艹艹艹艹艹蛋的正史

作者 |  清歌向暖

来源 | 历史教师王汉周

500

  01

  崇祯六年(1633年),对于广大农民军来说,可真是流年不利。

  正月,临洮总兵曹文诏(因功加升从一品都督同知、山西总兵,同时负责一体调度晋、陕两省各路将领)对山西农民军展开拉网式围剿。

  前文(点击阅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全部剿杀!”)

  已经谈到过,老曹部下3500余名辽军实在太猛,追击起农民军来就像抓鸡撵狗一样,加之他本人又是个惯会杀降的主儿,农民军打也打不赢,想投降又怕小命不保。

  没办法,只能再从山西往外跑。

  陕西又有洪承畴坐镇,农民军不敢回老家。

  怎么办?

  聚拢碰头之后,他们决定继续分道出击:

  一部分穿过太行山,经平定(今山西阳泉市平定县)走固关一线,进入北直隶;

  一部分南下窜入河南北部,从获嘉、武陟县一路攻入怀庆府(今河南沁阳)。

500

  02

  明廷侦知农民军动向之后,有点慌了。

  原因无他:

  河南可以暂时不管,但北直隶境内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万一让农民军趁机坐大,那势必会直接威胁京师安全。

  所以当务之急,是一定要把他们扼杀掉。

  崇祯急忙派出通州兵及昌平兵各两千,由援剿总兵左良玉带着,会同保定总兵梁甫所部八千人,前去灭火。

  朝廷要大兵压境,农民军决定避实击虚。

  崇祯六年五月,农民军大部南下攻击顺德(今河北邢台)、广平(今河北永年)和大名(今河北大名)三府。

  可农民军怎么也没料到,此时负责三府防务的的是一个比曹文诏、左良玉还要猛的“阎王”——时任大名兵备副使的卢象升。

  03

  卢象升,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二甲第55名进士,时年22岁。

  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一般来说,取得这个名次的人,都会留在翰林院点选庶吉士。

  可卢象升却走出了一条特别的路:他先是在户部做了几年主事,接触了大量繁琐的政务;后又自请外放,被升任大名府知府。

  卢象升之所以在后来带的一手好兵,一是天启、崇祯年间,内地实在不太平,如果地方官不懂军事,被农民军干掉的概率很大;

  二是大名府是当年抗倭名将戚继光招募训练蓟镇边兵的兵源地,人民群众的军事素养较高。

  通过研读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卢象升逐渐掌握了用兵的精髓。

  经过裁汰老弱、整肃军纪、加强训练等一番操作,卢象升编练出一支新军,号“天雄军”(大名府在唐代为天雄节度使驻地)。

  问:关宁军为什么能打?

  主要工资高、待遇好、装备强;

  再问:秦兵为什么能打?

  主要是耐力好、轻易冲不垮,只要交上手,哪怕崩了门牙,也会咬下对手一口肉来;

  那天雄军靠什么呢?

  关系。

  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天雄军由兵丁们各自的老乡、朋友、兄弟、家人所组成,形成了一种血脉纽带。

  这一点,类似于曾国藩组建的“湘军”。

  大战一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往往很难撼动。

  不过即使强如曾国藩,也有被太平军在靖港追杀到投河自尽未遂的丑事,但卢象升却没有诸如此类的历史。

  因为跟曾国藩不同的是,卢象升每次都会亲自上战场砍人,一向冲在最前面,极之勇猛。(“亲冒矢石、不少畏避,文臣所无。”)

  一次战斗中,卢象升的战马和随从都被农民军射死,他自己也被一箭射中额头,幸亏头盔够结实才没有一命呜呼。

  但他依旧提刀往上猛冲,连续手刃多人,最终扭转了战场局势。

500

  04

  自从踏进大名府境内,农民军就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想抢劫,卢象升已经提前做好坚壁清野的工作,沿途村庄一颗粮食都没留下;

  想打架,又根本不是天雄军的对手。

  整整四个多月,农民军的大小头领被卢象升干掉了11个,斩首四千余人。

  粮食得不到补充,还处处挨打,农民军的心态彻底崩了,只能从顺德府西撤,流窜到河南境内。

  一路上到处都在传说:“卢象升是卢阎王,谁碰见他谁就死”。

  《明史·卢象升传》载:

  六年,山西贼流入畿辅,据临城之西山。象升击却之,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连败贼。贼走还西山,围游击董维坤冷水村。象升设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龙冈,又破之武安。连斩贼魁十一人,歼其党,收还男女二万。

  三郡之民,安堵者数岁。

  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象升以是有能兵名。贼惧,南渡河。

  05

  但撤到河南境内,并不代表农民军就此抵达安全地带。

  事实上,他们现在更危险了。

  当时,农民军活动的怀庆府(今河南沁阳)恰巧是个死地——

  怀庆府的南边,正巧对着黄河,农民军没有渡河工具;

  北边有卢象升把着,不可能掉头回去;

  东边,四川总兵邓玘带着三千多川兵从山东赶来,撞上也是送死;

  西边?没有这个选项,农民军就是从西边来的。

  况且,崇祯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还让京营副将王朴带着6000人赶往河南助拳。

  这样,包围农民军的总兵力就达三万以上,按以往官军1:10的战绩,这波稳了。

  并且,农民军到达河南的时间也不合适:崇祯六年十一月。

  天寒地冻,队伍里缺衣少吃,不被饿死,也会被冻死。

  无论怎么看,农民军这次都会变成一盘饺子馅儿。

  06

  这个时候了,农民军有办法逆风翻盘吗?

