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最贵的时候曾经卖我们35.6美元一个MCU,主要还是车规级的要贵一些
【本文来自《“跟行内人聊天才知道我国芯片这几年成果斐然”,真是这样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查到的前几年最贵的时候曾经卖我们35.6美元一个,主要还是车规级的要贵一些,原因有几点:
1.环境要求。汽车芯片的工作环境更复杂,有高振动、多粉尘、多电磁干扰、温度范围宽(-40~155℃)等要求;2.可靠性要求。汽车设计寿命一般在15年或20万公里,整车厂对车规级 MCU的要求要达到零失效;
3.供货周期要求。车规级MCU的供应周期需要覆盖整车的全生命周期,供货周期一般为 15~20年;
4.重新认证要求。在工业 MCU上执行很多微小的工艺变化都不需要对MCU进行重新认证,但汽车MCU则需要进行重新认证。
我国现在MCU厂家很多,
智能表计:上海贝岭、复旦微电、钜泉光电、杭州万高、东软载波
电机控制:峰岹科技、旋智科技、凌鸥创芯、灵动微
电子传感触控:芯海科技、贝特莱、晟矽微电子、泰矽微
电子无线连接:乐鑫科技、广芯微、泰芯半导体、跃昉科技、雅特力科技、沁恒微电子、凌思微电子
安全加密:国民技术、瑞纳捷、芯昇科技、极海半导体、国芯科技、上海航芯
汽车电子:赛腾微、芯旺微、杰发科技、比亚迪半导体
边缘AI:思澈科技、先楫半导体
白色家电:中颖电子、中微半导
工业控制:小华半导体、澎湃微
电子通用市场:兆易创新、航顺芯片
RISC-V内核:爱普特微电子、致象尔微电子
这还只是前年的情况,这两年还有下场的。比如:美的、海信、格力、万向钱潮等传统上市公司也在跟进,光是上市公司做这个的就有42家,大部分都还没有上市。粗略统计至少10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