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杨能跟东契奇争一争最佳新秀么?
记得赛季开始前,我写了一篇新秀的文章,内容涉及本赛季5名高位新秀,分别是艾顿、巴格利、东契奇、小贾仑杰克逊和特雷杨,当时我的预期是:
艾顿的防守麻烦在新秀赛季会很明显,低位打法在今天的NBA也有点落伍,可能需要不少时间适应NBA。结果艾顿的防守问题跟预期的差不多,但艾顿的进攻适应速度挺快,除了因为他的低位技术相当扎实,艾顿挡拆打的也比预期的更好,也能说明在NBA环境下,掩护质量可能远没有终结技术重要。艾顿最终没能留在最佳新秀的讨论范围属于正常,中锋不能在防守端快速拿出表现的话,进攻跟其他位置比劣势大,跟预期的情况也差不多;
当初对巴格利的期待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定位问题,作为四号位远投不够好,作为五号位臂展和防守技术有点尴尬,他需要的适应时间肯定是最长的。结果也是如此,巴格利赛季前期持球简直辣眼睛,防守也的确不行,适应一段时间后失误的确少了,运动天赋绝对肉眼可见那种的爆炸,他未来要做的是尽早把防守或者三分球之一提升到更高的档次,便于国王为他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小贾仑杰克逊是我休假期期待相对更高的一位——主要因为他的技术特点更配角化,便于快速进入角色。结果杰克逊兑现了防守,三分球还凑合,主攻打的竟然超出预期,可惜受伤就没人注意了。
重点要说的当然是东契奇和特雷杨。
休假期我对东契奇的担心,主要在持球投能力到底能达到什么水平。东契奇作为错位优势不够明显,身体素质不够爆炸的技术流(现在看,出色的力量和协调性作为身体素质的一部分被低估了),开发进攻上限很大程度取决于持球投表现,东契奇赛季前半期差不多是联盟持球投顶级表现,后半赛季状态下行后,现在持球投效率每回合0.873分,超过59%的球员,以他的持球投频率而言,这个水准依然不错,特别是招牌的、大量使用的后撤步三分球还有35.4%的命中率。东契奇把这部分能力兑现后,大体上可以让人消除选秀前对他的担心,现在东契奇是这样的配置:
他有持球投手感作为大量消化球权的手段,这是东契奇成为高产主攻手的前提;
东契奇有令人惊艳的侵略性,碰瓷技巧强过NBA99%的老油条,这又帮东契奇有了效率下限保证,也能提升未来东契奇的效率稳定性——但他要把罚球命中率提高一些;
东契奇有极为牛逼的对抗能力和不错的近筐终结手段,这让他在爆发力并不出众的情况下,可以打出不错的突破表现,低位能力更是不在话下;
在成为球队绝对核心持球手后,东契奇开始送出更多助攻,从12月开始,东契奇每36分钟助攻分别是7.1,7.2,8.0和6.8(4月份到现在只打了一场比赛),有能力传高难度的球,但失误偏多。
大体上,可以认为东契奇把现代化主攻手需要的配置攒的差不多了,后面要做的就是在各个方面把技术更加精细化的打磨,以及提升评价并不算太高的防守。虽然东契奇3月份的整体表现不太好,但有一个情况是,他在三分的回合占有率高达34%,这是一个联盟最顶级主攻手才能承担的球权水平,对于东契奇来说,担子有点重了——瑕不掩瑜,我依然认为东契奇完成了一个新秀球员的伟大赛季。
问题就是,特雷杨有可能与东契奇共享最佳新秀荣誉么?
我在休假期对特雷杨的期待相当高,当时也非常少见的用极为肯定的语气认定,特雷杨在进攻端绝对水不了,不过他赛季前期的表现不好,中期评奖的文章里,我还对特雷杨略微有点失望,好在他后半赛程的强势提升兑现了相当一部分入行前的期待——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特雷杨的传球。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这里问一个问题——
带动队友方面,东契奇和特雷杨谁更强?
