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不刺破泡沫,中国切忌重蹈日本的覆辙

  • metalgear8 最爱玩游戏和看连环漫画,最喜欢…
    参考】张捷:泡沫破裂的实质是金融战败,被打劫和薅羊毛-胡雪岩泡沫破裂与国家中兴夭折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80652929384598 …光绪八年(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投资耗银2000万两。当年中国生丝价格的定价权被洋人控制,生丝价格日跌,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资金短缺不得不贱卖,被洋人控制了定价权。胡雪岩为了自身和民族的商业利益,与洋商进行了生丝定价权争夺战,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商战中胡雪岩利用其丝栈的渠道优势,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掌握了原料储备,商战占据上风。但胡雪岩背后钱庄,民营的个体户式金融,与近代西方国家央行背书的金融体系是力量难以匹敌的,是金融全面战败。为了支持洋商,在华洋行全力抽走市场的流动性。整个上海的实银数量是有限的,洋行抽走实银,就挤兑了整个金融市场,导致通商口岸的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在危机下的挤兑浪潮当中,没有央行信用背书的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次年夏,全部生丝被迫贱卖,亏耗白银1000万两,让洋商赚取了中国大量财富。结果是胡雪岩银票泡沫破裂,对胡雪岩个人家资去半,引发连锁反应,导致破产,最后一贫如洗的死去;而其后果,对国家和民族,更是灾难,结果是中国与列强的金融战败…如果是胡雪岩打赢了,那么得到的就将要是至少大赚1000万两白银,而且是要在以后每一年的国际生丝贸易当中中国生丝行业要大赚1000万两白银,正负对比中外财富博弈,损益差别就太大了。而且伴随着中国银票信用崩溃,中国单方面金融危机,被洋人金融收割中国损失,不只是生丝一种商品,中国出口的各种大宗原材料,都连带的受到了损失,其间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盛宣怀搞胡雪岩,背后是李鸿章搞左宗棠,背后是政治斗争和内耗…在胡雪岩危机之后,中国的银根空前紧张,银根不足能够干的事情就呵呵哒了,关键的事情就付不起钱了。这里颐和园比海军重要的背景…中国建造整个北洋舰队,总造价才白银2000万两。胡雪岩要是定价权之战取胜,中国得到的财富是白银上亿两的事情,完全是有能力既修好颐和园,也建设好海军,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盛宣怀与洋行一起,挤兑胡雪岩经手的洋债,当时的作为,就是一个西方买办的行为。所以这不是胡雪岩一个人的问题,是中国整体的问题,个人财富和国家财富的关系,在锅内和在锅外,是要立场清楚的。这里在1870年以后的平定西北和收复新疆,左宗棠的军费大约是9000万两,远远多于颐和园的造价和北洋舰队的造价!为何当年有钱而后来没有钱了…北洋水师连续六年没有经费,没有增加新舰艇,而且装备的弹药也不足。失败是带有必然性的…为何甲午战后各国海军建造的不是吉野号那样的巡洋舰,而是定远舰这样的战列舰呢?…工业化和经济崛起,金融独立是经济基础,失去了基础,必定是失败…而胡雪岩当年的背景,是中国同光中兴,中国的GDP重新到了世界前三,当年第一的英国与法德俄的GDP没有差距那么大,中国在中法战争当中没有战败,在收复新疆的战争当中打败了英国和俄国的代理人白手套,当时中国也是在挑战西方霸权,中国有极大的希望回到全球一流强国的行列…

回复1

  • 这家伙挺无聊的,什么都没留下..
    在列强的规则里企图打败列强,清朝哪来的自信?当你以为在规则内赢了,要拿到属于你的利益了,结果人家就是玩~换个规则继续欺负你。一战中国出钱出人,还是战胜国,那又怎么样?巴黎和会教你做人,大嘴巴子扇得你啪啪响,还是少一点幻想吧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