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反对加班,但是很多加班是没有收益的

【本文来自《我支持加班,给了加班费给了高工资,企业有需要时要加班,就是奋斗者的一部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人民不反对加班,但是很多加班是没有收益的。

一些流水线一天12小时以上。

8小时是正常工作,多出来的4小时,相当于2天要干三天的活。

工厂计算工资的方法是不会亏本的,你20天干30天的活,就拿30天工资。

 (然而你大概率根本拿不到30天工资,因为各种克扣),相当于流水工厂资本是几头吃。

1吃补贴(地方需要工厂扶持经济,需要补贴劳动密集型工厂进入。但是996意味着,当地人干不了多久就得跑路,有钱(房子,学区,干嘛不去福利好的地方?一二线,三四线,在当地只会恶性循环)也不可能在当地消费),这样的经济当地会人口流失严重,所以流水工厂大都联合当地去学校招合同工,因为当地人不在进入(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人口流失,当地经济急剧恶化,因为消费不在本地,但是工厂地方需要补贴,所以肥了少数人,当地的寻租,和工厂合流)。

2榨取劳动剩余(低端工厂,生产线需求的只是几台搭载的设备(进口),之后压低成本,和当地一起吃回扣补贴,反正一方提供人,一方提供补贴)

3破坏当地职业市场,原本一个岗位(如:电工8000多)

但是这些岗位纷纷外包,自己拿几千,外包几千给别人(你怎么压榨工时不管),这就是典型的员工变老板(外包团队),老板变股东(谁对这套体系有利支持谁),股东在推举盟主(最大的得利者)

 这种体系没什么值得称道的,罗马就是这样灭亡的,打仗外邦外包,拉一派打一派,欧美人一旦有了权势就会和当地人切割,加入股东联盟。不过玩到最后,利益固化形成几派打的头破血流,东西罗马分治。

 这种模式是不断压榨罗马公民权利的,最后成为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

其实很多经济学家都指出,制造业的第一次收益分配要讲公平和效率,而不是只讲效率。

只讲效率就会变成不断外包,压榨成本,最后形成庞大的利益捆绑(这种制造业是没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美国还真不少,火车,网络,道路,各种基建,谁查谁死)

而如果第一次分配讲究公平,就是什么职业什么价格,你唯一能赚钱的就是提高技术。

而工厂因为员工价格锁死,当地也不能插手,所以你只能提高技术(设备),这样上下提高技术,才有可能产业转型,而不是弄几台生产线吃低保(外包,各种台办,外办),而不去研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