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孝顺?其实就两个字,可惜很多人都不懂!
古语有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人这一生,亏欠最多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含辛茹苦地将儿女养大,孩子就是他们的血,是他们的肉,是融到他们骨头里的牵挂。
所以,孝顺父母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可是,到底要如何孝顺父母呢?
《论语》有言:“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如果仅仅是供养父母饭菜,那就和养马没有区别了,我们要注重“尊敬”二字。
尊敬父母,包容父母,就是最顶级的孝顺。
01
尊重父母的生活圈子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儿女到城市打拼、安家,陆陆续续的把父母带到城里去,甚至是异国他乡。
很多人觉得,把父母带到城里享福,能看看外面的世界,还能和儿女在一起,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这种情况,很容易打乱父母的生活圈子。
一位70后的朋友讲了她自己的故事:
她出生在农村,做了很多农活,因此对农村有一种“厌恶感”,觉得太累了。并且,这些年,在城里住习惯了,回到农村,显得格格不入,连怎么用锄头,都不顺手了。
然而父母的人生,却恰好相反。
他们大半辈子在农村,忽然住进城里,到处都很陌生。
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新鲜,可是当新鲜感过去了,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了,显得无所事事。
父母这代人,总是闲不住的,又不喜欢跳广场舞、遛狗。
于是,他们便到小区里寻找一片土,种一点菜,本来是好意,却引起了物业和邻居的不满;上街捡垃圾,放在家里,总是感觉不卫生,儿女会嫌弃。
看着茫茫人海,父母却找不到一张熟悉的脸,非常无趣。
毕竟,他们希望,有七大姑八大姨在一起拉家常,吵几句也行。那块土地,那栋老房子,他们一万个放不下。
父母和儿女天天大眼瞪小眼,矛盾也不少,谁都不愉快。
如果父母可以走动,有自己的生活圈,那就尊重他们的意愿,毕竟过的快乐更重要。
02
包容不完美的父母
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孝敬父母什么最难?色难!”
孝顺父母最难的是包容父母,不给父母脸色看。
而最好的孝就是包容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让父母心情舒畅。
马东在《奇葩说》里曾谈及其母亲。
他说,自己的母亲没事干的时候就喜欢看电视购物。
有一次,看着看着,就被主持人给说动心了。
一款全鳄鱼皮最新款包包,原价19800元,优惠价930元。
妈妈觉得捡了一个大便宜,非常高兴,当下就打电话订购了包包。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完全就是商家营销的手段,至于节日限定款,那更是吸引人的广告词。
但马东并没有当着妈妈的面拆穿这个谎言,而是夸奖母亲:“眼光真好,买到好东西了。”
一句话让老人家笑不拢嘴。
只要父母开心,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就顺着他们好了,包容理解他们,不和他们争对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
当父母面对智能手机、新潮家电手足无措时,我们不要对他们摆脸色。
当父母非要重口味、又不太讲卫生时,我们不要嫌弃他们。
当父母没有人脉给我们好工作,没有资金为我们创业时,我们不要苛求他们。
他们年老了,行动不便了,观念落后了,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的正是子女伸出援手的时候,请多些理解,多些包容。
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渐渐变老。这辈子,我们欠父母最多。请包容年迈的父母,就像儿时他们包容你。
03
百善孝为先,行孝要及时
《韩诗外传》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时间一去不返,一切不能重来。
年少的时候,在外面求学;长大了以后,又忙于工作;结婚了,又忙着家庭。
我们总是在忙,忙到没时间陪陪他们。
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我们这一生,到底还能陪父母多久?
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
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
64天,就是我们以为的来日方长。
有个退伍的老军人,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去北京,去和天安门合个影。
儿子听后告诉父亲,觉得很简单,说改天一定带他去!
结果,因为工作忙,慢慢就忘了。
直到父亲去世,也未能实现这个心愿。
儿子捶胸顿足,悔恨不已,悲叹无论多少钱,也再也买不回已经失去的东西。
人们总是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趁父母还健在,常回家看看,和父母一起做做饭、唠唠嗑。
世上没有后悔药,趁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老舍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父母对孩子来说,或许就像风筝的线,老树的根,游艇的船舵,一直都在成全。
他们一直在竭力爱着孩子,孩子却常常忘记父母只是普通人。
身为儿女,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父母,包容父母!
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终老。
愿余生,我们和父母温馨相处,家中闲坐,灯火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