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从教室打到办公室 官方通报

  • 总想窥视深蓝的珊瑚鱼 翻墙负面评论看太多主动噤口。先救人得空再对线互杠
    看这种新闻又好气又好笑。好气的是老师想太多学生更想太多,好笑的如果遵从天性还上学干什么?
    天性里放纵的成分更多,学习这件事本来就是反天性的。
    为什么说老师想太多?开家长会或者送孩子上学,看见老师玩命托付,就拜托老师了。
    但是老师话重一点,或者单独罚站,甚至动一指头。哇靠,恨不得掀翻学校,各种动词巴不得马上付诸行动。(有姐妹是老师)
    所以现在绝大多数老师,就是话说到就行。
    爱学不学,不敢管。

回复24

  • 系统的吸收新知识,是人脑内信息的负熵行为, 是要付出大量热量和精力作为代价的。如果直接和奖励机制挂钩之后,学的越多越分泌多巴胺,那才可能出现快乐学习的情况。比如谁玩一个英语单词给100块钱?

    你刚看孩子的玩耍和游戏,是不是一种原始狩猎行为的训练?打架和杀戮?这在生物性上面都已经和多巴胺分泌挂钩了。但是你说学英语学数学,背公式背单词,也能挂钩到多巴胺分泌,那也只能是后天形成了。不断地兑换奖励,然后形成条件反射?如果不能的话,单纯枯燥的拿书来读,我想多半是痛苦万分的。因为在生物学上,认知信息重构造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能源消耗,生物天生就会反抗这种高消耗的行为。 

    每个人的对手始终都是自己,以自己的社会属性来对抗自己的生物属性。用理想来对抗欲望。
  • 这个学生所提到的也就因成绩不好,学习上的事用学习方法去了嘛,罚他狂抄书,狂做题库。都动起手了,师生矛盾堆积有些日子的。不过我认为成年人再怎么也应该要克制,不应该动手的。(因为在这个世道动手招到的麻烦要你和你家人一起承受的)从另外一个老师一见情况打着手机去关门的行为来看,你们要想干嘛?是二打一吗!?
  • 典型的以偏概全,既然如此我也希望你生活中所有为你服务过的人也是这种态度对你。
  • 终究是孩子的前程被耽误如果老师不严管的话。
  • 学习不是反天性的,求知求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 e xin
  • 老师停职,学生该不该开除?老师有错学生可以向学校投诉、可以向家长反映甚至报警,但绝不可以动手打老师。如果只是处理老师,会给社会传递怎样的信号?对负责任但方法有点过激的老师严加处理,对不尊师、不懂得敬畏的学生不敢管,其结果只能是学生越来越跋扈、老师越来越放纵、整个社会越来越缺乏尊师重教的氛围,最后倒霉的是谁?
  • 本人曾经做过几天老师,一直深知学生不可体罚,亦不可语言过当的漫骂,这样做一是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二是反而会引火烧身,所以我对学生的要求很简单---你可以不学习,但是你要遵守课堂纪律,你可以睡觉看小说,在角落里自得其乐就行,但是前排的同学是要学习的,请尊重其它同学的学习权利,也必须尊重上课的老师
    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班,刚开始时学生戴耳机听音乐的有,上课打牌的也有,更不用说睡觉的,但是我强调过一两次之后,就只有睡觉的了,我做到不干涉不认真上课的学生,他们也做到不干扰其它同学,如此各自相安无事了一个学期,我就拜拜了,我对此没有任何的愧疚,因为我看到了前排认真听课的同学们的眼睛,我觉得有他们认真听课就够了
  • 褪色 热血的人
    没觉得老师很过分,只是年轻人很个性。
  • 人之所以超越禽兽,就是因为人有学习的天赋。
    苟不学,师之惰,学生考不好,该打的是教师。
    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就是与学生沟通,而不是跟学生打架。
  • 考试成绩较差就体罚学生?品行不好,我支持体罚,但是成绩不好,体罚学生我不支持。还有,光赞成体罚的网友也请注意,有的老师故意体罚或冷暴力对待学生,已达到赶学生走,让自己班学习成绩拔尖或者其他方面获得荣誉。你们的子女哪天不幸成了老师追求个人荣耀的绊脚石,体罚或冷暴力你家娃,你那时还支持体罚吗?
  • 借个楼。以前《反家暴法》出来时我就评论过关于打孩子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道理与此类似,再贴一下:

