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然离世,他走了!但他创建并留下了一个可以为消费者立言的经济学理论
2023年3月14日12:41分,陈瑜教授因患肺炎入院治疗,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4岁。
陈瑜教授,著名经济学家,1939年3月7日生,1957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经济系,1963年北大毕业后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一生致力于经济学理论研究,先后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经济计量理论批判》、《消费资本论》、《知识资本论》、《消费养老创新模式》、《陈瑜文选》等二十多本专著、编著和译著等。退休后,陈瑜教授仍笔耕不辍,创办了民间研究机构世界新经济研究院,致力于新时期创新经济理论的研究,提出并创立我国本土原创的经济学理论《消费资本论》,并因为被誉为“消费资本之父”。十几年来,他受邀在国内外多所高校、高峰论坛和学会会议上发表研究,不断地宣传和推广《消费资本论》这一创新理论,希望通过这一理论为消费者立言,为市场经济发展探寻到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发展思路,同时解决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分配不公的难题,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构建一个共赢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真正繁荣幸福的社会而努力!
下文是陈瑜教授80岁生日宴会之际,他对自己生平的回忆,谨以此文深切悼念陈瑜教授!您勤劳付出的一生,不懈奋斗的精神和您创立的为普通大众幸福着想的经济学理论,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给了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八十岁,走过了人生旅途八十年的历程,八十年中所有的经历都是我人生旅途中的足迹和真实的写照。我深深感受到,经历是一种收获,经历是一种财富,在诸多经历中,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都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总结以往,引领未来,经历不同,收获也不同,只有丰富的经历,才能有丰满的人生。
(一)就我的经历而言,首先是青少年时代努力学习的经历。
我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我亲身感受到父兄辈生活的艰辛,乡亲们生活的艰难和困苦,当时我想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父兄辈的艰难处境,改变乡亲们的命运,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深知,由于我出身寒门,没有任何背景,只有靠自己努力,学习成才,才能实现自己少年时立下的朴素的改变命运的志向。
因此,我在青少年时期,学习非常刻苦,非常努力,从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小学念完一年级,老师就让我升入三年级,三年级念完后,又让我上了五年级。适逢1952年初中升学考试提前半年,因此我两年半就完成了小学的课程,以99.6分的优异成绩,顺利升入初中。在初中阶段获得品学兼优三好学生奖状。1955年,我又以长春市中考冠军,以语文和数学双百的成绩考入吉林省实验中学,这是吉林省当时最好的重点中学,在这里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由于积极参加社会工作、积极参加劳动和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时,学校党组织保送我到北京大学。
在北大学习期间,学习非常刻苦,当时北大本科还是五年制,整整五年没有去过长城游玩,周日就去新华书店看开架的马列著作和经济学书籍,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我的毕业论文题目为《华尔陀·罗斯托夫在经济科学中所实现的“改革”——批判“非共产党宣言”的反动性和反科学性》。这篇论文后来被收入首都社会科学界“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论文集”。另外,在大四、大五期间,完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经济计量理论批判》一书的书稿,在1964年由三联出版社出版。
毕业后,考取了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的研究生,后因国家需要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参加了工作,分配到国家研究机构。
在整个青少年学习经历,主要是在家庭的支持、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关心下度过的。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我小学班主任王瑞玉老师、初中班主任徐俊亭老师、高中班主任齐禹民老师,和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胡代光教授、樊弘教授、赵靖教授。没有他们的教育,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
(二)第二阶段经历是中年工作、研究和写作的经历
北大毕业后,分配在国家研究机构。由于从事的是研究工作,从而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二个经历,即努力工作、努力研究和努力写作的经历。
参加工作后,我和同时代其他年轻干部一样,非常敬业。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没有休息过礼拜天,一直忙于工作,忙于国家和领导交办的任务。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根据领导布置,写了《关于1964年英镑地位的研究报告》,印成红字头机要资料报送国务院领导同志。接着,领导又让我执笔为《红旗》杂志(现《求是》杂志)写了《美帝国主义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石油资源的最大掠夺者》一文,发表在1964年红旗杂志第16期,笔名为施经综。
之后,又为《香港经济年鉴》写了《1964年的世界经济》一文,约两万多字,在《年鉴》上已发表。在文革期间,翻译了《世界人口普查》、《美苏援助对比分析》两部书稿,197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世界人口普查》一书被国家卫生部和公安部,参加世界人口大会采用。
中共十二大之后,由我主编、由有关部委政研室主任参加编写的《新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读者反映很好。后来,又写了《寂寞的哲学、活跃的经济学》一文,发表在《学习与研究》杂志1985年第7期。这篇文章,经中宣部批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晨学习节目,连续播了三天,在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在以后的工作期间,还陆续出版了其他几部著作和发表了多篇论文。
退休后,退而未休。继续思考、研究和写作。研究和写作的成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到目前为止,①先后正式出版的论著、译著、英汉词典和英文著作,共计19种。②为地方政府、央企编写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共计6种。③在金融时报、中国经济周刊、今日中国论坛、财政研究、中国金融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文章和相关理论报道一百余篇。201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陈瑜文选》第一卷收录了59篇文章和演讲稿,还有一百余篇正在编辑中。④为政府主管部门写的研究报告和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所写的学术研究报告,共计60余篇。80年来,总共完成写作约为800多万字。
归纳起来,我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的成就,主要是:
(1)创立了消费资本论,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本土原创经济理论的历史,同时也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理论消费资本形态的缺失,建立了完整的资本理论体系。
(2)提出了新的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3)提出了知识资本量化的理论,设计了知识资本量化模式和知识产权、发明专利计量模型,使知识和技术成果能够计量。
(4)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出建立农业硅谷试验区的建议,并向中共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做了汇报。
(5)提出了消费养老创新模式,对从根本上解决十三亿九千万人民的养老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
(6)提出以消费为动力,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大众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7)提出了文化硅谷模式,用文化成果和科技成果的投入代替自然资源的投入,支持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动力转型的历史性标志,也是人类社会知识生产过程规模化的历史性开端。
(8)以及国企改革、银行改革、消费金融改革等多项改革创新模式。
(三)从明天起,我正式进入80后,80后怎么过?做什么?
古代雅典著名思想家、大诗人梭伦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他是说“我越老越能学到更多新的知识”。梭伦晚年退休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经常吟咏“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名言。
后来,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在《梭伦传记》中引用了这句名言。十八世纪,启蒙家卢梭在晚年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以致这句名言流传至今。
今天体会“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时,学习是为了理想;中年时,学习是为了充实;老年时,学习则是一种意境,乐在其中。并认为,老年时不学习新东西,则是愚昧和衰老的标志。
在这里,我还要补充一句,学习也是健康和长寿的需要。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坚持学习并经常进行深度思考的人会健康长寿。我进入80后,要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思考和研究。当然,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我在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会放慢节奏。在学习和工作之余,还要丰富生活、享受生活。
补充:陈瑜教授在住院前,还一直在同社会各界联系,推进各项工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不曾停下奋斗的脚步。他的一生是勤劳付出的一生,是尽力发热发光的一生。他本性善良,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也为社会广大民众着想,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陈瑜教授提出的创新理论,虽然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需要合适的温度才能开花结果!但我们始终相信,他的努力终将会被实现的,终将会造福社会和人民大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