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条
-
就说说我自己吧,家中老人开始需要花很多时间照料时,我大约是42、3的样子,孩子是初中。
首先对于40出头的中年人来讲,工作其实是很稳定的,不存在就业的问题。为了节约路上奔波的时间,就把老人接来家中,老婆孩子还是很理解的(这一点,不得不讲家族传统,从祖辈开始家族中的兄弟姐妹夫妻子女都很和睦)。
其次是一起生活的龃龉,老辈人和我们再和孩子,生活方式习惯肯定有不同,我们是习惯把什么不同意见都摊开讲的,有问题解决问题,不会有矛盾,那也就能处得来。住在一起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能节省下来。
再其次是孩子教育,确实是他母亲关心照顾得比我多得多,但是:我们这样尽心尽力奉养老人,不也是一种教育么?这种教育对孩子性格人品的养成不重要么?现在已经大三了,在他身上我是没有看到什么骄娇二气的。今年端午因为疫情的关系,只能关在宿舍里,还把他包的粽子视频展示给我们看(要知道我自己都不会包,哈哈)
其实在这几年里,时间的紧张精力的不济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心,好多次医生签病危通知,深夜独自在医院里惶惶,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商量怎么办时,真的难难难啊!
当然,经济上我们问题确实不大,虽然是工薪阶层,但老人是退休职工,上海的医保社保还是很完善的,这个报销那个补贴一年下来的医药费几万块,养老金虽然不够但也贴不了多少。
现在父亲已经走了,我又把岳母接来同住了,她身体不错,偶尔还能帮着缝缝补补,洗洗菜啥的,住一起挺开心的。
热点
- 1 董袭莹学位论文遭质疑 9.1万
- 2 4+4不止一个董小姐 10.4万
- 3 印度制造将充斥美国市场 7.1万
- 4 讨论海归应当区分年代 4.6万
- 5 为何日本创新力不如韩国 8.1万
- 6 中国商品房的质量不行? 7.7万
- 7 海归群体出现较大的变化 11.5万
- 8 上海车展的关键信号 7万
- 9 电车用起来真便宜啊 5.8万
- 10 中日网友在外网吵了起来 27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书香跨界,探索多元——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推荐书单公布啦~
在喧嚣世界中,读书是一次悄然的返航,是心灵栖居的灯火。风闻社区与万千读者共赴文字之约,于百余本热荐中,凝练出12部年度之选,构成2025年度图书推荐。春深四月,世界读书日,......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他老人家为何一生都在警惕特权? 评论 108 赞 152
-
2普通医学生培养时间能合理缩短吗? 评论 106 赞 8
-
3饶毅:请勿错怪王辰教授 评论 94 赞 11
-
4大学生有多人才,海归就有多精英 评论 94 赞 11
-
5看了特朗普的最新讲话,胃疼! 评论 49 赞 9
-
6缅甸出现中国停火监督组车队,这就是大国的... 评论 46 赞 17
-
7果然,美方主动想谈了 评论 44 赞 10
-
8塘泊虎:你可能想象不到:中美手术差距有多... 评论 39 赞 12
主要是我看到很多评论里再说「顾头顾不上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