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美食,唯有红豆最相思

古人常用红豆来表相思之情,温庭筠有诗曰:“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清代王士祯在《悼亡诗》中写道:“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开一忆君”;在《红楼梦》中也有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而这种“相思”也并不仅限于男女之情,唐朝曾有诗人也用它来表达朋友、亲人之间的惦念之情。诗人王维的《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写的就是对朋友的思念。

500

作为一名对糖水有着非一般执念的广东人,红豆沙、红豆冰、红豆汤圆是我从小接触得最多的由红豆为基本原材料制成的美食。然而相关的美食吃得再多,也始终“吃”不明白:红豆何以相思?这已经成为一种诗学之谜沉淀在记忆深处。

后来才明白,原来这生于南国的红豆与煮粥做甜品馅儿的红豆确实不是同一种植物。从相关的植物名称数据库一查,发现名叫红豆的植物竟多达十几种。至于古今诗词里吟唱的具体是哪一种,众说纷坛,没有一个确切标准的答案。

虽然红豆何以相思至此并没有得到确证,但这也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民族集体记忆中的相思象征。

500

关于音乐

还没为你把红豆 熬成缠绵的伤口

《红豆》- 王菲

500

香港著名填词人林夕,曾经为王菲写过一首很经典的国语作品《红豆》。很多人刚开始听的时候,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首歌会叫《红豆》。它并不像很多歌曲,总是喜欢在副歌部分重复出现歌名或与歌名意向相关的表达,其“红豆”的意向只在第二段主歌部分出现过一次:“还没为你把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此处,林夕把红豆加料“熬制”成了相思背后的伤口。想象一下,本身带有相思之意的红豆,在熬烂了之后,还真带有点血肉模糊的缠绵感。

然而,林夕创作这首歌的灵感来源并非来自于古诗,而是日剧《协奏曲》。在剧中,饰演男主角贵苍翔的木村拓哉与女朋友小花面临分手。回到家中,小花从冰箱中拿出翔先前熬好的红豆,准备加热吃,却因心里魂不守舍,硬生生地把一锅红豆熬烂了。

500

▲图片来源:日剧《协奏曲》

两人用勺子吃着同一个饭盒里的红豆,相对无言。翔面无表情,小花一脸愧疚。故事的情节以翔愤怒而绝望地把吃红豆的叉子摔向远处结束。

翔精心熬制的红豆,因小花的魂不守舍而被硬生生熬烂;就像一直以来翔精心呵护的一段感情,到头来却落得被辜负而告终。

500

▲图片来源:日剧《协奏曲》

食物有的时候真的是世界上最玄妙的事物之一。想象一下,一种美食料理,从它被选择制作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就融入了制作者的满满心意,直到被端到某个人的面前。但若是本该被细细品味的料理却因他人的不上心而被糟蹋,从此这种料理便会被制作者刻下“不宜服用”的印记。就如《协奏曲》中的红豆。

500

关于电影

初恋像一袋红豆冰,转眼便溶掉,能回味的,是藏在心里略带轻涩的甜。

——电影《初恋红豆冰》

500

2010年,马来西亚华人歌手阿牛,首次担任导演,拍摄了一部名为《初恋红豆冰》的电影。“初恋像一袋红豆冰,转眼便溶掉,能回味的,是藏在心里略带轻涩的甜。”这是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也是电影男主角最后的独白。

红豆果然还是最相思,即使做成红豆冰之后也并不例外。

500

▲图片来源:电影《初恋红豆冰》

电影讲的是一个发生在90年代大马天空下的初恋故事。阿牛饰演的男主角Botak是憨厚老实的咖啡店老板的儿子,喜欢上了李心洁饰演的青梅竹马单亲家庭女孩“打架鱼”,却一直不敢表达。他们就与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生活在大马的一个华人小镇上,一起玩玻璃球斗打架鱼买字、吃红豆冰,偶尔会因为一些小事情打架。

电影的最后,每个人都离开了小镇,追寻各自的梦想未来,Botak终究也还是没有鼓起勇气向打架鱼表白。多年后,交了漂亮女朋友的Botak回忆道:“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我的初恋,但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味道,就好像在最热的下午吃进口里的红豆冰,又甜又冰,冷到舌头都痛了,但是来不及再去感受那个滋味就融化掉了。”

500

▲图片来源:电影《初恋红豆冰》

是啊,每到夏天,当户外地表温度接近40℃时,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到甜品店吃上一杯红豆冰,叹着空调,感受着红豆冰在嘴里逐渐融化的感觉。虽然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那种又甜又冰的滋味足够我们日后在对抗炎热酷暑之时细细回味。

你最喜欢的关于红豆的料理是什么?

它们会不会勾起你某些相思的回忆呢?

-End-

编辑 | 力高

图片 | 来源剧照

手绘丨番薯

投稿 | yami@yami.ren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