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干旱,也是三峡大坝的锅?
【本文来自《三峡,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行杯
谁都没有我有发言权。记得七十年代,父母亲一到夏天就各自挑一担箢箕,上大堤防汛。一决口,就无数的灾民进城吃政府救济,住到我们学校里,学生都放假。九十年代下半叶,水大,就更惨烈了,我是记者,大都亲历。三峡建成后,岳阳再没有遭过灾。其他地区和气候什么的,我没太关心。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与三峡大坝。
我是山东人,鲁南农村长大,10公里内只有一个小山头。现在奔五了。这是前提。
小时候村子边的小沟渠(划重点,是小沟渠,不是小河)里都有水,夏天混浊,秋天水少了,可以摸鱼,冬春季节里面的水清澈,但是很凉,除了可以在上面划冰,一般不招惹它。老一辈的人们说在更早的时候,更为夸张,他们可以在玉米地里用筐子舀鱼。离村子不远的小河就不用说了,一年到头水流不断,河边芦苇遍布,水鸟叫声此起彼伏。小时候的我,在河边割猪草,放驴,摸鱼,掏鸟蛋……
不过,村子周围的小沟渠里在20年前就没有水了,小河里还有点水,但是不能流动,芦苇地早就开垦,种满了庄稼。村里的庄稼要浇水,只能打深井,用水泵从地下抽水。生活用水从最初的压水井,到深水井,再到现在的自来水,因为压水井的水不能吃了,只能打深水井,后来深水井的水也不能吃了。。。。。。
我们这里的干旱,也是三峡大坝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