明白呢,还是他没讲明白,总体感觉不是很好。以后看他的消息多了,就开始对院士的含水量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观察者网用户_2244 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看了观友评论,都说他因为老了才落后的,我是不认同的。
    看看他的本职工作就知道了,这位无所不知的院士是搞理论物理学的,水平嘛,不说了。反正大小是个官儿,但是两弹一星元勋没他,说明了啥大家自有公论。
    这位无所不知的院士,不仅仅反中医,对于社会热点无一不知,无一不想指点江山。至今对于方舟子反华事件也没有个明确表态,愧对他自己的共产党员的身份。
  • 这些老年人在外国压制下长大,站不起来了。
  • 何院士又不是搞医疗设备研究的,他只是凭感觉说而已,媒体就此拿来评判中国医疗科技发展,失之偏颇。
    就如同西瓜视频上,有人叫杨振宁比较下大陆和台湾学生,主持人还说台湾学生比大陆学生有创意,搞得老先生也只是凭感觉猜一下,说是不是大陆农村孩子多点,台湾城市孩子多。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