这个话题放在去年休假期,我猜多半球迷会选东契奇——东契奇这方面名气很大,而特雷杨当时的标签是库里式的超远三分球。就算放在现在,你问一些球迷,他们还是告诉你,东契奇大局观更好,特雷杨喜欢浪投。但实际情况就是,特雷杨在大学时期就是超级得分手+超级传球手于一身的存在,作为超级挡拆手,他拥有的超强传球手法让我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个新秀,特雷杨也的确在回合占有率比东契奇更低的情况下,交出了更多的助攻,有更好的助失比,这时候你要怎么评价两个人的团队属性呢?
这里就有一个今天的NBA跟过去完全不同的观念——今天的持球手绝大部分就是主攻手本身,这跟过去那些给中锋、得分后卫上球的控卫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东契奇和特雷杨都是这样的球员,或者说,今天你看到的联盟顶级外线球星大部分都是这个路子——老式的纯组织型持球手,在今天的NBA存在明显上限,这已经不是需要争论的话题,而是实践检验后终形成的真实结论。
那么,对于主攻手而言,他们需要消化匹配战术定位的球权,就需要出手大量跳投——特雷杨的持球投三分一度投得天马行空不假,但只有你投,你在挡拆中才有足够多的变化逼迫对手做出选择和判断,只是特雷杨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把准星提升到足够高效的水准。
说来有趣——东契奇现在每36分钟出手8次三分,特雷杨6.9次,两个人三分命中率几乎是一样的...
就像东契奇三分不足够准,我依然认为他的投篮不错那样,我也相信特雷杨是个合格的投手,他的铁更多是因为投篮难度大。相对难度更低的接球投,特雷杨的效率超过了67%的球员,定点效率超过90%的球员,当然,这些样本都不够大,但特雷杨不错的罚球手感也能说明此人的投篮功底不差。
特雷杨也有希望成为下一代抛投大师——他本赛季出手的抛投比康利还多,每回合1分的抛投效率相当厉害,跟哈登旗鼓相当。抛投对于特雷杨有重要意义——他太矮了,这个身高的后卫必须有提前终结的手段保证突破后不至于把回合打死,也可以利用抛投伪装送出更多空接,特雷杨掌握了这招的价值,不亚于掌握了持球投技术。
说起来真的很有意思——你会发现特雷杨的比赛气质跟东契奇完全不同,但数据分布却很接近。除了两个人持球投表现接近,都擅于近筐的抛投技术,都有良好的传球能力之外,两人投篮分布也接近,也都很会造犯规——杨突破非常多,博取罚球也很有一套。
结果就是,这两个人在进攻端真的很接近,ORPM旗鼓相当,他们在进攻端各自的优势是:
东契奇毕竟更高,就算特雷杨篮下终结手法很棒,身高最终限制了他的篮下命中率,这方面东契奇有62%,特雷杨是53%,当然,特雷杨极快的速度可以比东契奇杀到篮下稍微多一些。在都会找哨的情况下,东契奇更会一些——我已经想不出几个球员这方面比东契奇更厉害,这孩子太精了——他每36分钟罚球比特雷杨多1.7个,不过他罚球命中率比特雷杨低了10个百分点以上。这些因素结合后,东契奇最终的真实命中率比特雷杨略高一点点,前者是54.5%,后者53.9%,东契奇近几个月过重的球权负担,也让他比特雷杨回合占有率高了2.1个百分点——简单说,东契奇是个人主攻任务略重一些,效率稍微好看一点点的主攻手;
而特雷杨是更好的带动者,他每36分钟9.4个助攻胜过东契奇的6.6个,这个差距好像比预期的大。
好吧,那特雷杨到底能不能跟东契奇共享最佳新秀呢?
这要看你的篮球观——如果你认为,两个新秀主攻手,我们关注的更多应该是他们进攻端的表现,那么特雷杨不比东契奇差,更接近赛季末期的表现也能加深人们的印象,这种情况下,两个人都是最佳新秀。
但防守是不是真的完全不考虑,可能又因人而异——东契奇防守不好,特雷杨则实在太拖防守,东契奇可以做到防守有亮点,特雷杨偶有亮点都够呛,而且你会担心未来特雷杨的防守上限。如果你问我谁是更好的球员,那么现在这个时间点,依然是东契奇,而且要好不少。
这是个有意思的辩题——当你的强项强不过对手的强项时,用你的弱项碾压对手的弱项,这听起来有点黑色幽默,但这会真实的反映到比赛结果上。
所以,最佳新秀,我还是认为只属于东契奇,即使特雷杨我也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