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研究毛泽东,切不可辜负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   今天是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日。环顾各大网站,几乎没有纪念毛泽东的,而在观网,能够在显著版面发表文章纪念。这就是我们当前实际的网络舆论环境。
      事实已经不断地反复证明,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无比正确和必要的。没有毛泽东带领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就没有我们改革开放,人民幸福生活的今天。
      我们一定要继往开来,不忘初心,努力奋斗!未来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回复5

  • 别瞎说了,网上的新闻可多了,你就不能百度看下实时资讯吗?
  • 真正的圣诞节
  • 萌哒哒 做不了杀敌英雄,就做辨是非的智者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

    “我认为,对我们来说,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军队,或者一个学校,如若不被敌人反对,那就不好了,那一定是同敌人同流合污了。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1939年5月26日)
  • 不过这恐怕又要被很多人说观网左了……如果那些人能够!认真看看今天观网关于毛泽东的文章,会发现观网的解读早已不是老路的左,而是在寻找一条新的途径解读毛泽东,心态更加开放,话语也更加清新
  • 毛泽东思想的底蕴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它塑造了新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接纳了西方哲学精神的,史学精神的阴阳流动互补,是一静一动的辩证运动。因此既有哲学精神一分为二之刚的坚定的原则性和伟大的斗争精神,也有阴阳流动互补之柔带来的策略的灵活性(这是统一战线的思想源头)。一分为二给侧重于综合性思维的中国人引入了分析性思维和认识的明晰性,《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论持久战》及一系列的调查报告是分析性思维的典范。而阴阳流动互补在认识—实践—认识—实践,批评—团结—批评—团结这样的公式中以及群众路线中有了鲜明体现,它们表现了矛盾的辩证运动的进程,则克服了两极对立的割裂性、僵硬性,与马克思的具体 -抽象-具体的运动,有精神的一致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史学精神还让我们明了历史在发展之中,存在否定之否定的运动变化、存在强弱的对立转换,使我们跳出局部的,一时的成败得失,以长远的眼光看到未来的发展大势。高度发扬主观能动性,抓住转危为安,转弱为强的契机,在道路的曲折中看到前途的光明,处于绝境之中而不丢弃奋斗的希望,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源泉,也是以弱胜强的理论基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史学精神包摄来自西方的哲学的形而上学,由此产生的不断向天空上升的辩证法给中国人对现实世界的重视融入了理想主义和奋斗精神,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运动。这是革命 理想主义的源泉。
      此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中国史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史学精神的“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智以藏往,神以知来”的传统从延安时代开始有了鲜明体现,不断的回顾历史,分析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提炼出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两个历史决议都开辟了新的历史时代。而实事求是也正是史学精神着眼于事物的具体形态,不拘泥于抽象的公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还把改造外部客观世界与完善内部主观世界,把尊重世界的客观本性与发扬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地结合起来,注重培育人的德性和智慧。同时这个辩证法在人心中的体现就是解放之质与觉悟之文的统一。“解放”就是生命运动不断超越局限性,永恒追求普遍性的冲动;“觉悟”就是生命的自我意识,是自觉把握生命的辩证运动,引导解放的实践,这,就是新中国的精神底色。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