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5条
-
中国数千年中艺术审美变化其实非常大,就像文化风俗的很多其它层面。
-
黑白色是永恒色,是全世界文明的基础色,我们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也曾经以黑白为基色。
之所以网友说有灵堂感,主要是中外不同的文化解读造成的,其实中国网友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那个白底团寿纹上,容易跟葬礼联想到一起,其实跟黑白搭配本身没多大关系。
其实这就是文化隔阂造成的,非中华文明的人很少有懂得这些的,对于外国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漂亮的文化符号而已,他们没有这种负面联想。
设计界这种错配的文化符号有很多,中国很多酒店别墅里有天使雕塑,其实,在国外除了教堂,也就是墓地才用这东西,国外没什么人会把天使像摆在酒店和别墅里的,就像中国人不会把镇墓兽摆在家里一样。
中西结合永远做不到中西兼并,必然会有其中一方为辅,这是设计当中的必然规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全,在不同的文化理解上,也不会做到面面俱通,那根本不现实,不同文明角度来解读不同文明的作品,必然会出现违和感。
中外建筑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好处,西方庄园突出工艺美,东方园艺突出自然美,是中外文明对自然的理解不同,双方各有特点,没有优劣之分。 -
中国不喜欢的白的麻布的那种白,正正的白在商朝的地位是跟后来黄一样的
-
如果这个能接受,那个北环功夫熊猫为啥那么多人喷。难道你们中式婚礼不是那个色调吗?
-
但是别说高级,就高级,还有个高级脸呢
热点
- 1 清真食堂不让汉族进? 13万
- 2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怎么了 10.1万
- 3 美国不想同中国打仗了? 19.3万
- 4 大连工大这事全是谣言啊 3.3万
- 5 黑人到中国过上优渥生活 8.1万
- 6 乌克兰“人民战争”来了 6.2万
- 7 李某莳是吃了时代回旋镖 5.6万
- 8 大陆和台湾的摩托车价格 9.7万
- 9 乌克兰混混和中国女生 10.4万
- 10 印想在中国身上走出条路 14.9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为什么法律要给私生子继承权? 评论 210 赞 6
-
2离谱!印度空军实力世界排名第6,比中国还... 评论 140 赞 17
-
3回到德国,用人民币感受德国的物价,我瞠目... 评论 117 赞 15
-
4特朗普出毒计:中印与俄罗斯连坐,倒数50... 评论 86 赞 3
-
5大连工业大学这事里面全是谣言啊 评论 83 赞 14
-
6印度从中国偷师能成吗 评论 77 赞 16
-
72小时的飞机 6小时的高铁你选哪个? 评论 68 赞 0
-
8美国创纪录的对乌武器运输能否打破俄军目前... 评论 66 赞 14
按理,大侄子新车站,中俄合作好项目,应该捧场别没事扫兴提意见,话赶趟,跟大家讨论这个事,全从艺术审美角度谈啊,希望我讲出这个点,大家给鼓个掌。
为啥同样的黑纸白字有的是挽联有的就是书法作品?格局和尺寸。其实就是纸张尺寸的原因,你把两句著名唐诗写到挽联纸上那也是挽联,而且好不违和,形式大于实质的绝好例子,比如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写到挽联上,突然一品还颇有深意,但它确实是一幅挽联。纸张尺寸决定了格局,导致内容发生实质变化。
我们都知道中式灵堂风格,黑幕衬底,上悬白幡,这车站装饰大面积黑白色系正悬门廊上端,确有“阴风阵阵”。这一出跟国内商业街门脸被政策统一成黑白商标一个路数,呆板,缺少层次感。
还有所不同,车站装饰图案用的是统一的、浓缩多种元素的中国风图案,打破“灵堂风”的方式非常简单,改变格局,框景!!即可。框景之后,图案就成一种徽标,类似装裱的框画、商标、吉祥图腾,最终成为一种时尚设计!想想古代官员朝服上刺绣的补子,现代T恤上印染的图案,是不是这个道理。要注意的是,吉祥图案要适当缩小,框景周围要有留白,黑为定势,白衍无穷,留白更显端庄大气,别搞局里局气。
给大家建议就是处理黑白色系,要么万般白中一点黑,要么分割框景造层次。
我听过一句话,说西方庄园太过规整,像陵园所以经常闹鬼,而中式园林富于变化洞藏万千,天人合一神仙居地,大概就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