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分配偏资才是“孔乙己”问题的核心因素
近年以来,以年轻人为代表的劳动者陷入了严重内卷,这与近期热议的“孔乙己”话题是一个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一次分配中劳动份额过少(即使高学历毕业生也难以获得基本体面生活所需的收入)!同时也是消费低迷、增长乏力的主要根源。
以2022年为例,121万亿gdp一次分配,劳动者、政府和资本三方分配占比分别为:
①全国工资总额25.29万亿元,GDP占比20.90%,这与1983占比56.5%已严重萎缩63.0%,与2005占比36.7%相比也降低过半。②税收总额16.66万亿,占比13.77%(卖地、国企产权交易、划拨国企利润和国有资本入社保等近四万亿没算入政府一次分配收入),比2010年占比也严重下降(当年GDP41.21万亿税收7.7万亿,占比18.69%。③剩下的自然是资本所得,84.05万亿,占比65.4%,已高得离谱。
从这种最基础数据上看,劳动所得份额实在太小了。国家间横向对比也已严重低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第三世界穷国)。以至于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硕博毕业生们仅仅是想过个体面的生活(即“穿着孔乙己的长衫”)都如同奢望。如此下去,内需、内循环和消费等不可能真正提振,长期看经济持续增长会愈加困难,更不要说出现社会面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