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新海诚

2016年,新海诚第一次来北京宣传时曾经提到:“我没想到我在中国竟然有这么多粉丝。”那年,他来宣传的电影是《你的名字。》。

这部电影一举让新海诚的名字从二次元圈内走向圈外——《你的名字。》在中国收获了5.75亿票房,豆瓣有超过136万人打出了8.5的高分。

500

7年之后,他带着新片《铃芽之旅》再次来到中国,电影还没上映,就因为分享工作餐而在国内社交平台火了一把。

《铃芽之旅》是新海诚“灾难三部曲”的终章,电影的点映和预售总票房,在映前一天就突破了一亿。3月25日上映后,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铃芽之旅》首日票房达到了9454.2万元,突破了《你的名字。》的首日票房记录,成为国内日本电影的首映日票房冠军。豆瓣有5万人给出了7.7的评分,低于《你的名字。》,但好于《天气之子》。

新海诚早已不再小众,他笔下那些唯美的青春情怀、未曾完满的遗憾,也有了能够承载百亿票房、在日本影史留名的价值。

但时至今日,他讲的仍然是给同一群少年少女的、似曾相识的故事。

爱画风景的少年

《你的名字。》上映前期,日本长野县历史长达百年的建筑公司新津组,突然在官网上介绍这部动画,并在导演新海诚的名字后面特意加了个标注,“我们社长的儿子”。

500

新海诚本名新津诚,出生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的长野县,父亲是企业家,母亲钟情于艺术,画作曾经入选过长野县的美术展。新海诚曾经数次表达过对村上春树的喜爱,而他所读的第一本村上作品《挪威的森林》,就来源于母亲的书架。他还十分钟爱科幻小说,小学时几乎扫遍了学校图书馆里的所有科幻小说,多年以后还会在推特上催更《三体》的日文翻译版。

新海诚作品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蓝天白云、火车铁道、黄昏时刻的夕阳——他在画面的描绘上极尽唯美,几乎每一帧都可以截作壁纸。他的电影里大多数景色都有现实依据可循,《你的名字。》中那片广阔的系守湖,原型就是长野县的知名景点诹访湖。

少年新海诚骑着单车回家时路过的风景,成为了之后数次出现在动画里的、那些令人惊艳的景色雏形。他曾提到过对风景描绘的偏爱,“在青春期最痛苦的时期,我被美丽的风景所拯救,受到了鼓舞,所以,如果能把这种感觉融入到电影中,我的心情会一直如一。”

《你的名字。》里泷和三叶在系守湖聚首,背景是灿烂盛大的夕阳,这种大面积的景色片段,几乎都源自于他的童年记忆,“来到东京以后,我常会因为不再发出炫目光芒的夕阳而产生违和感,人们说我的作品爱用极端强烈的色彩来描绘夕阳,这其实是我在少年时代看到的风景残留下的影像。”

500

另一方面,优渥的家境确实为新海诚的“动画之路”做出了一定的铺垫: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小学四年级的新海诚在宣传单上看到了电脑,拿回家告诉父亲,自己想要这个“玩具”。

那台电脑的售价是70万日元,对于80年代的任何家庭来说,几乎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新海诚的父亲承诺,下次考试全班第一就给他买一台电脑,结果一向对功课并不太感兴趣的新海诚真的拿了第一名。父亲信守承诺,为他买回了那台公司都没有的电脑。“现在想想也就是因为买了那台电脑,他才会在后来走上进入游戏公司学习动画制作这条路吧。”新海诚的父亲在采访里说。

家庭环境的开明,在新海诚又一次命运的转折点发挥了作用。

1991年,新海诚考上日本中央大学的文学部日本文学系,等到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父亲安排他进入朋友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但新海诚只是短暂地去过一阵,就打电话给父亲,表示自己有“不得不在年轻时做的工作”,拒绝了父亲的安排。

他的选择是日本知名游戏厂商Falcom。没能进入开发部门工作的新海诚,只能去负责宣传、美术的小组。也正是在Falcom,新海诚学习到了对日后动画制作有巨大影响的CG技术,也遇见了未来的音乐制作人搭档天门。

在这一阶段,新海诚开始尝试制作动画,最早是黑白动画短片,2000年时他独立创作的5分钟黑白动画《她和她的猫》问世,拿下了第12回CG动画竞赛大奖赛。同时,Falcom开始着手重点开发游戏《双星物语》,新海诚感到难以兼顾,便辞去了Falcom的工作。

