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慧:“最强风投城市”合肥,如何“赌”成新一线?

回复3

  • 已注销用户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合肥的产业发展的秘诀其实是拿得起放得下,合肥早先的工业上规模的就是家电和汽车产业(江淮、合力)。按理说这种支柱产业和就业大户是一点要保住的,但是合肥思路不一样,合肥本地家电业的双子星荣事达和美菱都被合肥市爽快的卖掉了(现在的荣事达只做厨房电器了,和以洗衣机起家的那个不是一回事)。其实在2000年左右时候这两个品牌做的是相当好的,合肥也是靠着这两个企业发展了产业链,才把海尔、美的、格力、TCL等品牌的生产基地引进来形成家电聚落的。不过2010年前后家电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珠三角家电企业开始打价格战,把容声、春兰、新飞、小天鹅等曾经的一线品牌逼到了死地。当时合肥政府是比较有魄力的,没有浪费太多资源去保护本地家电品牌,先是把美菱卖给了急需压缩机的四川长虹,之后又把三洋荣事达打包卖给了惠而浦。这么一来工厂和就业其实都保住了,国资委甩掉了个大包袱(荣事达当年消耗了合肥很多的资源),回收了资金还吸引了追加投资,除了向上级领导汇报时候少了些噱头简直是大赚特赚。
    不光是退出家电,合肥国资2010年就退出了房地产行业,而现在的合肥已经开始慢慢脱手汽车产业了。这几年全国各城市都在蜂拥造车,合肥乘用车汽车的底子远比不过周边的南京杭州武汉,芜湖郑州长沙等地也在汽车产业下足了本钱。以后江淮的乘用车会越来越难生存,而且这种重资产企业一旦出现危机还要巨量资金才能挽救。而现在就把包袱甩给大众,不但落袋了35亿现金,还能得到200亿的追加投资。至于投资蔚来汽车,因为蔚来是上市公司股权很容易退出,在低谷期拉蔚来一把,过几年股票一卖,白捞一个新能源车龙头企业还能赚一笔快钱,何乐而不为?未来安徽国资留下的汽车产业是在行业内竞争力很强的江淮商用车(JAC)和合力叉车,换回来的大把现金可以投资其他行业,比如碳化硅、mRam、microLED等领域都才刚起步,趁现在投资扶持就又可以“赌”赢一次。。。。
    和其他城市大水漫灌不同,合肥的产投很像风投机构,他们很在意每个项目的获利的退出,这是从苦日子带出来的好习惯。现在国家有钱了,很多人无法想象在2000年左右安徽财政有多困难。那时候安徽地方财政很多人工资都大半年发不出来,省一级直到2005年左右财政赤字才勉强回到安全水平,很多外地人说合肥吸血,但那时候安徽根本没血给合肥吸,淮南煤矿、铜陵有色、马钢海外炒期货裤子都赔掉了,还得省里救济呢。当时的合肥国资委也穷,合肥的国企缴不上来利润,荣事达转型失败、合肥商业银行坏账成堆(改组徽商银行的时候还要向政府员工股权融资补充流动性),如果当时合肥国资委不善理财,拿着仅有的一点弹药去给家电业输血,那就会重复新乡和泰州被新飞、春兰拖死的悲剧,也就不会有钱引进京东方了。

  • 是的,合肥是荣事达
  • 合肥有过一个天鹅空调、飞歌空调,后来消失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