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制派和左翼的特权意识及退步政治

作者:香港普通市民,自干五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日前对传媒表示,他将于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参考澳门「横琴模式」,在内地拨出大约 30 平方公里土地——「首选深圳、中山」等邻近香港城市,给香港建立新社区,容纳 50 万名香港永久居民居住,由香港特区管辖,实行香港法律。虽然声称是为了应对香港土地和住屋不足问题和加快大湾区发展,但此建议不仅缺乏合理的理由,更反映出香港建制派的无能和特权意识。

首先,根据引述香港规划署的数字,香港1111平方公里(km²)陆地面积中,现时已建设的土地只有 271.08 ,占全港土地的24.4%。在香港近年关于解决住屋不足问题的争议中,有人提出优先发展「棕地」,即农地、鱼塘和基围,其中部分现已荒废或已改为其他用途如劏车场、停车场、货柜场,共有68km²。可见香港并不缺乏土地,根本无需向内地要地。

第二,香港住屋不足的问题难以解决,根源在于地产商、地主和业主利益难以撼动。「棕地」和农地中,四大地产商加起来共拥有大约20km²,其余农地不少由原居民拥有。根据陈凯文的分析,特区政府如果动用《收回土地条例》,直接得益者将是四大地产商、原居民地主和业主,但由于该条例第3条规定收回的土地必须作公共用途,政府如果用这个方法收回土地,便会减少用作兴建私楼的土地,私楼楼价也未必会下降;政府提出「明日大屿」计划,以图增加土地供应面积,但却因此触动了现时地主和业主的利益,引来反对。

从去年6月黑暴兴起至今,我们都已看得清楚,香港问题的根源在于回归后没有彻底解殖。「一国两制」是指香港在回归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靠不断改变来维持自身生存,即所谓「有创意的破坏」,但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却把「50年不变」等同于港英时期的(封建权贵资本主义)制度大致上原封不动,这是香港房屋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源。

港英统治时期香港没有建制派,只有爱国亲中左派,以工联会、学联等工人和学生组织为主体。建制派是回归后才出现的,指拥护或支持一国两制、基本法和特区政府的政党和组织 ,包括亲中资本家、前港英政府的部分官员和公务员、本地工商界人士、专业阶层的亲中人士等等。回归前的爱国亲中左派,工联会和一些地区社团、同乡会等仍在建制派内,学联则因为一些内地相关问题,完全切断与内地一切联系,成为泛民反共反中势力一部分;今天以「左翼」自居的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与当年爱国亲中左派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以反共反中为己任、破坏香港前途的泛民固然令人厌恶,对于意识混杂、利益互相纠缠的建制派,我也不期望他们对于真正解决香港问题会有什么贡献,但再怎样也没想到,工联会荣誉主席郑耀棠竟然打算在两会以澳门横琴为借口,要内地给香港「割地」,搞一个几乎类似「治外法权」的东西。这建议回避了香港的结构性矛盾,回避了对垄断资本的斗争,更把造成香港问题的病毒传入内地,真是不知所谓。

澳门面积32km²,人口50余万,平均大约每平方公里15000多人,如此挤逼,与珠海市合作发展可以理解。横琴岛与澳门接壤,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只有岛内的澳门大学新区——面积1km²——实施澳门法律,尚可接受。反观香港人口750万,陆地面积1100km²,平均大约每平方公里6800多人,郑耀棠却要内地拨地30平方公里,根本于理不合,还要求在那里实施香港法律,这要求背后所恃的特权意识,令人反感。

再说,在内地拨30平方公里让香港50万人居住,即使不计当地原本居民,也相当于要这50万香港人在与澳门相同的挤逼密度中工作生活,这种「加快大湾区发展」根本不是进步,而是倒退。港英统治时期具有反英抗暴光荣传统的工联会,居然在回归22年多之后允许自己的荣誉主席向袓国提出如此反动又愚蠢的建议,实在令人失望。

更有甚者,昨天内地观察者网发表香港中文大学「大中华地区的政府与政治」硕士梁韦诺的专栏文章,指内地民众对郑耀棠建议的不满和反感「正中他们下怀」,文中的「他们」指港独分子和黑暴。文章透露,郑耀棠早于两年前就建议过特区政府向惠州、珠海和中山等地租地,兴建类似沙田的港式新市镇,并研究让香港拥有该地行政管理权或高度自治权,实行香港法律和税制等,成为香港「第十九区」。

作者自认为香港左翼、托派,对香港某些人这种把香港特权向内地扩张、向社会主义袓国输入资本主义的反动建议毫无批判,反倒拿港独分子和黑暴做借口来平息内地民众的批评,思想政治水平略低。

文中所说内地民众以前对香港的爱和向往,无非是香港娱乐工业流行文化霸权的软性洗脑,所谓学粤语、唱Beyond的《海阔天空》,就是如今香港和理非及黑暴拥抱的「本土文化」象征。作者拿艾敬1992年发行《我的1997》来说事,只引述「让我去花花世界吧 给我盖上大红章」、「1997快些到吧 我就可以去香港」,却有意略去「因为我的那个他在香港 他可以来沈阳 我不能去香港」不提——在回归之前的许多年,对内地绝大多数民众来说,香港特权的表现之一就是香港人可以到内地自由行,内地人不能自由到香港。艾敬在歌中期待1997之后能够到香港亲身看一看,和她的香港爱人一起体验「香港香港怎样那么香」、「香港人又是怎么样」,是对香港特权的温和批评和对香港的好奇;歌中所唱她的向往是广州,不是香港,而且当时她这向往也已经是过去式:「也从上海唱到曾经向往的南方 我留在广州的日子比较长」,她真正所爱是她的家乡沈阳,「其实我最怀念艺校的那段时光」。据此可以理解,内地民众对香港的好奇、向往或者爱,都是以香港是中国一部分、回归袓国大家庭作为前提。

香港人是中国人民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一分子,本是不争的事实,而梁韦诺在文中却连这句话也要加上引号,说明是引述卢荻教授所言,可见他对此并没有真实感觉,他对艾敬《我的1997》断章取义,原因大概也在于此。

作为无权无势的香港小无,我无法阻止郑耀棠向两会提出他的建议,但要在此郑重表示:我反对这个建议,他不能代表我。

参考资料

<「明日大屿」动了谁的奶酪>: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18-10/19/30357.html

<郑耀棠倡中央拨地予香港发展新社区>:https://news.mingpao.com/ins/%E6%B8%AF%E8%81%9E/article/20200508/s00001/1588914202751/%E9%84%AD%E8%80%80%E6%A3%A0%E5%80%A1%E4%B8%AD%E5%A4%AE%E6%92%A5%E5%9C%B0%E4%BA%88%E6%B8%AF%E7%99%BC%E5%B1%95%E6%96%B0%E7%A4%BE%E5%8D%8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