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向韩国瑜道歉,侯友宜成了深蓝唯一死敌?

500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为争取国民党2024提名动作不断,5月2日,他到高雄左营参加座谈,为四年前党内初选风波向韩国瑜致歉,郭台铭表示,“我一直很遗憾,在四年前选举中,我及我的团队对韩市长的言词有所得罪,我至今仍耿耿于怀,借此机会郑重跟韩国瑜致歉”。他说,在上次竞选过程中,从韩国瑜身上学了很多,今年为了能胜选,希望跟韩国瑜并肩作战,一起努力创造和平繁荣清廉的台湾。

四年前,国民党北市议员党团本计划发动“征召韩国瑜连署”,带动其他县市议会党团共同“挺韩”,但郭台铭突然宣布投入初选,强调不接受征召,党中央也在当天下午火速确认郭的党员身份。

根据台媒报道,对于征召韩国瑜,当时马英九的子弟兵议员在党团干部会议中,坚决反对以党团名义提案,以免让外界联想“卡郭”,最终只有应晓薇,王鸿薇、阙枚莎共3人签连署书。挺郭力量早已在台面下运作,甚至有人直指幕后推手是马英九。

韩国瑜最终在初选胜出,郭台铭输了不认一度要“掀桌”,国民党大佬们登报呼唤团结,郭愤而退党。在此期间,他的子弟兵做客绿营节目,现任新竹市市长高虹安当时扮演全力打韩的角色,她独创“调和式民调”,攻击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堪称配合绿营的战将。虽然郭台铭最终放弃脱党参选,但直到选前最后一夜,他也没有表态挺韩。

这一时期,因为马英九被媒体爆料幕后“挺郭”,导致韩粉对马也意见颇多,国民党的几场造势之后,又经常出现马韩支持者隔空互呛。当时,除了个别蓝营媒体在选前一度支持过韩国瑜,即使亲国民党的政论名嘴,在立场偏蓝的政论节目中,不少人也成了黑韩先锋,让通过国民党初选的候选人腹背受敌。韩国瑜大败后,蓝营内部又有人认为他不该放弃高雄角逐大位,但还原当时背景,以民调论,韩国瑜在国民党党内是众望所归,这种选后检讨,更像是为失败找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理由。

而国民党的精英们更没有思考,2018年九合一的选举胜利,是因为韩国瑜的个人形象盖过了他的政党属性,压制了民进党打出的统独牌,并非“讨厌民进党”变成全台最大党,也并非岛内民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大选结果证明,韩国瑜虽然想要重演地方选举的胜利,但是当民进党加大打“主权牌”的力度,岛内社会对“独”的不彻底的候选人充满疑虑。

而在整个选战阶段,如果郭台铭选输后的作为让韩粉和部分蓝营支持者不能谅解,新北市长侯友宜以市政为由在诸多造势场合缺席也让很多人耿耿于怀。但二者不同的是,当初的侯友宜虽然也被质疑,他最多算是挺韩不力,而郭台铭则是集结了一路人马和国民党撕破脸,论这次代表蓝营的正当性还不如侯,甚至按照国民党的相关规定,纵使他想要回党也得等到明年。因此,郭台铭在二月抛出等国民党一套办法时,就被蓝营媒体奚落为,郭若想回国民党,国民党要去仓库看看有无八抬大轿把他抬回来。

但最近一段时间,风向悄悄地起了变化,侯友宜迟迟不表态,一直等着被国民党黄袍加身,当断不断消磨了蓝营的气势,反而对手赖清德好整以暇,更加引发蓝营支持者的不满。而汲取四年前的教训,国民党决定在党内不办初选,原本可以为侯解套,但所谓整合三阶段论,又让郭台铭找到了机会,由于采用征召方式,有无党员身份不再成为代表蓝营出战的障碍,而郭台铭利用自己财大气粗,聘请公关团队,在接连放低身段,希望得到国民党和韩粉的谅解后,反而让相对更具有正当性的侯友宜陷入被动。

这次与其说郭台铭是向韩国瑜道歉,倒不如说他想透过道歉,让深蓝支持者把炮口对准没有在四年前全力挺韩的侯友宜,因为尚未正式表态投身2024,侯在此前没有作出向韩国瑜本人及韩粉交心的动作,而郭台铭为争取深蓝支持的低姿态,不仅让他的选情峰回路转,也让现在的侯友宜无论表不表态都已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号称不办初选的国民党,“郭侯对决”的态势已经形成,即便都说团结,但从郭台铭转移炮火的策略看,还是躲不过一场厮杀。对照四年前,变的是蓝营的选民换了期待对象,不变的是失去理念论述的国民党,还想等一个力挽狂澜的“救世主”,等着缔造一场“下架民进党”的整合神话,包括那个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柯P,也被看成友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