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被网红美食祸害的人

  • 海角愚人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历来就是有钱有闲的士大夫阶层专属,至于贩夫走卒,能有一口粗糠野菜裹腹已是不易。今天别人不过是把这口“粗糠野菜”做得精致了些,并在网上得到一些共鸣,作者这突如其来的莫名惊诧实在是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事实上:伴随上网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其他生活成本的不断升高,互联网作为今天最廉价的娱乐平台,早已不可逆地平民化。自微博开始到今天的抖音,各种碎片化的互联网作品其实皆为应对平民用户们碎片化的时间而生、而红,这何错之有?历史上的相声、评书、二人转等等民间曲艺又何尝不是如此?
    另一方面,文化这东西静态来看,确有雅俗之别。但只要稍把历史拉长,始于民间而归于庙堂的东西简直不能太多。就拿吃来说,今天被先富者们推崇备至的大闸蟹、长江刀鱼等等,几十年前放在全国范围而言它们能算个玩意儿?而如果不是江浙地区的“土老肥”多些,放在今天它们能成个玩意儿?说到底,“文人雅士”们不也是趋炎附势的东西么?
    所以面对人民群众发明的新鲜玩意儿,真不妨少些愤怒,多些欣赏。保不齐十年数十年后,您还真得写个东西给它们“翻案”。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