500

让他辞去工作、全心投入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动画《星之声》。Falcom的工作经历为新海诚3D技术的精进埋下伏笔,《星之声》虽然只有25分钟,但导演、画面绘制、剪辑等工作全部由他独立完成,也因此震惊业界。

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他的作品,在《你的名字。》之前,毫无疑问是“想让人炸电车”的《秒速五厘米》。

有56万人在豆瓣给这部电影打出了8.3分,“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钟5厘米”,成为了那个时代常见的QQ签名。

500

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几乎都在肯定新海诚对画面的极致追求,只是对于故事的好坏,观众的评价却相当两级:看《秒速五厘米》到落泪的网友,认可这种对青涩青春的细腻描摹;没被电影打动的那部分观众,认为剧情平淡且矫揉造作,可能要拖动进度条两倍速观看。

这几乎成为日后新海诚每一部电影的通用评价——直到《你的名字。》横空出世。

走向百亿的商业导演

2011年,《追逐繁星的孩子》上映。比起新海诚之前的作品,《追逐繁星的孩子》的故事脱离了少男少女单纯的青春心事,开始向更宏大的主题拓展。

但这部在新海诚作品中都算风格独特的动画,并不能算是成功的“突破之作”——它的票房成绩并不理想,又因为人设和主题的相似性,被部分影迷视作对宫崎骏的戏仿和挑战。

这次尝试的失利让新海诚修改了方向,下一部电影《言叶之庭》又再次回到他所擅长的青春期恋爱心事,熟悉的唯美画面和氛围渲染,电影口碑有显著提升,票房也达到了1亿5000万日元。

500

下一部作品便是《你的名字。》。新海诚把世界惊天动地的变化和青春恋爱故事做了恰到好处的融合,甚至一直让观众胃疼的遗憾结尾也有了完满的终局,挑剔的网友们终于松口:“这部片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有好剧本的诚哥有多可怕。”

吉卜力动画和宫崎骏的名字如同笼罩在日本动画电影业界的一座高山,而《你的名字。》是除宫崎骏作品外,第一部突破百亿日元票房的动画电影。它的海外成绩同样瞩目,电影发行到全球125个国家,在被《鬼灭之刃》的剧场版打破记录之前,《你的名字。》是日本电影史上票房收益最高的电影。

虽然执导的动画电影唯美梦幻、感情细腻,也是独立动画制作人出身,但新海诚本人对身份定位却相当明确——他是一个商业动画导演。

新海诚在近期的采访中说:“我拥有1000多人的团队,电影也都是几亿的票房,我并不是做一个艺术片、文艺片,也不是说想要自我展现。那肯定我要看市场,要看市场想要做什么,市场喜欢什么,在这个当中就是观众想要看什么。观察观众想要看什么,就是我自己的工作。”

对于新海诚来说,进行自我表达和制作商业片并不矛盾。他需要去做的,似乎只有在一部一部的作品中,努力找到平衡,并“尽可能做到最好”。

这种“努力”在他电影中逐步增加的商业化元素中找到注脚:商业化的动画制作过程非常精细,《天气之子》有1700个镜头,而每个镜头几乎都要开一个小时的会去讨论完成。他甚至没有“艺术家”们常见的拖延症,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至少需要两年,他和团队会做出每天的计划,按照计划工作。

除了讲好故事以外,新海诚将他所擅长的短期情绪渲染进一步精确为情绪曲线。《你的名字。》中RADWIMPS的插曲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而新海诚在最开始就想到,会把四首歌曲响起的瞬间,恰好安置在电影情节的每一个高潮。

500

人物的设计也会在初创阶段走向更讨大众喜欢的方向。《你的名字。》在剧本创作阶段,就反复和东宝株式会社的团队开会,原本女主三叶会有个憧憬的前辈,只是在和男主交换身体的过程中慢慢“移情”,但剧本会上有人提出这一设定会被观众讨厌,所以“有憧憬的前辈”的主人公就变成了男主泷。本次《铃芽之旅》中,男主附身的儿童椅形象,就是新海诚认为电影主题是自然灾害,但商业电影需要去娱乐观众,所以需要给沉重的主题中增添一个可爱明快的元素。

