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战役只损失了几千人 为何英国政府就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认输
作者 从嘉侃历史
北美独立战争因为美国的关系名气很大,但战争过程却算不上精彩,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满级的英国军队暴揍北美民兵和大陆军,英军在整场战争中输了两场战役,分别损失了几千人后就认输,承认了美国独立。
这是因为英国政府也是地主出身,家里实在没有余粮了。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勤劳节俭”的英国地主议员们(在18世纪地主乡绅才是英国政坛的主体,工商业发家的资本家也要买在乡下买地才能获得主流社会的承认)又开始了大裁军。在七年战争时期,英国陆军兵力一度达到了20万3000人,法国人刚一认输,英国议会就把陆军裁剪为45,000人。这45,000陆军中还要扣除12,000人的爱尔兰驻军和上万人本土驻军,大英帝国实际上就依靠2万多人的陆军统治着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
英国议会的吝啬还不止于此,英国议员们发现北美殖民地的民众年收入居然比本土的 “韭菜们”要高20英镑,顿时觉得有了新的省钱措施。英国国会在北美加税,以维持北美驻军的费用。北美民众根本就不服气,因为北美的13块殖民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枪,家家户户的男丁都要接受军事训练(一年只有七天),如果哪家没有枪,殖民地当局还会强行借款。北美遍地是民兵,遍地是豪强,根本就不把英国的税吏放在眼里。英国政府派两个团的兵力进驻抗税的马萨诸塞州后,马萨诸塞州走私大亨们组织的民兵“自由之子”能一口气集中1万5000人武装抗税、示威。
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军成立,北美十三块殖民地拿出的全日制士兵——大陆军兵力是三个师、六个旅,具体构成是三十八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和一个炮兵连队,兵力总数是2万5000人。北美土豪们组成军队后,发起了对加拿大的远征,一口气在北方的冰天雪地中送走了自己的十个团,大陆军总兵力因此下降为15000人。英国政府勃然大怒,集中了英国65%的陆军,也就是凑够了足足32,000人远征北美,大陆军只能进行战略性撤退。
在独立战争初期,英国人的优势很大,因为北美大陆有1/5到1/3的居民是所谓的效忠派,英国人可以在北美大陆征集到19000人补充兵力。这群人不但作战勇敢、坚决(富兰克林的亲儿子就是铁杆效忠派),还自带干粮,让英国政府十分感动。当时英国陆军士兵的每日薪水只有六便士兵,英军常年面临兵力不足问题,为了搞定北美大陆的反贼,英国政府需要常年雇佣黑森和布伦瑞克公国(该公国属于英国王室,士兵工资是英国本土士兵的三成,忠心听话还便宜,他们还是英军在滑铁卢战役的主力部队)的士兵。
美国当时除了正规军大陆军,还有大量民兵参战,他们被叫做一分钟战士,按照美国人的统计当时美国有百分之三的人口参加了民兵,也就是说美国还有七到八万民兵队伍(英美战争时期美国国会也要各州准备8万民兵)。这些一分钟战士,没有军纪也没有战术,还能自己决定上司和退场时间,在九成以上的战斗中都被英军一冲而散,但他们的存在加大了英军获得补给的成本,让英军难以进一步扩大军队规模。
英军人数的上限被限制为三万多人(效忠派人数占了英军一半),美军人数却还能增加。在1776年大陆军又增加了27个团和十六个营的兵力,美国大陆军的兵力和英军相当。1777年在加拿大的英军拼凑了3000英国正规军、4000名布伦瑞克战士和1000名加拿大民兵南下,报复美国大陆军,结果在萨拉托加因为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英军有5797人当了美军的俘虏。这一胜利,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让法国接盘了独立战争,法国援助了美军需要的绝大部分火药,还派出了11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在约克城战役中美国一边有半数战士都是法国人。
路易十六在海军、加勒比、印度次大陆甚至欧洲大陆都拼命砸钱进攻英国,先后烧掉了20亿利弗尔。英国也不得跟进,到1783年战争结束时,英国政府已经花掉了足足三笔贷款,贷款总数达到了4450万英镑,战争负债高达11亿利弗尔。法国败家子的烧钱行为,让英国陆军兵力增加了2万4000人,但在英军在北美的兵力却下降为总兵力的百分之二十六。大陆军和法军联手包围近8000名英军后(这两场战役中英国本土士兵的人数加起来才几千人,半数以上的人马还是德国人),英国人就停止在北美进行军事投入。
美国独立战争是英法全球争霸的一部分,相对于每年只能收到23万英镑的北美殖民地,英国当时更看重能一年收取300多万英镑的加勒比和印度,所以在两场几千人损失的战役失败后,英国干脆就退出了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