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s印度的补充数据

1947年印度独立时人口约为3.5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口约4.5亿。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号人口大国,人口总量一直紧追中国。此后70多年,印度人口增长四倍,仅在过去12年,总量就增加2亿,相当于平添一个全球第五人口大国巴西。印度出生率在下降,但育龄人口庞大将使得人口进一步迅速增加。联合国预计,印度在2064年人口将达到17亿的最高峰,而届时中国人口可能萎缩到12亿。

中国人口增长率从1973年的2%,10年后降至1.1%,去年出现人口负增长,而印度人口一直快速增长,常年保持年增近2,进入21世纪后逐步下跌,现在在1%以下。

印度人口数量既多又年轻,总人口四成在25岁以下,占全球同龄人口五分之一,全国年龄中位数为28岁,较中国年轻9岁。尽管近年印度的出生率亦有放缓,工作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11亿)及所占比例(约75%)均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印度的经济增幅从2000年代后期年均增幅7%。世界银行预计,印度经济今年将增长6.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预测,到2028年,印度经济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达12.9%,超越美国的11.3%,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的22.6%。

从2020年开始,金砖国家对以购买力平价计价的全球GDP的贡献超过G7,其中中国当然占大头,印度占“二头”,巴西、俄罗斯、南非大体可以忽略不计。这事好像不大有人提,但这真是大事。印度经济对全球GDP的拉动为西方乐见,但G7作用淡化则是对西方整体根基的撼动。这真是双刃剑。

在全球人口最多的10国中,只有美、中、印3国进入GDP十强,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日利亚等国“出列”,甚至是最贫穷国家之列。所以人口与强国并不直接相关。

印度每年需要新增近500万个岗位才能跟上人口增长带来的就业压力,而政府平均每年仅能创造120万个职位。据非官方的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数据,印度3月的失业率为7.8%,而城市失业率更高达8.5%。印度农业对经济贡献度仅五分之一,全国却有45%劳动力务农,其实是“隐形失业”。印度是世界上妇女就业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去年只有10%的适龄妇女就业。此外,印度劳动人口教育程度不高,25岁以上人口中46%未读完小学,更缺乏高端制造业所需技术人才。

另一个视角:依据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者占总人口6.3%;而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者比例在2022年统计达15%以上。时间点上有差别,但印度高教在过去十年里没有显著发展,2022年数据会有调整,但还是可比的。

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领先印度就太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还没有被掏空,但已经降低到红线了。至少中国不存在这个农村里的“隐形失业”问题。中国妇女的就业率在人口大国里可能是最高的,年轻一代里全职家庭妇女是个稀罕事。教育更是不能比。中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疯卷,印度则还有46%的人小学都没有读完,到中国的中考分流都还有好一段距离。

1990年印度GDP相当于中国九成,到去年中国已是印度的5倍。军费开支中国是印度的3倍,制造业占GDP比重,中国比印度高近一倍。中国大学毛入学率(GER)已达六成,高印度一倍多,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已逾2.4亿,职场新人平均受过14年教育,妇女的就业率近七成。

中国GDP的含金量一直比印度高,还在进一步提高,实质性的GDP差距在加速拉大。只要看看2023上海车展,就知道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换挡加速,进入新的赛道了。但中国的军费在GDP中的占比却比印度还低,军费负担更低!

嗯,不多说了,有点胜之不武的感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