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下“网红官员”的产生及引导

近期,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文旅局长们卷起来了”的点击率达到了4.8亿次,引发网友热议。随着开年后文旅市场持续回暖,又一批文旅局长们纷纷“触网”“申请出战”:有“豁出去变装”的湖北随州文旅局局长解伟、“cosplay”太空人跳舞的四川甘孜州道孚县文旅局局长降泽多吉,还有最近频上热搜的网红烧烤城市淄博也把自家文旅局长推上高铁专列成为“文旅推荐官”。他们为各自城市营销,成为“网红”的同时,也让官员形象更接地气。

短视频平台作为一种社交媒介,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年轻人容易被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东西所吸引。多样化的取景结合“花式”变装会颠覆传统官员形象,也让“网红官员”频频出圈。这种链式反映,为N线小城市带来知名度和流量。但是很多人对“网红官员”这一“出圈”现象表示赞赏,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其实,对于这样的新形象、新表达,舆论大可多一些包容,不必上来就扣帽子。只要是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我们都应该报以开放的态度,少一些“莫须有”的质疑。

“网红官员”的出圈有其特殊意义,首先体现了官员观念的与时俱进。与传统的推广不同推广不同,短视频传播不仅门槛低、成本低,而且传播渠道广泛、传播力强,给很多偏远、相对不发达却有丰富旅游、物产资源的地方提供了更经济、便捷的传播手段;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无论是策马奔雪,还是变装侠客,虽然“网红官员”们牺牲了身为领导干部的正规形象,却贴合了普通人对美景秘境的奇妙想象,因此吸引了足够多眼球。而这正迎合了现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要在纷繁复杂的平台上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出圈点”,所以这种看似“出格”方式,能够吸引关注度,打响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前往;最后改变了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传统印象。过去,很多群众都觉得这些官员形象是“局里局气”的,说话也是“拿腔拿调”的,所以会觉得隔着比较远的距离,而通过这种方式就会让公众发现很多官员其实是愿意主动拥抱新鲜事物,并且普遍愿意展现自己,这就会打破大众对官员的刻板印象,带来新奇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官员与网友的距离,更好提升干部队伍的形象。

“网红官员”依托于“互联网流量”而出现,但在信息铺天盖地的当下,网民的注意力不断游移,再出圈的营销也会有失落的一天。官员的本职工作也并非“当网红”,而是做好政务服务。现实中,官员还是当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地干事创业,用公众看得见、摸得着、铁证如山的政绩去回击,更应踏实研究网络热点趋势,以更有效的方式引发网络热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明确的关于官员触网的管理细则,明确情形、责任、底线,除此之外还应该给予广大有意愿、有主动性的官员积极拥抱网络的机会,营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公众也应该抱有宽容的态度看待,不要过度排斥与抵制、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网红官员”,更应看到他们积极向好的一面,对于其中的问题可以提出质疑或者合理建议,但不应该随意举报、任性“人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