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队的性质看亮剑的错误
声明:本文的内容已经超出了工业党和毛左的界限,达到了毛粪的级别。如有不适,敬请原谅。
整体的思路:讨论近代中国军队之间的差异,看亮剑的错误。进入近代之后,在中国除了原来清政府的八旗和绿营外,中国的历史上出现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军队,湘军和淮军,北洋军队,国民党的党军,和共产党的军队。而这些军队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考虑中国近代的对于中国为什么对外战争老是失败的几个思考,分别是洋务运动的器不如人,戊戌变法的制度不如人。以及五四运动的思想落后说的道不如人。而对应的恰恰是这几个军队的差异。
太平天国的军队,传统的中国农民起义军。他的特点,以家族和地域为核心组织队伍,老婆孩子一起上,使用的武器大部分都是自己长使用的器具。菜刀,农具等。没有相应的制式武器。所以,这样的军队数量巨大,常常是数万,乃至数十万。但是战斗力很弱,在战争中往往一哄而上,战斗不利的时候,一哄而散。这样的军队在历史上有黄巾军,黄巢起义部队,李自成的部队。最近的是28年的湘南起义的部队,这个部队有几万人,但是战斗力却是最差的。
湘军和淮军。他的特点是贯彻了器不如人的思路,尤其淮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流行的制式武器,如火枪队还有北洋水师。但是他的管理上和训练上,还是使用中国传统冷兵器的管理和训练。在军队的精神内核上,还是将领的私人的部属。于是有庆字营等,带有私人字号的部队管理。他和传统的军队,在武器上已经取得了进步,但还是一个传统的兵随将转的军队。
北洋军阀,开始了制不如人的实践。他不光采取了先进的武器。而且开始在军队的编制和训练上,采取了当时先进的德式和日式的编制和训练,并把自己的将领放到国外留学,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管理经验。比如现在在中国历史研究圈很牛的保定军校,就是按日军的军校形式开办。还多都是日本的留学生来教授。并派员到日本留学。但是他内部的性质还是私人的军队,整个北洋军队都是袁少保的。他死后就分裂为不同的派系,开始军阀混战。最具有特色的他们内部关系,可以看冯玉祥和他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是他的主要大将。但是他对这十三太保,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很像中国传统的老子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但是历史已经发展到了讲究平等的阶段。所以,最后他手下的大将好多都叛变了他,对他是敬而远之。他的部队也是新军阀中最早被灭的。其他的如桂系,闫系,东北军都能起而复生,但是冯系在中原大战后,作为一个整体彻底消失了。
国民党的党军。他产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按照苏联的模式组织的军队。理论上,他可以成为一个党和国家的军队。但是一个中山舰事件开始走向了邪路。在理论上说,中山舰事件中。蒋只是一个军事将领,汪是对整个政治负责的人。但是蒋自己就敢发布军事管制的命令,这已经越权了,是个军事政变。但是他成功了,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军权大于了党权和政权。也就是党和政府是军事的附属。而这个军事力量不是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而是军事将领的力量。所以,不是整个军事力量来管理国家。而是军队里面最强的将领来管理国家,也就是军阀。所以有了张军长看在党国的面子上帮帮兄弟吧。
共产党的军事力量。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八一建军,但是我的观点是八一的时候只有了军队的骨架,他的思想起源于三湾改编,成熟于古田会议。只有古田会议后,并把古田会议的精神在全军推广后,才能彻底和过去的军队区分开。他的特点也是古田会议的主要特点。具体可以参考古田会议的决议。
而对亮剑中李云龙的部队,我不认为他是共产党的部队,和古田会议要求的差异,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1: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而到了李云龙的部队里他犯了错误,领导把他撤职了。但是他的部队竟然其他人都指挥不动。用张大彪的话,这只部队只认李云龙。听了这句话,我不知道政委和他们部队里面的党员怎么看。在这个军队的历史上刚开始的时候由于部队都是分散在不同地区起义的。所以,都认将领的,但是通过肃反,彻底把军权掌握在党的手里。举个案例,对毛的折腾。毛当时掌握党的最大一只部队。中央对他不放心,于是出现了派不同的人过来分他的权。从最早的刚到井冈山的时候。传来开除他的党籍。然后,他只有交出党权。然后古田会议前,把他选掉了。他就去养病。更狠的到了中央大规模的进入苏区,项英,周等把他的权力逐步收回。最后只给他一个象征意味的苏维埃主席的职位。他会在会议上为自己辩护。但是最后还是接受中央的安排。让干什么就干嘛。另一个例子是贺龙,贺龙靠自己的威望建立一个根据地。结果中央派出几个特派员。把他内部的将领杀干净,他只有忍住痛来执行党的决议。哪怕这个决议有问题。反向的离职张国焘,林彪即使做到了副统帅。当他想和中央对抗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跟他走。最近一个说这个话的是西北狼,号称一半的高级将领是他提拔的,现在他在监狱里面,外面他提拔的将领,没有一个敢像张大彪那样说话。