时代选中的新海诚

自从新海诚达成百亿票房成就、打破宫崎骏留下的记录之后,“新海诚是不是宫崎骏的接班人”成为了流传已久的口水战话题。

毒眸无意在此处做出判断,但从新海诚以往的作品中,确实能够看出为什么是他被时代“选中”的端倪。

一则有趣的数据是,猫眼专业版显示,《铃芽之旅》的想看用户画像中男性占比达到52.8%,30岁以下用户有足足77.5%,其中20岁以下占比最高。这在电影的用户画像中尤为少见——即使是科幻片《流浪地球2》,男性用户画像占比也仅有45.9%,低于女性用户;《熊出没》最新一步电影的用户画像中,20岁以下用户占比23.3%,也低于《铃芽之旅》(35%)。

500

新海诚已经给出过这种现象背后的答案:比起宫崎骏老少皆宜的动画电影,他的受众定位更接近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观众。他曾经提到,喜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虽然有的导演不喜欢重复做相同的事,但我会毫不犹豫地做我擅长的东西”。

这让新海诚的动画电影更接近于“类型片”的定义。他始终在讲略有些中二的恋爱故事,观众看到新海诚的“招牌”,就能知道自己将看到的是一部画面精美的日式爱情片,走进电影院看到的内容和预期高度相符,基本不会遭到“营销欺诈”。

另一方面,新海诚的作品虽然也有宏大的“拯救世界”命题,但落到最终的,似乎永远是回到平凡现实的生活。

他在《你的名字。》宣传时提到,在游戏公司工作时,他所制作的是剑与魔法的世界,但有更强烈的欲望去描绘现实的世界,最终离开了Falcom。

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让他故事的主角变成了那些行走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追逐繁星的孩子》的明日菜最终踏上了回家的路,《你的名字。》泷和三叶忘记了拯救小镇的经历,《铃芽之旅》里岩户铃芽完成了关上一扇扇门的“长途旅行”之后,又回归了原本的生活。

500

同时,新海诚敏锐的嗅觉总会察觉到暗流下的社会情绪,在影片中流露出对社会焦虑的治愈。而聚焦在“普通人”身上的关注,能够更好地让观众得以共情。

所谓的“灾难三部曲”,几乎是2011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在民众心中留下的情感余震。在这之前,稳定的社会让人的生活一成不变,所以会有《秒速五厘米》这样日常生活中微小而隽永的感情起伏,但在大地震之后,日本民众的社会情绪发生改变,新海诚的作品也随之变化,转而描绘起灾难的不确定性,和阻止灾厄发生的“希望”。

在《铃芽之旅》中,他把男主附身的物象定位一把缺了一条腿的儿童椅,并在采访中解释道:“一方面象征着对于受灾者的鼓励:虽然人生有缺憾,还是要努力前行。再一方面,过去几年中,我们都会有‘被封闭起来感受不到自由’的时刻,我们对生活的感觉,相信也和草太的境遇有所共鸣。”

新海诚作品中存在着很多现代社会的科技产品,《你的名字。》里男主女主身体交换后的对话通过手机留言完成,《铃芽之旅》里女主一路旅行的路标,是社交媒体上围观群众对小猫“大臣”的偶遇照片。

而他电影中常见的距离和孤独的意向,也变成了SNS时代的社会通病。《秒速五厘米》中的名台词“我们之间即使交换了一千次短信,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只能靠近一厘米”,正是现代社会独有的“孤独病”。

500

B站UP主“木鱼水心”曾经评价过新海诚和宫崎骏的不同:“从主题来看,宫崎骏所讲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新海诚讨论的却是人心之间的隔阂与思念。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一种趋势,又或许正是时代的不同,才造就了这两者的差异。”

新海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动画《星之声》结尾处,男女主的声线在这一句话中逐渐重叠:“我们虽然距离彼此很远很远,但是思念说不定可以超越时间与距离。”

