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反思?儒家文官的阴谋

  • blask 从主客观两方面促进思想就是非恶

    东林党人幻想每个皇帝都会认同他们的“道统”,所以无论龙椅上的皇帝姓朱,姓李,还是姓爱新觉罗,东林党人都会保持原有的社会地位。

    然而现实证明这只是东林党人的幻想,大老粗李自成显然不在乎什么道统,在他眼里皇帝是坏皇帝,手下的官自然是贪官,于是进京之后杀了一堆“清流”,并且从清流的家里抄出了无数金银。

    于是东林党人寄希望于关外的爱新觉罗家,然而关外主子们文化虽不高,脑子可不傻。乾隆明言“本朝家法,乾纲独断”,在文字狱的大旗下,儒生的脑袋就像熟透的苹果,皇帝随便摘,毕竟“道统”再高,高不过“谋反”二字。

    面对统治者的镇压,儒生“润物无声”地夺取天下的幻想显然是破灭了,而儒生的反应是什么呢?奋起反抗吗?

    没有,这些人甘于做臣——“奴才”是满人的自称,汉人连奴才都不配。他们最多只是抱怨几句官太小了而已。从这点说,东林党人还不如吴三桂有“气节”。

    结论:这些东林党人,就是一群欺软怕硬,心中只有个人私利的反动文阀,如果不能通过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夺取政权,就通过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换口狗粮。只要自己能做高官领取一份金狗粮,人民的苦难是完全可以不管的。如果拿不到天下,做做奴才也不错,整天养尊处优,谈风弄月,总比那些辛勤劳动的农民“富贵”。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