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发展的基本逻辑-象形文字篇

    我看到很多对比汉字(象形文字)与英文(字母文字的代表)的优劣的文章,(如汉字的信息含量比英文多,等等等等),却没有看到一篇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整个人类语言文字发展脉络的文章,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只是没看到而已,下面把一些我的看法分享给大家吧,拋砖引玉吧。

    人类在发明出文字之前,交流的方式与动物没什么区别,(要说区别,也是人类长期的选择性发展,能脱颖而出,基础智力是优势。)主要靠动作与语音交流,(现在出国英语不好的人,靠动作也能完成基础的交流。)其实动作本身,也可看作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原始是画画,是对自然界万物的拓形。)举例来说,你与一个语言不通的人交流,要喝水,是不是做一个喝水的动作,因为人类体型相同,喝水的动作基本一致,也可算是人类世界的基本‘物理定义’,所以说象形文字是人类对世界万物的一种拓形。

不说远古时期,猛兽横行,就是现在,搞个地球动物力量排行榜,人类都不知道排到多少位之后了,生存环境逼着人类必须团结起来,在一起就催生出交流的需求,靠动作交流就是一种落后的方式了,狩猎的时候,猛兽可不会等你“跳完舞”再进攻。

这时候,就会发展出用固定的语音来表示特定的意思(现在的一些原始部落还是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现在的人类与动物交流也还在用,如训练马,用声音表示跑停等,现在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养宠物的很多,相关的视频网上不胜枚举(只不过因为宠物先天基础智力不如人类,训练的效果不能与人类幼儿相比而已)。

固定语音表示特定的意思,这就是语言的雏形了,但这种语言极其落后,传播过程中容易失真,(比如用A发声表示苹果,传着传着就变成B表示苹果了,这时B就是另一种语言了,只要有一个族群都接受B发声表示苹果,不会耽误语言本身的使用。 )所以说在文字出现之前,固定语音是极其困难的,(况且,文字出现之后,固定语音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中国各地的方言发音,与国外都有例证。

而且语言只能当面交流,随着人类族群的扩大,首领在发布命令的时候,不可能总是当面说吧!叫别人传话的后果,就是传着传着,意思可能完全相反了。

间接交流的需求,轮到画家上场了,早期都是灵魂画家,他们自己画出来的对世界万物的拓形,时间久了,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画的是啥东西了,但有了需求就好办,会慢慢调整完善,这就是早期的象形文字了。

象形文字的出现,带来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知识有了传承积累,人类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而语言的传承呢?靠‘诗歌’呗,‘诗歌’好记又好听,但人不是超人,你的‘诗歌’再好听,你能记住多少,嗯,靠高德(GOD)保佑吧。

早期的象形文字,可以说就是画画间接交流,先不说他们灵魂画家的作品了,你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灵魂画家也不容易,就算都是画家,你叫每一个人画太阳月亮,都不会完全相同。

这时候,部族首领发话了,我画的才是太阳,(早期的巫,就是标准制定与使用者,为了自己团体的利益,还说自己是与神沟通的人,汉字是与神沟通的媒介),你们画的都是渣渣,以后你们就按我的画照着来画,这样就有了最初标准,但早期象形文字就是对世界万物的拓形,太复杂,你学字先要成为“画家”,不利于推广交流,那怎么办?改呗,汉字的发展就是一部改改改的历史,所以象形文字的发展,就是向利于学习书写的方向一直变革着。

我们的汉字发展到现在,只能说根源是象形文字对世界万物的拓形(画画),改改改的结果,就是从原来的底层,如计算机的0 1文字,变成了高级文字,从道(一个汉字对应世界万物的一种)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转变。

虽然现在学习汉字与字母没有任何区别了,(初生幼儿学习汉字‘日’字,?看看我们小孩的识字课本,再看看国外的识字课本,是不是都是一个太阳的图画,下面对应‘太阳’两个汉字或者国外对应他们的一个单词)。

 

500

那么,所谓的汉字比字母文字难学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因为汉字与我们说话的语音不对应,这是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古代推广文字的最大难题),字母文字就好多了,你就是不认识,也基本能读出来,懂不懂意思另说。

其次,古代因为知识垄断的需求,还故意把汉字往复杂的方面推,就更增加了汉字学习的成本。

除了以上两个汉字独有的难点,我想不出其他难点了,大家可以补充,因为语不达意,或者一句话很多意思之类的,不是汉字独有的难点,字母文字也存在。

下面我要说说汉字与字母文字最大的不同。

说汉字是‘’的文字,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的,原始的汉字一一对应世界万物的特性,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原始的汉字,一一对应我们人眼所观察到的世间万物,所以汉字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只要世界还是这个世界,而不是像玄幻小说一样变成所谓的异界,道就不会变。

举个例子,天空中的火球,我们叫太阳,日,所以它派生出来的东西,就叫日光,日照,日核,日能(太阳能)……

再说空气中的气,这是我们人本身能观察到的,科技的进步,派生出来的就是氧气,氨气,氯气,……

这就是道的三生万物,随着现在的信息大爆炸,汉字与字母文字都在造新词,但因为汉字道的特性,就是我们不知道汉字新词的意思,我们也能看到方向与特性,如量子通讯,核聚变等等,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大概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但字母文字就惨了,全新的单词等于像小孩一样重新学习了一遍(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极大的增加了学习的成本。)另外插一嘴,吐槽一下现在的药名,“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看得一头雾水,你们说这样很专业,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成份,但能不能把常用语‘皮康霜’这几个字也加上?你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吧。如果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说你们开历史的倒车,搞知识垄断装X,这样的大帽子压在你们的头上,你们也不爽吧?

不过,字母文字也在变革之中,也可以学习汉字‘道’的特性,比如Solar energy(太阳能),也可以改成SUN-POWER嘛,下面搞个说明(以电磁辐射形式从太阳输送来的能量。如:太阳能电池就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不是一样用么,至于最终改成什么样子,我只能说,你们加油改!高德(GOD)会保佑你们的。

结语就是;

汉字初学因为和语音不挂勾,难(但现在我们推出字母注音的方法,大大降低了难度。)但学会之后,因为汉字‘道’的特性,万变不离其宗,终身受用。

字母文字因为和语音挂勾,对母语来说,学会很容易,但需要活到老学到老。

注:上面说的主要是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字母文字的发展脉络,动作文字(手语)的发展脉络,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各自的知识垄断发展,篇幅的原因,另开文再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