这是新海诚作品永远的母题,也是他给这个孤独、疏远的SNS时代留下的,温情的回答。

热门评论 2

  • 令狐伯光 游戏模型师|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
    xemal82
    上个周末刚和夫人看完了铃芽之旅 
    回来之后百无聊赖翻看小红书发现有一句评价还是很贴切得
    新海诚就是日本的郭敬明
    第一,新海诚虽然受影响,但是没有直接抄,被法院判了抄还不认,直到拖不过去才认。
    第二,郭敬明的文字只是奢华的矫情,准确形容是:小说用最华丽的文字包装苍白的故事,内核是用最奢侈的名牌包裹初中生QQ空间。而新海诚做的奇幻作品是不如宫崎骏和很多日本动画导演的,但他在都市男女情感上面很真诚,奇幻越少的作品,都市男女情感也就越真挚动人,比如《你的名字》《言叶之庭》。
    第三,单纯从电影角度上来讲,我们先不谈叙事,内核表达等等动画。在电影美学风格上面,郭敬明也没有自己的建树全是抄的,《小时代》不就抄西方同类都市题材换成了中国背景,《爵迹》还就抄同类日本动漫,《晴雅集》倒是好一点因为幕后阵容强大,借鉴日本美学做出了点特色,但因为反噬恰恰这时遭了。
    而新海诚好歹建立了新一代日本动画电影美学,至少是之一。虽然和老一代宫崎骏,大友克洋,押井守等不能比。但是和新生代细田守,虚渊玄等等,新海诚的动画美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我们一看就知道的角色,还有画风,分镜,标志性的一些场面的呈现(比如他很喜欢雨天,用一束光芒来分割天空展现男女主不同世界),以及对于日本社会细致,温柔,又有些浪漫的风景和生活细节的展现。
    比如他的片子里展现东京就是男男女女在繁华而又疏离的大都市的忙碌。我觉得这方面都有点类似王家卫的浪漫了,虽然比不上王家卫。
    郭敬明不管是小说文字描述情节细节,还是《小时代》电影有这些东西吗?


  • 全部楼层
    令狐伯光
    第一,新海诚虽然受影响,但是没有直接抄,被法院判了抄还不认,直到拖不过去才认。
    第二,郭敬明的文字只是奢华的矫情,准确形容是:小说用最华丽的文字包装苍白的故事,内核是用最奢侈的名牌包裹初中生QQ空间。而新海诚做的奇幻作品是不如宫崎骏和很多日本动画导演的,但他在都市男女情感上面很真诚,奇幻越少的作品,都市男女情感也就越真挚动人,比如《你的名字》《言叶之庭》。
    第三,单纯从电影角度上来讲,我们先不谈叙事,内核表达等等动画。在电影美学风格上面,郭敬明也没有自己的建树全是抄的,《小时代》不就抄西方同类都市题材换成了中国背景,《爵迹》还就抄同类日本动漫,《晴雅集》倒是好一点因为幕后阵容强大,借鉴日本美学做出了点特色,但因为反噬恰恰这时遭了。
    而新海诚好歹建立了新一代日本动画电影美学,至少是之一。虽然和老一代宫崎骏,大友克洋,押井守等不能比。但是和新生代细田守,虚渊玄等等,新海诚的动画美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我们一看就知道的角色,还有画风,分镜,标志性的一些场面的呈现(比如他很喜欢雨天,用一束光芒来分割天空展现男女主不同世界),以及对于日本社会细致,温柔,又有些浪漫的风景和生活细节的展现。
    比如他的片子里展现东京就是男男女女在繁华而又疏离的大都市的忙碌。我觉得这方面都有点类似王家卫的浪漫了,虽然比不上王家卫。
    郭敬明不管是小说文字描述情节细节,还是《小时代》电影有这些东西吗?


    首先感谢你帮我普及了郭敬明作品在大众眼中的印象,其实我本来对他的作品并没有很多了解,但是你的评语也多少印证了我之前引用的评价。
    首先,你对于郭敬明的作品评价中,前后共用了5次“抄”这个评语。在我个人看来,对于处于文化弱势形势下的我国文化作品来说,一定程度的借鉴是学习与追赶的必经阶段。对照新海诚本次的作品,最后结局女主在常世中遇见了儿时的自己,最终实现了自身的救赎,这段剧情难道没有借鉴哈利波特中经典的回到过去拯救自己的剧情吗?或者严苛的一点来说,抄袭?为什么我们一定对自己的艺术家这么严格呢?其实就拿新海诚最知名的作品《你的名字》,他也并非第一个想出男女身体互换这个情节的作者,当时一片赞誉,而本次《铃芽之旅》毁誉参半也是因为这次的剧情中槽点太多。
    此外,你对郭敬明作品的评语“郭敬明的文字只是奢华的矫情”,同时对新海诚作品的评价“建立了新一代日本动画电影美学”,电影中各种美轮美奂的画面,对应的现实日本街景,空中横亘着的电线,割裂城市空间的繁复铁道,城市中稀薄的绿色,这样过度美化难道不能称之为“矫情”?虽然无论真假,对我而言确实能新海诚过往的作品的美术中体会到感动,然而依旧是本次作品中的典型画面,从地面耸立在空中的巨型暗红色蚯蚓(触手?),恕我不懂如何欣赏这有什么美的。
    总而言之,虽然我对新海诚以往的作品也相当喜爱,但本次《铃芽之旅》确实是去除滤镜之作。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9
最热 最早 最新

