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雷军获一次性99亿元奖励,而小米2018年研发费用为58亿?

关于雷军获得一次性99亿元奖励:

根据2018年8月小米发布的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小米第二季度行政支出高达104.57亿元,同比暴增4469.6%!

小米财报称,行政支出之所以大幅升高,主要是由于2018年第二季度一次性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为99亿元。也就是小米在上市之前,向董事长雷军支付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约99亿元。

500

此前,小米的上市文件显示,小米公司于4月2日向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给出天价奖金——15亿美元的股票,为全球公司史上最大的奖励之一。而这一奖励与未来的绩效指标没有任何关系。

据新浪科技统计,纵观全球资本市场,Snap联合创始人、CEO埃文·斯皮格尔是全球上市公司中薪酬最高的高管,2017年拿了5.0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34.5亿元,远远超过谷歌CEO 桑达尔·皮查伊的1.44亿美元、特斯拉CEO马斯克的1.5亿美元。而苹果CEO库克2017财年获得的薪酬总额为1280万美元,其中包括300万每年的底薪和930万美元的奖金,折合成人民币约为8762万元,不及雷军的百分之一。

此前,国内最高记录保持者是京东刘强东。2014年京东上市之前,董事会就奖励了刘强东4%的公司股权,当时价值约6亿美元(约41亿人民币)。

关于小米2018年研发费用为58亿:

据小米《2018年 Q4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显示,2018年全年小米在研发上的开支为57亿元人民币。

500

回答:悟空问答@贷款教授

我觉得最近是不是有人在有组织有预谋的黑中国的企业家了?先是有人黑马云把支付宝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不讲诚信,接着又有人说任正非一家人使用苹果手机打自己的脸,现在又把雷军99亿的激励跟小米的研发费用搬出来,这个是巧合还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在策划?

我们不知道下一个被黑的会是哪一个企业家,但我觉得大家有必要引起警惕,不要被一些有不良居心的人给利用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下雷军99亿激励以及小米研发这个事情。我觉得雷军拿99亿的奖励跟小米的研发费用并没有实际的冲突。

雷军拿99亿奖励是他应得的。

小米是雷军一手创立的,可以说没有雷军就没有小米的今天,小米公司成立短短8年时间就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小米科技的营业额更是超过了1700亿,这些成绩的取得绝对离不开雷军的功劳。

而且小米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当这些困难发生的时候都是雷军挺身而出,扛着小米前进的。

比如2016年就是小米发展过程中非常困难的一年,在2016年之前的13、14、15年小米发展都非常迅猛,手机出货量一直保持国产手机第1位,比如2015年小米的手机出货量就超过了7000万台。

500

但是2016年小米并没有公布其手机出货量,因为当年小米的手机销售并不理想。据有关渠道统计2016年小米国内的出货量(注意,这是出货量,不等于销售额)大概在4000万台,海外的数量不会超过1000万台,也就说整个2016年小米的手机出货量大概是5000万台左右,如果按照单个手机价格1000元计算,那2016年手机的营业额也就500亿元左右,如果把小米的其他系列产品加在内,整个2016年小米的整体营业额只有684亿,这个规模仅仅比2015年668亿多出16个亿,可以说2016年是小米成立以来发展速度最慢的一年。

500

用滑铁卢来形容2016年小米的业绩一点都不为过,而这一年也是小米成立以来面临困难最大的一年,面对营业额出现下滑,市场的怀疑,以及客户的流失,还有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小米当时已经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

在这时候雷军再次挺身而出,2017年雷军全国各地跑还跑到国外去亲自营销,而且2017年雷军也对小米的定位做了重新调整。

500

也正是因为在雷军的重大努力之下,小米2017迎来了转机,整个2017年小米的营业额达到了1146元,这个营业收入和2016年相比增长了67.5%,这个业绩的取得为小米的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业绩的支撑,估计小米上市的时候发行市值至少要掉20%以上,小米在首日上市的时候市值是3700亿港币,那20%就相当于740亿的市值,99亿和740亿相比,我觉得雷军拿得并不算多。

而且雷军拿到这99亿之后,已经宣布把这99亿全部用于慈善事业,并不是用于个人,所以我认为雷军这99个亿可以拿的名顺言正。

我们再来看一下小米的研发费用。

2018年小米的研发费用是58亿,虽然这个研发费用不是很多,相对于华为上千亿的研发费用来说,这个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我觉得人无完人,虽然小米比不了华为,但跟其他企业相比,小米的研发费用还是相对比较多的,而且2018年小米的研发费用增长也很快,比如2017年小米的研发支出只有31.5亿,2018年的研发费用增长达到了84%,这个增长速度还是相对很快的。

不过小米目前确实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想要保持高速的增长,我认为有必要增加研发费用的投入。

小米从成立至今一直都是一个互联网企业,而不是传统的生产型企业,一直以来小米都是重营销,轻生产,而且定位都是一些低端性价比高的手机,这种定位在前几年给打小米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依靠性价比非常高的千元手机,小米迅速占领了低端市场,所以我们看到在2015年之前,小米的市场占有率是相对比较高的。

小米的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也有弊,在短期之内可以通过性价比来获市场较大的份额,但目前小米在很多人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屌丝手机,这种标签在短期之内是很难改变的。

而且前几年小米为了追逐出货量对质量的研发上并不是太重视,所以导致很多人对小米手机的质量都不怎么认可,甚至很多人第1次买了小米手机之后,第2次换手机的时候都不会考虑小米,这点我相信使用过小米手机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

所以小米手机在大家收入不高的时候,确实能够俘获广大粉丝的心,在前几年用一两千块钱购买一部廉价的智能手机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随着大家收入的不断增长,大家对手机的质量和品牌要求会更高,这时候小米廉价手机的标签反而成为了小米的一种劣势。

这一点正如雷军所说的那样“前几年我们冲得太快,创造了现代商业史上的成长奇迹,但也提前透支了一部分成长性。所以,我们必须放慢脚步、认真补课,而且早补要比晚补好,文火慢补要比急火猛药好”。

所以小米在未来想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市场份额,甚至占领更高端的手机市场,那就必须加大手机的研发费用,通过加大研发费用把手机的品质真正的提高起来才能够重获市场的认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