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栖息地迁入海洋馆,人工繁育能拯救濒危江豚吗?

  •   1.缺少顶级掠食者的生态,黄石公园的案例已经明确地告知了人们。生物种群是相互影响的,狼减少了,鹿多了,但是相应的小树苗少了,河道因为小树苗少了大树就少了,植被保土功能就降低了,导致更容易发生洪水或其他灾害;此外,河边植被的减少导致更多赖此为生的小动物被次级掠食者捕杀。当然这只是个简单的模型,实际自然中笔者复杂得多。
      2.不是所有生物都能适应人工繁殖。而且,人工繁殖生物,其基本行为已经发生了极大改变,换言之,即便要适应原有野生环境,也是非常非常费力的事情,成功案例很少。

回复1

  • 草食动物多了人工移除一些不就行了么,指不定还能派点用处。太多了好办,太少了才是麻烦。
    人以及人类活动本身就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硬要把这部分剔除出去,虚构一个自然界,这不合理也不科学。
    保护生态必须尊重经济规律,不能给人带来利益的,为了保护而保护是不可能成功的。保护地必须与旅游开发等结合起来,人工扩繁必须大量出售。扩大宠物品种有很大的好处,活着至少还有希望不是,光嘴上说说不去管可就真灭绝了。生物的适应潜力其实是很大的,即使是被高度驯化的,重新野化的也非常常见。各种农作物成为杂草还少见么。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