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混动车能够在今年彻底击败纯油车?
【本文来自《不是说油车不行了,是政府对电车的补贴太大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我的好吃的
- 并没有特别是近两年借电池成本暴涨,纯电车涨价,油车降价,相反显得油车又有性价比了。纯电a级轿车14-15w落地,紧凑suv16-17w,而国产a级油车只要10w落地。suv12-13w落地了。举个例子宋ev纯电与曾经的王者h6或cs75,价格差别特别多。如果加油5w可以跑6年了。
就看今年电车降不降价了,因为电池成本下降了。那就香了。
你说的性能无非是电车加速猛,安静但是高速,续航折扣,这也是纯电的实实在在缺点。所谓吊打30-50w油车那是因为哪些车品牌溢价,国产十几万的油车一样可以吊打几十万油车。
南方地区,市区通勤电车优势大,北方地区,高速长途需要多的,油车还是很有作为的。
不过大势所趋应该是混动技术。纯油肯定会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纯油变混动就像十年前,自然吸气变涡轮增压一样。过几年纯油就是低端丐版配置,中配以上是混动。
我也举个例子吧,埃安 Y Plus, 11.98万 轴距2750mm,哪吒U-II 400, 11.88万 轴距2770mm。这两款轴距都比H6大,配置比H6只高不低,加速、操控平顺性、安静、远程控制、智能座舱、用车成本、保养成本都要优于H6。缺点当然就是纯电车的通病补能难题。如果不考虑补能,H6的用车体验是肯定远不如埃安Y plus的。
为什么混动车能够在今年彻底击败纯油车(2023年上海车展标志着油车在市场竞争中已经彻底失败,油车已经进入清库存和退出市场的阶段),靠的是电机和大电池,卖得好的DM-i 和增程都是利用了电机和电池的优势。电机为主的驱动方式,碾压绝大部分的油车发动机驱动的驾驶体验,油车驾驶的“延时”实在太厉害,和电驱车比起来真的就像在开拖拉机。大电池带来的各种智能化体验,各种玩出花来的功能、配置,以及极低的能耗,根本就不是油车12V蓄电池能够做到的,这就是无可置疑的降维打击。
目前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混动和纯电车竞争的时代,纯电车虽然在性能上有优势,但是补能缺陷很难克服,纯电车的规模扩张极其依赖基础设施的扩张。混动和油车的竞争的实质上就是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张之战。从国家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之前提出的碳中和的规划来看,国家意志似乎有持续强力介入新能源汽车的迹象,如果碳中和的目标是认真的,那么意味着2050年将完成纯电车对混动车的市场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