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的困惑:如何把中国变成基督教世界的一部分?

  • 浅影爱发呆 国内很多的新闻节奏来自于美国反华《十条诫令》
    是的,
    当今社会圣诞节,天使,上帝,天堂都被潜移默化的宣传鸠占鹊巢了。
    1圣诞节
    1200多年前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唐朝树立时,碑上有明确记载没有什么圣诞节,只有耶诞节(很直白的叫法耶稣诞生的节日),因为当时唐朝统治者就认为,中国文化自古只有圣贤之人,大能力大智慧之人才能叫圣人,天子都只能沾沾光,你个外来户不能叫圣。
    2天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谚语,出自宋代范成大《吴郡志》,意在赞叹江南美景,可与天堂相媲美。

    3天使
    中国《左传》中指天神的使者。
    天使也指天子的使者,
    这一点,你可以看看写于明朝的水浒传与西游记,水浒传宋江被朝廷招安时,用的就是天使,意思就是天子的使者,西游记太白金星下凡去花果山招安孙悟空用的就是天使一词。这里指上天的使者的意思。
    4上帝
    中文“上帝”一词来自于昊天上帝,上帝是儒教信仰的核心教义之一,《通典·礼典》:“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上帝。”

    看到没,某教故意碰瓷中国文化,鸠占鹊巢,别有用心。

回复9


  • 确实有些用词是窃取。西教的主角,应该翻译成主或真主,对应的教徒自称忠实的仆人。
    往往是指完美的圣人,道德的标杆。从象形文来解释,是指部族的第一个母亲,部族的源头。所以,第一任黄帝、炎帝,应该都是女性。因为那时是母系社会。所以她们的姓,都带女字。
  • 我知道有句古话:“上国天使,不拜小国之君”
  • October34th “多情总是西津渡,明月何时照我还?”
    虽然有些争议,但实属嗯货,顶
  • 黄帝封他的第五个女人为上帝
  • 比利鹏鹏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这个其实要感谢最早翻译基督教的人翻译的不好,翻译什么“上帝”?中国这种世俗国度多的是上帝,昊天上帝,五方上帝。还缺你一个基督教的上帝??就因为这样,基督教和中国化始终有条线就越不过去。

    要我来翻译我就翻译成“上天”,老天爷,这样就非常符合中国文化了,信的人应该是会更多。不过现在看起来,当初这么翻译,反而是做了一件好事。。。。。。
  • 更多的是中国的学者,思想上就有问题,像翻译美国国名。人家日本都是叫米国。清朝也叫花旗国,到了民国。就译成美丽之国,美好之国,现在也还叫美国,应改译成米利坚合众国才对
  • 当初传教士为了传教,翻译的时候必须本地化,关于GOD如何翻译,是为了更好的传教,翻了很多中国的文献,才把God翻译为上帝,就是借用的昊天上帝,以便中国更容易接受。
    中国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的时候,也会把中国的一些概念翻译为当地存在的东西,便于当地人的理解。这是文化传播事。
  • 昊天上帝可不止是儒教的信仰,他的前身是商朝信仰的最高神天帝,周朝形成的名字,秦汉大一统的时候把各地信仰的天属性自然属性抽离都归到他的身上,从周一直到清朝灭亡他一直都是我国官方的最高神。他最重要的属性是天,我国古代是皇权至上,而又讲一个君权天授,皇帝自称天子,这里的天指的就是昊天上帝,我们俗称老天爷。所以就算佛道打出狗脑子,那也是被他压着,道教还给他造出了个玉皇大帝的马甲,直接骑在了原本的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上
  • 摇光 习惯性称呼他人或地区以外号的,请收起轻浮,受累。
    瞎扯啥呢,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怎么可能有什么“耶诞节”,首先耶稣这个词要到明朝才会有传教士翻译过来(传说是利玛窦翻译自希腊语),唐朝那会根本连“耶稣”这个词都没有,怎么会有什么“耶诞节”?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又没有失传,好好地立在西安碑林呢,有没有相关内容不难知道。
    再说,景教是什么教派?聂斯托利派,属于后来的东正教。如果具体了解下聂斯托利派的教义就会合理怀疑唐朝时他们大概压根就不过圣诞节。
    更不可能把相关内容刻在碑文上。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