  • 日本的创作,有天生的格局缺陷,也就迎合下国内小资需要,都没啥精神高度!
  • 令狐伯光 游戏模型师|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
    全部楼层
    xemal82
    你这人也有点搞笑,本来就是你先回复我的评论
    我再回答你的,观点可以不同,前后总是会分得吧
    连这个都要颠倒黑白,确实没有什么再讨论得必要
    我原本以为你是认知问题,觉得郭敬明啥德性心理没点数,但你不了解新海诚,才会长篇回复,但看你回复的那段:处于文化弱势形势下的我国文化作品来说,一定程度的借鉴是学习与追赶的必经阶段。
    呵呵,追你的郭敬明去吧,祝你未来人生全看郭敬明。
  • 全部楼层
    令狐伯光
    朋友,郭靖《梦里花落知多少》是直接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被法院判了的,他认了罚款死不道歉,还发动粉丝去网暴原作者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直到前年国前推动版权立法,他的电影《晴雅集》又在上映,听闻风声知道刀要落到自己头上了,他和于正才正式向社会道歉的。
    什么叫:处于文化弱势形势下的我国文化作品来说,一定程度的借鉴是学习与追赶的必经阶段。

    告诉你,正儿八经的学习借鉴,融会贯通写出自己的东西没有人会说什么,好比刘慈欣自己说他是卡拉克的学徒,你就真当刘慈欣和克拉克比较一文不值吧。

    还有,你那段:电影中各种美轮美奂的画面,对应的现实日本街景,空中横亘着的电线,割裂城市空间的繁复铁道,城市中稀薄的绿色,这样过度美化难道不能称之为“矫情”

    行了,我知道你不懂什么叫电影美学了,别回了,我真不想和你这种法律都判了,还没有常识的郭敬明粉丝纠缠。


    你这人也有点搞笑,本来就是你先回复我的评论
    我再回答你的,观点可以不同,前后总是会分得吧
    连这个都要颠倒黑白,确实没有什么再讨论得必要
  • 《你的名字。》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曾经被网络上误当作是 东风夜落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的镜头。
  • 令狐伯光 游戏模型师|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
    全部楼层
    xemal82
    首先感谢你帮我普及了郭敬明作品在大众眼中的印象,其实我本来对他的作品并没有很多了解,但是你的评语也多少印证了我之前引用的评价。
    首先,你对于郭敬明的作品评价中,前后共用了5次“抄”这个评语。在我个人看来,对于处于文化弱势形势下的我国文化作品来说,一定程度的借鉴是学习与追赶的必经阶段。对照新海诚本次的作品,最后结局女主在常世中遇见了儿时的自己,最终实现了自身的救赎,这段剧情难道没有借鉴哈利波特中经典的回到过去拯救自己的剧情吗?或者严苛的一点来说,抄袭?为什么我们一定对自己的艺术家这么严格呢?其实就拿新海诚最知名的作品《你的名字》,他也并非第一个想出男女身体互换这个情节的作者,当时一片赞誉,而本次《铃芽之旅》毁誉参半也是因为这次的剧情中槽点太多。
    此外,你对郭敬明作品的评语“郭敬明的文字只是奢华的矫情”,同时对新海诚作品的评价“建立了新一代日本动画电影美学”,电影中各种美轮美奂的画面,对应的现实日本街景,空中横亘着的电线,割裂城市空间的繁复铁道,城市中稀薄的绿色,这样过度美化难道不能称之为“矫情”?虽然无论真假,对我而言确实能新海诚过往的作品的美术中体会到感动,然而依旧是本次作品中的典型画面,从地面耸立在空中的巨型暗红色蚯蚓(触手?),恕我不懂如何欣赏这有什么美的。
    总而言之,虽然我对新海诚以往的作品也相当喜爱,但本次《铃芽之旅》确实是去除滤镜之作。


