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对孩子未来有多大影响?家长应该鸡娃还是鸡自己?

作为90后,我算是比较早被“鸡娃”的那波小孩,身边的同学也多多少少都是被鸡大的。鸡娃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同,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要看个体差异。

2000年,一本“鸡娃圣经”横空出世,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当时在我们城市的家长当中可谓是风靡一时,几乎人手一本,家长们都希望能够按照里面的步骤培养出一个能光宗耀祖的小孩。那本书里的细节我现在还能记得,比如南方冬天早晨太冷,刘亦婷为了节省时间,就每天穿着棉袄睡觉,这样第二天早上醒来就能直接开始学习了;又比如太困了就会在冬天“抱冰块”,让自己清醒一点,等等近似于虐童的学习方式。

那个年代,我们城市的幼升小、小升初已经非常卷了。我的幼儿园算市里比较好的幼儿园,入学前都需要一对一面试。以我为例,我是从三岁开始跟外教学英语的,面试幼儿园的时候我已经能流畅地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同时我还会背九九乘法表,会算简单的加减乘除,还有舞蹈音乐各方面的才艺。尽管这样我也只是获得入学资格,各方面学得比我超前的同学大有人在。

如果说幼升小还只是小打小闹,那小学就是真的很卷了。我们那个年代升学的“硬通货”是奥数,所以从入学学校就开始“摸底”,选拔奥数苗子。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给了我们一人一张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卷子让我们写,写完之后及格的同学就被选入奥数培训班,平时别的同学在上大课的时候,我们在另外一个教室里上奥数。这个奥数班每周会进行一次随堂测验,第二周的座次就由上周的考试结果决定,所有同学站在门外,老师念一个名字进去一个,坐在前排的同学就意味着他在上周的成绩优异。

除了学校组织的培训班之外,家长还会给我们在外面报各种其他的培训班,几乎每个同学都是“艺多不压身”,一门艺术特长,一门体育特长,再加一门外语,一门奥数,每个周末不是在去上培训班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而那些最顶尖的培训班名额可谓是一票难求,能进到最好的培训机构A班是每个家长梦寐以求的事情,为此送几万的礼我也听说过。

在这样的高压下,“鸡娃”的影响开始展现。

我的同班同学,在五年级的时候就是“华罗庚杯”、“希望杯”等各大奥数竞赛的金牌满贯选手,他有一张带着五枚金牌拍照的照片,意气风发仿佛是奥运冠军。这样的选手自然也是各大名校争抢的对象,他早早地就被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预定了,但是进了中学之后,他的情况却不是很乐观。因为过于劳累,他患上了面瘫,还有一些其他的毛病,得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期的学习。在初中勉强拿了几个银牌之后,奥数圈里就再没有他的消息。

“鸡娃”也有成功案例。我的一位学姐,估计也是受到刘亦婷的影响,取得了高考全市第二的成绩,但没有选择北大或者清华,而是报考香港大学,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现在留在香港,成为了TVB里的演的那种都市精英。

后来我们同学也交流过,“鸡娃”这件事到底对我们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其实我们那批小孩,因为“鸡娃”改变了命运的非常之少,像学姐那样全奖去港大走上人生巅峰的,可能一千个人里也只能出一个。但是同时,我们因为压力太大而抑郁甚至跳楼的,我也没怎么听说过,可能我们还不够努力,但是说“鸡娃”会毁了孩子应该也是孤例。

从好处讲,我们那个年代,被“鸡”大的孩子大概率能上一个还不错的大学,就意味着人生有了“兜底”,再差差不到哪里去。同时,我们学的那些知识也并不是无用的,虽然我现在什么奥数题都看不懂了,但是有时候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代入奥数的思维,也算是对生活有点帮助。

从坏处讲,我们确实有一个相对来说更辛苦的童年。我对童年的回忆就是各种培训班、各种考试、各种排名,压力很大,也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最后那些当时散养大的孩子,可能在哪个环节就弯道超车了我们。但是我个人来说,也没什么心理不平衡,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抢跑也不代表着就能一路顺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