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符合预期,但主题沉重对孩子不太友好,盲猜票房能到20亿?

  • 好吧,这么说吧,“对孩子不太友好”这个评价是我随手写的,确实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主要是说孩子原本期望去看一场堪比《哪吒》的热闹,结果热闹没看到,却多了些困惑,对家长也不够友好了
    我女儿出来问我的第一个问题,“纣王凭啥也成神了?”
    中午饭都没吃好,开始啰里啰嗦的给她讲了一中午的历史课,还有我自己怎么去看待商代夏周代商这些观点(而且我明确告诉她,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是标准答案,她多看点书,欢迎和我来讨论),还要认真解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底说的是啥;至于纣王封神,我也只能告诉她,三界之内都是伪神,这里是凡人的世界,只能我们人类自己做主,不需要神仙指手画脚,三界之外,才是神仙的真正去处

回复3

  • 你才是那个给孩子制造困惑的人,别人看的是神话,你给他讲历史,而且历史也是残缺不全的,不懂就不要回答,讲你懂的,现在有些家长就是在孩子面前拉不下来面子,不懂装懂,成年人也不是什么都懂的,有什么难说出口,还去查半天书回来又装懂,又把刚在书里看的只言片语拿来忽悠孩子,你应该给他讲易经,而不是历史,居然讲了半天历史,解惑解惑,解的是人生之惑,成长之惑,明心见性之惑,心智之惑,而不是技术之惑,智力之惑,知识之惑。技术智力,知识之惑这是他自己去学习的事情,不需要你解,而悟性之惑这玩意儿是书本里没有的东西,是需要家长靠智慧加以引导的,人的成长,心智的打开是靠悟性,学习知识是靠智力,你不要把你那个技术性的惑,跟心智之惑,等同于一个东西,拿出来错误的评判事物,格物致知,不是格想致知,你的不懂装懂才是孩子的人生之惑,不要不懂装懂就是你最好的回答,说你懂的就好。
  • 这个我得上初一的丫头也问了:纣王不是死了吗?
    我跟他谈史书和封神演义的区别。甚至谈到竹书纪年。
    最后我谈到纣王不是纣王。他其实应该叫帝辛。
    他其实是一个勇于对外扩张,并且改革旧制度的君主。然后被他的哥哥引入周这个外敌给灭了。

    他哥哥就是春秋战国,宋国的始祖。宋国实为反辛而造反叛逆者的国家。
  • 大家主要就是不喜欢“对孩子不太友好”这句话。

    大闹天宫,葫芦娃,其实都算“不友好”系列的。 之后很多动画家长举报加管控,让中国动画落后而且偏低龄。比如虹猫蓝兔奇侠传,就被多次举报说不适合儿童看。

    当你提起这句话的时候,大家其实是怕有些家长再举报一波然后就下架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