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6条
-
小学是学霸的,初中不一定是,初中是头部的,高中不一定是,高中是状元的,大学不一定是,大学是王者的,职场不一定是。想想看,你童年时代的校花校草们,今安在?这是我40年前就明白的道理了。当年万众瞩目,红的发紫的「神」们,再见面时,却不过是街道「大集体」里的一个会计,小城体制里的办公室职员,招待所的领班,个体户的小老板。所以,别再拿什么「智商」说事儿了,否则,你会连累自己的娃一起交税的。一味迷信智商,而看不到情商、逆商、格商等等,在社会竞争中的权重,以及日益倒转的份额,不跟踪,不研究,不破功,不发育,这才是鸡娃家长们不得要领的最大的悲哀啊!
-
没有谁说现在这个政策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吧,大锅饭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这样是吗?不是只是师资上面平均吗?不让校外补课了,这样学生的天资自然就会分出369等,初升高再分流啊。我不是一直在说初中高分流吗
-
你知道有个中专分流么?50%去中专,目前来看中专基本就是连最普通的高中都不如,毕竟在辣鸡的高中也是应届高中生,所有专业可选,中专就不一定。从我那边来看,最普通的初中能上高中的机会都小了,师资差距太大,一个班50,10来个高中,其他中基本专或者不读55开
-
再结合人口的问题考虑考虑
-
然后“智力竞争激励”。
这个想法挺离谱的,也不能跟大锅饭相提并论。
大锅饭是,不管你做出多少贡献,都得到一样回报。
可努力学习后的好成绩是一种贡献吗?你的成绩有啥物质或精神产出?没有。
我听你的意思,竞争就是好的,不竞争就是坏的。但根本角度上,在教育资源分配上说不通。你考试的根本目的只是想要更好的师资吗?我想大多数人目的都是“工作”,“工资”,“理想”之类,这种才是“饭,教育资源不是大锅饭中的饭,不能用“分饭”的思想分教资。
那么为啥国家通过高考分配师资力量,是对你努力学习的报酬吗?不是,只是要通过合理分配师资来推动社会发展。
那么什么叫“合理分配”呢?就是要考虑多种因素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竞争因素只是其中之一,单拿其一考虑不全面啊。
所以什么竞争激励,什么名校拆分,只是国家在考虑怎么分配师资可以最契合当前社会发展路线罢了,跟你成绩好不好关系不大。
-
对方有个问题你没正面回答,就是过早分流的评判不准确,对其心智成熟后的学习能力预测性不强。
考虑学生智力发育开窍时间不等,过早让未定型的学生竞争教育资源,可能会让后“开窍”的天才学生夭折。这对国家选材不利。
等学生学习能力定型了(初中左右)再分流吧。
热点
- 1 关税战里最尴尬的是印度 14.5万
- 2 印度意图加入GCAP 11.5万
- 3 国内景区假期为何不限流 2.8万
- 4 理解美元的关键外汇交易 4.8万
- 5 中国对美国信作出回应 16.4万
- 6 如何避免油门当刹车? 4万
- 7 莫让4+4沦为糊涂账 3.8万
- 8 埃及缘何跌下神坛 8万
- 9 "胖都来"碰瓷"胖东来" 2.6万
- 10 五一档电影遇冷 4.6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原创 | 突发信号,印度准备打了? 评论 203 赞 34
-
2我问网友如何能刺激内需消费,得到了上千条... 评论 136 赞 15
-
3饶毅再谈4+4:协和医学院招生的弱点及其... 评论 95 赞 3
-
4面对内地,香港导演们的坚持与顽固 评论 62 赞 3
-
5这两件事情,可让中国经济再度腾飞20年 评论 47 赞 24
-
6如果印巴爆发战争,中国会不遗余力支持“巴... 评论 41 赞 0
-
7如果是自由休假了,能避免集中扎堆吗? 评论 40 赞 2
-
8村委工作好像和村民关系不大 评论 36 赞 17
分流是指直接面临不同方向,注意区别。
很多人总是希望全社会都减压,问题是不能用直接熄火的方式集体不竞争了全国人才培养都直接躺平,或者只让公校不竞争了私校竞争形成阶层分化,(为什么美国趟过的坑现状反智,你们总是完全看不见,我特别不明白,你们都属于非要再去撞了南墙才能知道此路不通并且后果严重的)。
但可以用加强职业技术地位的培养方式等其他方向来减压。换句话,可以多增加竞争向上的各种途径、方式,但不是消灭竞争吃大锅饭就完事了,消灭竞争不是完事,是会完蛋。9年反智力竞争培养出来什么人才?你认为跟今天的美国反智人民能有多大的差别?
智力竞争激励这就是良性且符合生产力规律,并跟中考逻辑自然衔接的事。违背了这个规律,执行就会变形。我在其他贴已经说的很详细了。从原来智力竞争很多人喊不公平压力大,改到金钱买学区,再改到金钱买私立怨气越来越大。。。终于直接要躺平了,现在大家欢呼,过十年整体竞争力下滑严重,哭都来不及。你以为美国现在想重新捡起来数理化刻苦学习,人民还买账啊?
不能被民众的声浪裹挟,民众多半是短视的。比如西方各种许诺讨好民意,许诺发钱,许诺不工作,结果都是跟国家整体竞争力相违背越来越差,越来越搞不过中国,民意只会骂国家没搞好,但民意会知道自己好逸恶劳的声浪就是问题的根源吗?
人为把基础教育的逻辑 跟高等教育逻辑对立起来,才是最近这些年各种现象越来越奇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