    朋友,郭靖《梦里花落知多少》是直接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被法院判了的,他认了罚款死不道歉,还发动粉丝去网暴原作者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直到前年国前推动版权立法,他的电影《晴雅集》又在上映,听闻风声知道刀要落到自己头上了,他和于正才正式向社会道歉的。
    什么叫:处于文化弱势形势下的我国文化作品来说,一定程度的借鉴是学习与追赶的必经阶段。

    告诉你,正儿八经的学习借鉴,融会贯通写出自己的东西没有人会说什么,好比刘慈欣自己说他是卡拉克的学徒,你就真当刘慈欣和克拉克比较一文不值吧。

    还有,你那段:电影中各种美轮美奂的画面,对应的现实日本街景,空中横亘着的电线,割裂城市空间的繁复铁道,城市中稀薄的绿色,这样过度美化难道不能称之为“矫情”

    行了,我知道你不懂什么叫电影美学了,别回了,我真不想和你这种法律都判了,还没有常识的郭敬明粉丝纠缠。


  • 全部楼层
    令狐伯光
    第一,新海诚虽然受影响,但是没有直接抄,被法院判了抄还不认,直到拖不过去才认。
    第二,郭敬明的文字只是奢华的矫情,准确形容是:小说用最华丽的文字包装苍白的故事,内核是用最奢侈的名牌包裹初中生QQ空间。而新海诚做的奇幻作品是不如宫崎骏和很多日本动画导演的,但他在都市男女情感上面很真诚,奇幻越少的作品,都市男女情感也就越真挚动人,比如《你的名字》《言叶之庭》。
    第三,单纯从电影角度上来讲,我们先不谈叙事,内核表达等等动画。在电影美学风格上面,郭敬明也没有自己的建树全是抄的,《小时代》不就抄西方同类都市题材换成了中国背景,《爵迹》还就抄同类日本动漫,《晴雅集》倒是好一点因为幕后阵容强大,借鉴日本美学做出了点特色,但因为反噬恰恰这时遭了。
    而新海诚好歹建立了新一代日本动画电影美学,至少是之一。虽然和老一代宫崎骏,大友克洋,押井守等不能比。但是和新生代细田守,虚渊玄等等,新海诚的动画美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我们一看就知道的角色,还有画风,分镜,标志性的一些场面的呈现(比如他很喜欢雨天,用一束光芒来分割天空展现男女主不同世界),以及对于日本社会细致,温柔,又有些浪漫的风景和生活细节的展现。
    比如他的片子里展现东京就是男男女女在繁华而又疏离的大都市的忙碌。我觉得这方面都有点类似王家卫的浪漫了,虽然比不上王家卫。
    郭敬明不管是小说文字描述情节细节,还是《小时代》电影有这些东西吗?


    首先感谢你帮我普及了郭敬明作品在大众眼中的印象,其实我本来对他的作品并没有很多了解,但是你的评语也多少印证了我之前引用的评价。
    首先,你对于郭敬明的作品评价中,前后共用了5次“抄”这个评语。在我个人看来,对于处于文化弱势形势下的我国文化作品来说,一定程度的借鉴是学习与追赶的必经阶段。对照新海诚本次的作品,最后结局女主在常世中遇见了儿时的自己,最终实现了自身的救赎,这段剧情难道没有借鉴哈利波特中经典的回到过去拯救自己的剧情吗?或者严苛的一点来说,抄袭?为什么我们一定对自己的艺术家这么严格呢?其实就拿新海诚最知名的作品《你的名字》,他也并非第一个想出男女身体互换这个情节的作者,当时一片赞誉,而本次《铃芽之旅》毁誉参半也是因为这次的剧情中槽点太多。
    此外,你对郭敬明作品的评语“郭敬明的文字只是奢华的矫情”,同时对新海诚作品的评价“建立了新一代日本动画电影美学”,电影中各种美轮美奂的画面,对应的现实日本街景,空中横亘着的电线,割裂城市空间的繁复铁道,城市中稀薄的绿色,这样过度美化难道不能称之为“矫情”?虽然无论真假,对我而言确实能新海诚过往的作品的美术中体会到感动,然而依旧是本次作品中的典型画面,从地面耸立在空中的巨型暗红色蚯蚓(触手?),恕我不懂如何欣赏这有什么美的。
    总而言之,虽然我对新海诚以往的作品也相当喜爱,但本次《铃芽之旅》确实是去除滤镜之作。