2:军队内部将就平等。前不久看一个贴子讲中国的军队和印度的军队在会晤的时候。看印度的军队摆谱。把中国军队的军官羡慕嫉妒恨。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军队。甚至早期的共产党的部队里面也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在八一起义后。贺老总当时还没有入党,党还没有在内部推行平等的时候,南进广东的时候他就是坐着滑杆轿子的。只是后来开始推行平等。就这样还有叶挺在新四军里面。吃小灶,穿皮衣,坐滑杆,摆弄相机等和这些新四军格格不入的行为。这也是造成了他在新四军里面被排挤的原因之一。而李云龙的内部很难说是平等。打骂士兵,欺负新兵。
3:纪律的团体和自由散漫的作风。李云龙这里自由散漫,缺被说成是他的个性。对于一个部队,第一要务是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而到李云龙这里,到看到无数违反纪律的行为。比如,他的几个经典战例,都充满着自由散漫的作风。比如很经典的伏击日军观察团。真是的历史是,部队去延安的途中,属于楼草打兔子性质的。而在亮剑里面,给李云龙的命令是保护总部的安全,他却带着一半的主力上外面打仗,自己的主要任务交给了政委。电视中给出的结果是政委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如果假设政委没有给总部挡住日军。副总指挥被日军消灭或者抓住了。那么,中国会用一个日军观察团来换副总指挥吗?这样为了自己的功劳,竟然不顾最高指挥机关的安全。这样的指挥官谁敢用。他最后也说了一句实话,如果不是政委用命,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他的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还有攻打平安县城,竟然提出来打县城,救嫂子的口号。这个口号很爽,但是提出这个口号的不会是一个军人,很可能是土匪,最好的也是一个侠客。没有一个军人敢拿自己士兵的命去下达这个命令的。他是个好哥们。但不会是一个好领导。
因此,如果细看的话。李云龙更想从水浒里面走出来的一个英雄。但他不会是军队的将领。
整体的思路:讨论近代中国军队之间的差异,看亮剑的错误。进入近代之后,在中国除了原来清政府的八旗和绿营外,中国的历史上出现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军队,湘军和淮军,北洋军队,国民党的党军,和共产党的军队。而这些军队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考虑中国近代的对于中国为什么对外战争老是失败的几个思考,分别是洋务运动的器不如人,戊戌变法的制度不如人。以及五四运动的思想落后说的道不如人。而对应的恰恰是这几个军队的差异。
太平天国的军队,传统的中国农民起义军。他的特点,以家族和地域为核心组织队伍,老婆孩子一起上,使用的武器大部分都是自己长使用的器具。菜刀,农具等。没有相应的制式武器。所以,这样的军队数量巨大,常常是数万,乃至数十万。但是战斗力很弱,在战争中往往一哄而上,战斗不利的时候,一哄而散。这样的军队在历史上有黄巾军,黄巢起义部队,李自成的部队。最近的是28年的湘南起义的部队,这个部队有几万人,但是战斗力却是最差的。
湘军和淮军。他的特点是贯彻了器不如人的思路,尤其淮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流行的制式武器,如火枪队还有北洋水师。但是他的管理上和训练上,还是使用中国传统冷兵器的管理和训练。在军队的精神内核上,还是将领的私人的部属。于是有庆字营等,带有私人字号的部队管理。他和传统的军队,在武器上已经取得了进步,但还是一个传统的兵随将转的军队。
北洋军阀,开始了制不如人的实践。他不光采取了先进的武器。而且开始在军队的编制和训练上,采取了当时先进的德式和日式的编制和训练,并把自己的将领放到国外留学,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管理经验。比如现在在中国历史研究圈很牛的保定军校,就是按日军的军校形式开办。还多都是日本的留学生来教授。并派员到日本留学。但是他内部的性质还是私人的军队,整个北洋军队都是袁少保的。他死后就分裂为不同的派系,开始军阀混战。最具有特色的他们内部关系,可以看冯玉祥和他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是他的主要大将。但是他对这十三太保,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很像中国传统的老子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但是历史已经发展到了讲究平等的阶段。所以,最后他手下的大将好多都叛变了他,对他是敬而远之。他的部队也是新军阀中最早被灭的。其他的如桂系,闫系,东北军都能起而复生,但是冯系在中原大战后,作为一个整体彻底消失了。
