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麦克马洪线”与“西姆拉会议”

所谓“麦克马洪线”与“西姆拉会议”摘自本人所著流传很不广的《“红河谷”的前前后后》

       辛亥革命后,在西藏的清政府势力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在一系列的事件后,被扫地出门。十三世达赖虽然驱逐汉人出藏,但并不想彻底切断与内地的联系,可能是想模仿唐朝那样维持某种松散的关系,所以派人格外保护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但是只想享受和内地关系的好处而不承担义务,未免太一厢情愿。

       袁世凯试图接续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军事存在,因英军重兵威胁而没有成功。这样,中英藏关系面临调整,麦克马洪粉墨登场,在印度城市西姆拉召开会议。此人擅长阴谋诡计,如果摆摊的话一定能把最烂的水果卖出最好的价格,搞外交真是可惜了人才。除了著名的“麦克马洪线”外,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把普什图族一分为二的“杜兰线”也出自他的手笔,可谓亚洲灾星。

       西姆拉会议一开始就注定是一次不靠谱的会议。与会三方各怀鬼胎,英国希望让西藏半独立、变成变相殖民地,并把所谓“中藏边界”向内地方向推,以此换取藏南的一块地盘。西藏希望加强自己的自治地位,如果能向东抢得地盘也可以在南边做点牺牲。袁世凯有求于洋人,不得不应付一下。西藏作为地方政府本来没有与会的资格,袁世凯同意西藏代表与会,本身就是一种重大让步或者说是卖国行为。

       会议还没开始,英方就对中方与会人选横加干涉。吃柿子专捡软的捏,张荫棠这样又臭又硬的家伙是绝对不行的,英国人选择了资历较浅的“英国人民的老朋友”陈贻范。由于其余两人都是面瓜,麦克马洪在西姆拉几乎全面控制了会议,威逼利诱,花招频出。没有斗争经验的陈贻范冷汗连连,精神几近崩溃。不管怎么说,陈贻范还是死扛了几个月,到1914年春天,终于就范,草签了条约。但袁世凯不傻,卖国也不能卖不出价钱,另外袁也有底线,不是什么都卖的,有些东西在地方军阀手里无法卖。北京政府严令陈贻范不得正式签字。草签本来就不作数,而草签后麦克马洪还出老千做过改动,就更是废纸一张。由于没有正式签字,西姆拉条约版本很乱,陈贻范草签的、西藏代表夏扎草签的、拿给俄国人看的,全不一样。

       麦克马洪还想继续施加压力,欧洲那边出事了。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宣布:第一次世界大战,现在开幕!西姆拉这点屁事已经上不得桌子,英国政府撤回了对西姆拉会议的最重要的支持,明确指示不得与西藏单独签约。麦克马洪大骂英国政府坏了他的好事,以致功亏一篑。

       不过,麦克马洪的皮包也并非空空如也,他和西藏代表夏札私下换文,确定了“拆南墙补东墙”的交易,就是提供武器,帮助西藏从青海和西康军阀那里抢得地盘,然后以藏南一块地盘犒赏英国。其实,西藏某种程度脱离中国,本身就是对英属印度大大的好事,是历来梦寐以求的“缓冲国”,还想再切块肉下来,未免太贪。

从藏南切下那块地盘的线,就是著名的麦克马洪线。在西姆拉,此线在一张简陋的地图上标出,非常粗糙。由于实地勘察的官员疏忽,有几段用尺子比着直接划一条直线了事,后来的印度政府发现需要“修正”,而且毫无悬念的一律向北“修正”,致使印军在郎久、兼则马尼、塔马墩等地越过麦克马洪线,把“侵略”的帽子结结实实戴在自己头上,这是后话。

西藏政界也对如此“丧权辱藏”的换文不予认同,夏札因此失宠。因为后来对青海和西康的战争始胜而终败,交易自然失效,英属印度对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基本没有占领。

       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形势已经非常清楚:没有人敢于在“卖国条约”上签字,即使袁世凯曾经可以接受的条件,这时也不行了。英国人“挽救”西姆拉条约的努力就此终结。1921年,西姆拉会议这局牌正式宣告黄庄,英国政府转而一心支持“武装西藏”的政策。

1929年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并未收录西姆拉条约,只是泛泛提到几句,基本符合事实。1938年前后,英印“前进政策”派为配合夺取西藏地盘的企图,印制了假的《艾奇逊条约集》,而出版日期和当年的一样。假书换回真书,然后烧掉。结果漏掉两本没烧,被有良心的印度学者和英国外交官揭露,因此穿帮。

当然,假书里也不会公然造谣说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英国人不愧为老牌骗子,漫不经心的把中国说成好像凑热闹的,三方会谈中国不签那另外两人签了也算数,全然不顾1914年7月初英国政府明确指示不支持与西藏单独缔约。另外,所谓“印藏边界”自始至终根本不是西姆拉会议正式讨论内容,是英藏双方偷偷摸摸私下搞的,竟被写进假书。

伪版《艾奇逊条约集》是为了欺骗世人、吃相好看一些而做的装修工作。西藏地方政府当然非常清楚,即使按他们私下的换文,这也是一场“拆南墙补东墙”的交易,而东墙没立起来,交易自然失效。在西藏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对下,占地盘的企图基本没有成功,徒然留下一本假书。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政府成为唯一上了假书的当被坑的人。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