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计划G7下周开会,美加酝酿对华搞事

  • 我们汉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少数民族蹂躏中原的事实写得太残酷,把中原汉人杀戮少数民族的事实轻描淡写。原因是中华文明用文字记载历史,而且扬汉抑胡。匈奴人、突厥人、契丹人、柔然人、鲜卑人、蒙古人、满清人好像是禽兽,只要进入中原就无恶不作。少数民族,多数没有文字记载历史。但是,中原汉人杀少数民族也为数不少吧?北方民族有掠夺性、也羡慕中原的富庶,但不是每次进攻中原都是因为这些原因。如果遇到灾年,只能向南方进行掠夺性的战争,不这么干就生存不再去。而且,有时北方少数民族平白的就招到无妄之灾。比如,秦始皇就因为“谶书”一句“亡秦者,胡。”就命令蒙恬带兵三十万,夺取匈奴人河套地区。请问匈奴人招惹谁了?汉匈几百年的战争,这件事是肇始。匈奴人多数的时候是扰边,最大规模的战争就算汉初的“白登之围”。而汉朝狠不狠呢?“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匈奴人简直就是活不下去了!你说谁对对方造成的伤害更大?五胡乱华时期,汉人的历史把少数民族写得更不堪,简直是视同禽兽。汉人做得很好吗?“武悼天王”冉闵被吹嘘成“民族英雄”,但殊不知就是这位民族英雄最开始竟然是石虎的养子。冉闵灭后赵,有记录记载就杀了几十万羯族人,而且很多都是平民百姓。杀到最后,凡是“深目多须”者皆杀之。冉闵是民族英雄,为何一开始就“认贼做父”?!民族仇杀,都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一种政治手段而已!冉闵的种族灭绝屠杀,如今被吹嘘成民族英雄,真是历史的悲哀。唐朝算是历史上最善待少数民族的朝代,这和唐朝皇族本身就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就这一个开放的王朝,也干了不少戕害少数民族的事。唐朝有“出将入相”的传统,出为边将,立了功回到长安当丞相。边将想立功,就得需要对外战争。四海承平,哪有那么多的战事?于是,边将们都毫无例外的“杀良冒功”,把屠杀少数民族平民当成“战功”谎报给皇帝。读过历史的,无不痛恨后晋石敬瑭“儿皇帝”的卖国和契丹人蹂躏中原的暴行。但需要强调一点,石敬瑭是沙陀人(匈奴人的一个分支),不是汉人。而契丹是在中原做过恶,契丹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反抗史。唐朝的边将残酷迫害契丹人,契丹人被迫起兵造反,唐朝时期多次镇压契丹起义,杀的人少说也有几十万。有因就有果,等唐朝灭亡五代登场,契丹强大起来入侵中原,也算是一种历史的报复。女真人的金朝、蒙古人的元朝,满洲人的清朝,这些少数民族为何造反?究其深层原因,都是中原王朝迫害的结果。他们是对中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之前呢?谁过问过他们悲惨的生活?努尔哈赤起兵造反说的《十大恨》,虽然有政治煽动民族仇恨的意味,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原王朝也确实干过这些卑鄙无耻的事。我们言必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满洲人都是刽子手。甚至把“湖广填四川”原因的罪名也强加给满清,事实是“张献忠屠四川”造成的。张献忠几乎杀光了四川本地人,等豪格灭张献忠的时候,四川已经没剩下几个人了。民族仇恨的伤疤不能随意的揭开,不能因为我们有历史记载就说少数民族作过恶。我们对少数民族作的恶还少吗?我们自己杀自己人,完全不当回事。少数民族杀我们一个人,都是天大的事。这逻辑真让人搞不懂!我们和少数民族的仇杀,每次基本都以几十万计。太平天国起义,起义者是汉人,镇压的主力也是汉人。结果上亿人被杀,我们谁把这当回事呢?只要还有人抱着“大汉族主义”,历史的伤口就很难愈合,中华文明的融合就会很难进行下去。

回复4

  • 不敢苟同你的观点,谁喜欢打仗要看打仗对谁有利。汉人是农耕民族,按唐宋元之前的人口来说,中原汉人基本不缺土地(豪强兼并土地但还是可以把土地租给佃农),只要有人口就可以有土地开垦耕种,朝廷就有税收,就算缺土地的农民对于侵占草原向来缺乏兴趣,因为草原在古代就不适合耕种(当然现代条件不同也许可以了)。另外汉人缺马,和游牧民族打仗成本太高,打了胜仗也是赔钱的战争,一般朝廷还真打不起仗。汉武也是积攒了几代的财富才有实力反击,如果不是游牧民族蔲边过甚,汉人朝廷那是吃饱了撑的去统治他们?记载历史并非揭开伤疤,而是为了给后人一个借鉴,汉人屠杀汉人,汉人屠杀胡人,胡人屠杀汉人都是有相应记载的,秦灭六国,坑杀40万赵卒都有记载,也没见赵人后代再屠杀秦人啊。毕竟下命令屠杀的是白起,而白起也遭报应了。
  • rjh00097 目空一切的自大怪
    你把北魏放在哪里?少数民族入住中原的不少,只不过被中华文化同化了,也留下了历史
  • 说历史不能只说结果,游牧民族对中源动武,基本是贵族举旗帜的,而且大多和气候有关,他们没自给能力,所以只能抢。你动了刀,我什么时候收刀就不能你说了算。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呵呵,世界上有几个其它文明歌颂游牧文明的?知道什么是盗拓吗?你看看游牧文明对其它文明都做过什么。不知道你是哪个民族的,你和欧洲被游牧民族劫掠的其它国家说说让他们感恩游牧民族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