国民党的党军。他产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按照苏联的模式组织的军队。理论上,他可以成为一个党和国家的军队。但是一个中山舰事件开始走向了邪路。在理论上说,中山舰事件中。蒋只是一个军事将领,汪是对整个政治负责的人。但是蒋自己就敢发布军事管制的命令,这已经越权了,是个军事政变。但是他成功了,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军权大于了党权和政权。也就是党和政府是军事的附属。而这个军事力量不是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而是军事将领的力量。所以,不是整个军事力量来管理国家。而是军队里面最强的将领来管理国家,也就是军阀。所以有了张军长看在党国的面子上帮帮兄弟吧。
共产党的军事力量。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八一建军,但是我的观点是八一的时候只有了军队的骨架,他的思想起源于三湾改编,成熟于古田会议。只有古田会议后,并把古田会议的精神在全军推广后,才能彻底和过去的军队区分开。他的特点也是古田会议的主要特点。具体可以参考古田会议的决议。
而对亮剑中李云龙的部队,我不认为他是共产党的部队,和古田会议要求的差异,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1: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而到了李云龙的部队里他犯了错误,领导把他撤职了。但是他的部队竟然其他人都指挥不动。用张大彪的话,这只部队只认李云龙。听了这句话,我不知道政委和他们部队里面的党员怎么看。在这个军队的历史上刚开始的时候由于部队都是分散在不同地区起义的。所以,都认将领的,但是通过肃反,彻底把军权掌握在党的手里。举个案例,对毛的折腾。毛当时掌握党的最大一只部队。中央对他不放心,于是出现了派不同的人过来分他的权。从最早的刚到井冈山的时候。传来开除他的党籍。然后,他只有交出党权。然后古田会议前,把他选掉了。他就去养病。更狠的到了中央大规模的进入苏区,项英,周等把他的权力逐步收回。最后只给他一个象征意味的苏维埃主席的职位。他会在会议上为自己辩护。但是最后还是接受中央的安排。让干什么就干嘛。另一个例子是贺龙,贺龙靠自己的威望建立一个根据地。结果中央派出几个特派员。把他内部的将领杀干净,他只有忍住痛来执行党的决议。哪怕这个决议有问题。反向的离职张国焘,林彪即使做到了副统帅。当他想和中央对抗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跟他走。最近一个说这个话的是西北狼,号称一半的高级将领是他提拔的,现在他在监狱里面,外面他提拔的将领,没有一个敢像张大彪那样说话。
2:军队内部将就平等。前不久看一个贴子讲中国的军队和印度的军队在会晤的时候。看印度的军队摆谱。把中国军队的军官羡慕嫉妒恨。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军队。甚至早期的共产党的部队里面也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在八一起义后。贺老总当时还没有入党,党还没有在内部推行平等的时候,南进广东的时候他就是坐着滑杆轿子的。只是后来开始推行平等。就这样还有叶挺在新四军里面。吃小灶,穿皮衣,坐滑杆,摆弄相机等和这些新四军格格不入的行为。这也是造成了他在新四军里面被排挤的原因之一。而李云龙的内部很难说是平等。打骂士兵,欺负新兵。
3:纪律的团体和自由散漫的作风。李云龙这里自由散漫,缺被说成是他的个性。对于一个部队,第一要务是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而到李云龙这里,到看到无数违反纪律的行为。比如,他的几个经典战例,都充满着自由散漫的作风。比如很经典的伏击日军观察团。真是的历史是,部队去延安的途中,属于楼草打兔子性质的。而在亮剑里面,给李云龙的命令是保护总部的安全,他却带着一半的主力上外面打仗,自己的主要任务交给了政委。电视中给出的结果是政委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如果假设政委没有给总部挡住日军。副总指挥被日军消灭或者抓住了。那么,中国会用一个日军观察团来换副总指挥吗?这样为了自己的功劳,竟然不顾最高指挥机关的安全。这样的指挥官谁敢用。他最后也说了一句实话,如果不是政委用命,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他的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还有攻打平安县城,竟然提出来打县城,救嫂子的口号。这个口号很爽,但是提出这个口号的不会是一个军人,很可能是土匪,最好的也是一个侠客。没有一个军人敢拿自己士兵的命去下达这个命令的。他是个好哥们。但不会是一个好领导。
因此,如果细看的话。李云龙更想从水浒里面走出来的一个英雄。但他不会是军队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