  • 新海诚《你的名字》绝对是巅峰之作,其他作品也就一般很不成熟
  • 更想看GRIDMAN UNIVERSE,雨宫哲薄纱新海诚
  • 别瞅我撒
    看多了腻 都是初中生 高中生 不好好学习 动不动离家出走 天气之子 差点陪酒  铃芽之旅 真陪酒了 不觉得危险吗?
    马猴烧酒
  • 令狐伯光 游戏模型师|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
    xemal82
    上个周末刚和夫人看完了铃芽之旅 
    回来之后百无聊赖翻看小红书发现有一句评价还是很贴切得
    新海诚就是日本的郭敬明
    第一,新海诚虽然受影响,但是没有直接抄,被法院判了抄还不认,直到拖不过去才认。
    第二,郭敬明的文字只是奢华的矫情,准确形容是:小说用最华丽的文字包装苍白的故事,内核是用最奢侈的名牌包裹初中生QQ空间。而新海诚做的奇幻作品是不如宫崎骏和很多日本动画导演的,但他在都市男女情感上面很真诚,奇幻越少的作品,都市男女情感也就越真挚动人,比如《你的名字》《言叶之庭》。
    第三,单纯从电影角度上来讲,我们先不谈叙事,内核表达等等动画。在电影美学风格上面,郭敬明也没有自己的建树全是抄的,《小时代》不就抄西方同类都市题材换成了中国背景,《爵迹》还就抄同类日本动漫,《晴雅集》倒是好一点因为幕后阵容强大,借鉴日本美学做出了点特色,但因为反噬恰恰这时遭了。
    而新海诚好歹建立了新一代日本动画电影美学,至少是之一。虽然和老一代宫崎骏,大友克洋,押井守等不能比。但是和新生代细田守,虚渊玄等等,新海诚的动画美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我们一看就知道的角色,还有画风,分镜,标志性的一些场面的呈现(比如他很喜欢雨天,用一束光芒来分割天空展现男女主不同世界),以及对于日本社会细致,温柔,又有些浪漫的风景和生活细节的展现。
    比如他的片子里展现东京就是男男女女在繁华而又疏离的大都市的忙碌。我觉得这方面都有点类似王家卫的浪漫了,虽然比不上王家卫。
    郭敬明不管是小说文字描述情节细节,还是《小时代》电影有这些东西吗?


  • 上个周末刚和夫人看完了铃芽之旅 
    回来之后百无聊赖翻看小红书发现有一句评价还是很贴切得
    新海诚就是日本的郭敬明
  • 看多了腻 都是初中生 高中生 不好好学习 动不动离家出走 天气之子 差点陪酒  铃芽之旅 真陪酒了 不觉得危险吗?
  • 馄饨饭
    二次元郭敬明
    四爷在讲故事方面差太多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别人承认自己的层次,郭还非不承认死活要往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钻
  • 真希望新海诚能重制《星辰细语》(星星之声),在我心目中,那才是新海诚最好的作品,而且主题曲也超好听。
  • 馄饨饭 观察者的观察者的观察者的观察者
    二次元郭敬明
  • 看的出来又要推新电影了,1923年+2011年地震情怀片。
  • 我在上映第一天去看了,片子不错,值回票价,但谈不上优秀,就主题的表达来说,距离宫崎骏那比较远。
    这电影就是典型的日本商业动画电影,没什么深刻的东西,但在新海诚的特殊主题和表达方式背后却有更深层次的当代日本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反映,具体的解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华东师大潘妮妮老师的视频,有对相关问题的解读。
  • 张恒 本人微博metalgear8
    午夜的风
    新海诚离开falcom那么早?但她和她的猫在《EF》之前啊,我记得我玩EF的时候,秒速五厘米都出了
    本文标题改为:低幼化的或幼齿化的比较好?新海诚这片子反映了日本民族的特征,就是儿童民族特性,美好残酷混合体,他们一直想联合封印的是什么?是谁呀?
  • 新海诚离开falcom那么早?但她和她的猫在《EF》之前啊,我记得我玩EF的时候,秒速五厘米都出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