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高志凯线”的逻辑 14.6万
- 2 除非中国成消费大国… 9.4万
- 3 印度高铁停工怪中国 33.9万
- 4 两岸交流的作用 8.9万
- 5 悼念蔡澜遭痛斥 10.8万
- 6 美国夫妻在中国旅行 25.1万
- 7 张益唐全职加盟中山大学 19.2万
- 8 伊朗放弃苏-35? 18.3万
- 9 B2横穿中国去轰炸伊朗 22.1万
- 10 发达国家对老人的态度 11.3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金刻羽称中国若无法转型为消费大国,就永远... 评论 297 赞 13
-
2《新华字典》释义“孩子小,成了累赘”遭质... 评论 139 赞 8
-
3浙大教授质疑:这些所谓“古埃及”展品,真... 评论 122 赞 34
-
4犹太人又找到了一个“应许之地”? 评论 93 赞 86
-
5舆论是否有必要一直“追杀”犯了虐猫错误的... 评论 91 赞 1
-
6如何看待中国游客称冰岛租车遭天价索赔,“... 评论 89 赞 9
-
7父母离世,“全职儿女”被断供:我连15块... 评论 64 赞 9
-
8棉花絮只希望伊朗外长称伊朗字典里没有投降... 评论 58 赞 4
罗马帝国还是秦帝国?中美如何想象未来的世界模式
回复8条
跟着热评混,顺便补充一点东西。
文章中最有害的两个概念,“债务”,“设想”。即以下两段:
【这些农民因国家给予他们了土地而背负债务】
【他根据自己对国家的设想选择大臣,或决定选择大臣的方法。】
我不去批驳这个作者本身的问题,因为这就是西方政治经济学里面的概念,他引用无可厚非。
观网众多历史爱好者也多次评论过古代中国的基层组织问题;
首先,不是农民因为国家给予土地而背负债务。因为中国的国家形成逻辑,是基于以夏朝为标志的部落共同体,最初是以大家庭为基础的部落作为基础政治单位,而大家庭中,最初的政治领袖又源于“余一人”的农耕部族生产方式。
换句话说,政治领袖的出现,是基于共同推举这个逻辑。这个作者对秦帝国的分析,已经是这个推举逻辑产生领袖后,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政治领袖与政治共同体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了。
其次,农民背负的,是官僚机构,贵族阶层的“债务”,作为治理地方的方式,皇权最多只能触及地方大员、贵族,根本接触不到底层民众,始皇帝想要以官僚管控全国,二世而亡就是最终结果,近代中国科技进步以前(甚至逾越一点,在现代工业化完成以前),历代没有一个政权敢做秦始皇做的事。从根本上讲,是这由信息传播效率所决定的。
作为政治交换,基层民众通过支持地方政府、乡绅、士大夫等等,来换取平安的生活。而地方政府、乡绅、士大夫又通过支持皇权,换取其自身权利的“合法性”。而交换后,作为没有合法暴力来源的基层民众,面对上层阶级的剥削,往往没有反抗能力,这也是王朝末期,农民运动此起彼伏的原因。
最后,所谓的国家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国家不是什么想象的共同体,也只有近代法国大革命下(浪漫的法国人),这句话才有实际意义,根本上讲,国家是内部利益不同的共同体,基于共同的文化基础,经过互相博弈(斗争),逐渐形成的一套政治秩序(这个语境下政治主体是人,政治客体是制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基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世界贡献的“文化基础”。
如果仅仅以【“天下”的被动设想】作为对比的对象,说轻点,是格局不够,说重点,非蠢即坏。——因为这根本不是“被动”设想,历代的政治斗争,没有不流血的,今天能看到的历史上各种政治秩序,无一不是血与泪的教训,这是对前人的不尊重,也是对斗争结果的不尊重。而且我们也并没有背离“天下观”,这仅仅是“天下观”在今天的表现形式罢了。
中国古代废了无德帝王、迎立明君的故事太多了,伊尹还政于太甲可是明确写在官方典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