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条
-
大笑三声。
我复制一点韵典网上的东西,关于齐
1 齊徂奚切 齊小韻
蟹開四平齊從 (dzej)
2 齊在詣切 嚌小韻
蟹開四去霽從 (dzejH)
后面拉丁字母就是拟音,你自己对照一下。
大笑三声。
我都是用汉语拼音来标注的,你的那些高等音标俺不懂。不过,我再不懂,也不会像你硬拗出一个zai=tsai,也就是蔡tsai/cai可以发成zai。
大笑三声。
文读是后来从北方学来的。这么说,陈元光和王审知是不读书的?是一群会说啥东吴语言即越语的唐朝固始人?你到底要硬拗到什么时候啊?
你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对闽南话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从哪里道听途说一些我都不知道的发音,然后就給闽南话下一个结论。
你到现在都不知道陈元光开漳圣王和王审知开闽王,才扯淡什么宋时通语然后形成闽南方言特色。这两个人恰好一个在漳州,一个在泉州,也整好形成漳州腔和泉州腔,根本不是你的什么宋时通语形成闽南方言特色。
你先了解一下这两个人,好吗?
大笑三声。
故而你所说的“明代文读层”并不能大规模地导致“白读”发生变化。记住,“明代文读层”引进的是明代官话文读,即《洪武正韵》体系,而不是当时人的口语。
——我什么时候说明代文读导致白读变化啊?我说的是闽南话白读即口语保留更多唐朝音,而闽南话文读更多明朝音。
闽南话文读音更多明朝音,这跟你说的洪武正韵不是当时人的口语不矛盾啊。
你能花点时间学习闽南话,然后再給闽南话下结论,好吗?
热点
- 1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 3.5万
- 2 芬兰女议员自曝卖淫往事 29.5万
- 3 要讲清楚中国军事第一 15.4万
- 4 用镜子反制激光炮? 19.1万
- 5 全球最大矛盾是移民冲突 11万
- 6 大学生活费家长分4次给 5.9万
- 7 印度公布核动力航母计划 6.4万
- 8 日本下任首相民调第一 7.1万
- 9 中国经济地位会被反超? 20.9万
- 10 蹭图书馆WiFi玩手机 1.0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全球最大矛盾不在中美之间,而是移民冲突,... 评论 208 赞 53
-
2男子虐杀20余只猫被刑事立案,成为全国首... 评论 206 赞 1
-
3张雪峰又一次验证了某些媒体人的成色 评论 130 赞 103
-
4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凸显内塔尼亚胡成为中东... 评论 89 赞 44
-
5突发!以色列15架战机轰炸卡塔尔!离谱剧... 评论 61 赞 32
-
6卡塔尔被以色列打懵了,特朗普的隐瞒或有三... 评论 51 赞 7
-
8为什么很多人普遍觉得,法院里女法官多,男... 评论 49 赞 7
希望你回翻自己前面的言论看看,你所说“齐”是“在诣切”,故而在“哜”下,同音者有“剂”,《广韵》:“火齊似雲母重沓而開色黃赤似金出日南又齊和又徂兮切”。该字在普通话读音为“ji4”。
你现在脑中的“齐”,是“徂奚切”,在“齐”下,同音者有“脐”,《广韵》:“整也中也莊也好也疾也等也亦州名春秋時齊國秦爲郡後魏置州因齊地以名之又姓風俗通氏姓篇序曰四氏於國齊魯宋衞是也徂奚切九”。
既然连这个也弄不懂,还拿什么《广韵》来佐证自己?先看得懂《广韵》再说吧。
“——汉语发音是从浊到清,这是一条基本规律,你前面说过才发音,整出ts到c再到z,你真的是硬拗才人。估计你不知道蔡英文的菜在台湾写成tsai,闽南话发音就是普通话的cai,可见ts=c。你辨不出花样的。”
你还意识不到自己出笑话啊?蔡阴门的“tsai”是威妥玛拼音,相当于国际音标“tsʰai”,能不能先学学音韵学界是如何对语言准确标音的再来讨论?
“算,闽南话发音,口语,sng,文读,suan。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文读是后期从北方学来的,口语或者白读才是真正的闽南语。要不然你翻翻官话文读《洪武正韵》,还保留入声呢。只讨论文读那还有什么必要,肯定是官修韵书所标文读最为存古了,这样官话以外还怎么和官话比较?闽南语里“算”的鼻音韵尾就是东吴方音的痕迹,与广韵完全不同。
“闽南话不管口语文读都是北方来的,口语保留更多唐朝音,文读受明朝音影响很大,这种语言发音叠加变化,体现的恰恰是官话的发展历史,正如现在普通话又叠加在明朝音上面。”
看来你有一定的语音层叠的概念,但是专业资料极少涉猎。闽南语有一个现在表现已经很弱的未知层次,这个层次最古老,可以称之为土著层。闽南语最重要的层次来自东汉,准确的来说,吴国。这个时候吴国方言已经与中原逐渐相异,故而此时闽方言与上古汉语分水,差别如同今河南音与河北音。后续上古汉语发展为中古汉语,吴闽方言遭到侵蚀,吴闽分水,这就是次重要的《切韵》层次。五代十国,全国方言格局形成,宋代统一后,宋通语传播至闽,这是第三重要的“宋通语”层次(注意此时通语已经开始偏离《切韵》体系》)。此时闽地海运发达,故而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方言特色,以后北方方言虽有影响,但是与前面的层次相比,弱了许多,故而你所说的“明代文读层”并不能大规模地导致“白读”发生变化。记住,“明代文读层”引进的是明代官话文读,即《洪武正韵》体系,而不是当时人的口语。口语与文读体系不同。到了清代,京城文读尚还很好,而口语都已经尖团合并了。所以混淆文读、白读体系是许多“音韵学新手”常犯的错误。
“我发现你谈方言,不懂方言,也不了解历史,不结合历史。”
我言故我对,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