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抬升议题上的一些发现、结论

【本文来自《刚刚,新疆最大湖泊易主了!新疆一地30年“长”出3个赛里木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钱塘潮
  • 吐蕃王朝在唐朝时候,有一千万人,现在西藏都没恢复到当地的水平,当时的青藏高原是温暖很适合农耕的,文成公主带去的都是很多工匠和农业种子,而当时的西域都是水草遍布,绿洲文明区,现在只是初步变暖还没有恢复汉唐时期的盛景。

 不同于古新世就具有高海拔(~5000m)特征的冈底斯山,喜马拉雅从晚古新世时(56Ma)的~1000m缓慢生长至早中新世时(21—19Ma)的~2300m高度,此后~5—7Ma快速隆升,达到现今高度。喜马拉雅山的快速隆升与印度板块20—11Ma向北运动速率的快速降低非常一致。

  在过去的56Ma,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藏南地区与喜马拉雅前陆盆地在大气降水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异。早始新世,藏南的降水量与印度北部的降水量基本一致,最湿三个月的降雨量达~1000毫米/年,最干三个月的降雨量为~200毫米/年。随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喜马拉雅山以北的藏南地区逐渐变得干旱寒冷,年均温从古新世的24℃下降到现今的8℃,最湿三个月降雨量不到早中新世前的一半,约300毫米/年,最干三个月的降雨量仅为40毫米/年。但喜马拉雅山前盆地的大气降水量自始新世以来的增加不明显,似乎和喜马拉雅山的隆升毫无关系。该项研究揭示了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对向北传输的南亚季风气团产生的阻挡和导流作用是青藏高原逐渐干旱的原因。但藏南最干三个月的降雨量的大幅减少也可能与高原对西风的阻挡有关。而喜马拉雅山前由于南亚季风自晚古新世以来就一直存在,降水变化并不明显。

  结合前期研究,研究人员认为,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的抬升不同于安第斯型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在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之际才开始抬升;随着大陆碰撞作用的持续进行,喜马拉雅南向生长;当喜马拉雅山高度超过原始青藏高原时,引起了高原内陆气候的强烈干旱化,并最终奠定现今南亚季风格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