    作为教育孩子的手段,打孩子怎么算呢?是不是任何情况下,所有程度的打孩子都视为家暴要完全禁止呢?!比方说,有一天发现孩子偷东西,可能对一些平时娇惯的孩子,这时候光说他是起不了大作用的,反而揍一顿屁股,同时告诉他为什么揍他,什么是该遵守的道德底线,会立即起到矫治的效果,会对孩子以后一生的成长都有益。在孩子的成长路径上,他的道德感和世界观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就是靠外界给他各种各样的反馈。好的反馈会有助于孩子形成好的世界观,而坏的反馈可能会纵容孩子并形成坏的世界观。所以一直以来,在对待打孩子这个问题上,我是反对伤害性地打孩子(可视为家暴),但支持在必要时非伤害性地打孩子以做为教育手段。事实上,大多数父母本质上都是疼爱孩子的,即便是觉得孩子太不像话,一般都是揍屁股,为什么?因为屁股肉厚,打几下虽疼,但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所以你看,多数中国父母手下是知道轻重的,因为打只是一种教育手段。
    如果将家暴行为扩大化,在任何情况下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地打孩子都视为家暴而予以绝对禁止,那会产生什么后果呢?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聪明,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当他知道父母老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打他时,他的心理和行为会有很大概率变得越来越骄纵,越来越自我,因为外界没有硬性的手段反馈给他,来及时进行矫正。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记得看到的一篇文章提到,北欧某国(是挪威还是瑞典忘了)小学课堂上,学生们打闹嬉戏,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根本没有正常的课堂秩序,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不能打他们,就算出格老师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老师呢,也无奈得很,根本没招,你一打他,他就报警嘛。还有一个例子,美国一老爸被他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弄得实在没办法,逼急了,打电话到警察局说你们过来一个人,因为我要打孩子了,你们在旁边监督着,打到什么程度不算犯法你们说了算,叫我停我就停,警察还真来了,父亲于是在警察眼皮子下将熊孩子一顿胖揍,自那以后熊孩子懂事多了,再没犯过浑。
    近几年,打孩子是公知媒体喜欢扑咬的新闻事件,他们想形成的最终社会氛围就是:不允许对孩子有一点打骂,哪怕是出于教育目的,一些轻微的体罚。《反家暴法》中对孩子家暴行为的认定应该将非伤害性体罚排除在外,因为非伤害性体罚做为一种底线教育手段必须存在,如果连这种底线手段都丧失了,当孩子做了很坏的事,没有一点体罚手段,怎么能矫治孩子,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实际上是在害孩子。做了坏事得不到矫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很难建立起来。这不仅是摧毁一个孩子的未来,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体罚孩子这种错误的观念成为社会主流认识的时候,就是在摧毁一个民族的未来。

    总结一下,关于体罚,应该怎么看:
    1. 出于教育目的,体罚作为矫治孩子不良行为的底线手段必须存在,否则就是放任放纵,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不负责任;
    2. 体罚应以非伤害性手段为要求,避免造成身体伤害性,比如使劲揪耳朵就不合适;同时体罚应避免采取羞辱性手段和言辞,比如打耳光就不合适,骂学生是人渣也不合适;
    3. 基于第2点,教育主管部门对体罚手段应作出规范性的要求,并举例推荐有关手段,比如尺子打手心,罚站,蹲马步,金鸡独立等等。
  • 这样也好,老师以后把管教权交给家长自己,只负责教,没教好班主任有责任,普通老师可没事
  • 绝大多数用的过了!
  • 出个破规则允许老师有惩戒权,最后又来惩戒老师。
  • 将来我们每一个都是受害者,老师不敢管不敢教 ,有事找私教
  • 这个趋势怕会走向台湾现况,学生做错不能惩罚,老师被打不能还手,还要哭着对媒体说这些学渣“天真善良”,打人只是一时激动。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按小沈阳的说法,老师还是粗鲁了。
  • 我就是老师。
    我的管理态度就是:
    爱学多少学多少,能学多少学多少。不愿意学的,随便玩。
    底线,只要不死在学校就行。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