  有的。

  农民军的头头脑脑们再次坐下来开动脑筋,还真想出个办法——投降。

  当然是假投降,先混出去填饱肚子再说。

  而且,他们眼光毒辣地找到了绝佳的突破口:京营副将王朴。

  为什么挑中王朴?

  因为这位大哥和别人不一样,他没有基层工作经验。

  换了别人,假降这场戏就唱不下去了。

  选定完王朴这个幸运儿之后,农民军大小头目开始了声情并茂的表演。

  先派出五个人(里面刚巧就有李自成)去王朴大营里哭诉:“我们本来是良民,确实是没有活路,这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如今我们想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请政府给个机会吧。”

  除了感情牌,农民军更是拿出了硬通货:王朴和随行的监军太监杨进朝、卢九德的大帐里,全部堆满了金银珠宝。

  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载:

  时贼屡败,不得掠食,困甚。京屯武安王朴家丁,多关中人,与贼亲知,得赂,谬为甘言以惑朴,杨进朝、卢九德皆信之,而骁健乐乱者多。乙巳,贼乞降,自称饥民头目张妙手、闯塌天、满天飞、邢红狼、闯将等叩首言:“我等皆良民,因陕西荒旱,致犯大罪,今誓归降,押还故土复业。”朴等恃监军为奥援,欲取大功,许之。贼乘间以重货与兵民贸易裘靴,为渡河计。

  塞完钱之后,继续真诚表演:十二名农民军头领作为代表(包围圈里的头领共有61位),亲自到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各自反绑双手,跪在道旁,向王朴负荆请罪。

  戏演得那叫一个逼真。

  王朴感动坏了(主要钱塞得够多),当即给崇祯上奏疏,飞报大捷。

  同时命令手底下的官军:立即停止进攻!

  不仅如此,京营兵还给农民军送去了御寒的衣服,双方在各自营地里还举行了几次联欢会,其乐融融,大团圆结局啊。

  可这并不是真正的结局,因为崇祯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这一天,黄河结冰了。

  07

  农民军等的就是这个时机。

  他们在冰上铺了一层木板,又在木板上撒了一层土,就这么跳出了包围圈,跑到了黄河南岸。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官军兄弟们,让我们江湖再见!

  王朴傻了,只能自行请罪。

  崇祯本来在京师坐等投降,听说大鱼又一次溜了,除了狂怒和再次下令进剿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

  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没地儿找后悔药买去,每当有机会来临的时候,老天爷也不会预先通知。

  08

  黄河南岸的官军压根没料到农民军竟然能够突破朝廷的铁桶阵,自然也就不会有防备。

  农民军趁机连续攻陷渑池、伊阳、卢氏三县。

  河南巡抚玄默调军拦截,农民军又窜进了卢氏山里,后经小路转道内乡,并大掠郧阳。

  郧阳巡抚蒋允仪抵挡不住,只能上疏请死。

  崇祯不同意:出了岔子,你就着急死,这么大一摊子,你想交给谁?

  不过,崇祯后来考虑到蒋允仪的能力实在不行,也只能让他哪凉快哪儿呆着去了。

  郧阳巡抚由之前在北直隶大出风头的卢象升接任。

  09

  不得不说,崇祯也没完全糊涂。

  农民军突破包围圈之后,一直在河南、湖广、陕西、四川四省交界处晃荡。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崇祯开了几次会,会议的议题就是:河南为什么会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诸位智囊集思广益,都认为是缺少一位负责统筹全局的方面大员(背锅侠)所导致的。

  但就是没人提诈降事件。

  因为崇祯皇帝还要脸,所以大家心照不宣。

  (后来发生的一切表明:搞总结千万不能只搞一半,真的会死人的)

  于是崇祯当即发明一个新官职:五省总督。

  负责统领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诸省军务,专门负责对农民军的围剿工作。

  至于五省总督的人选,朝廷上下都属意洪承畴。

  毕竟老洪能力爆表,是位合适的人选。

  但崇祯认为洪承畴刚坐上三边总督没多久,年资还不太够,而且陕西三边(宁夏、甘肃、延绥)各地,除了剿杀流寇之外还需要防备蒙古,担子也不轻。

  于是,崇祯七年(1634年)正月,原延绥巡抚陈奇瑜走马上任五省总督。

500

  10

  相对于洪承畴,陈奇瑜显得很没有名气,但他能从洪承畴的下级,一跃变成洪承畴的领导,充分说明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么高的位置,没本事的人一天都坐不住。

  陈奇瑜上任之后,即遣将派兵,制定新一轮的围剿计划:

  西北方向,由陕西巡抚练国事驻防商洛,堵住农民军窜入陕西的山路;

  西南方向,由卢象升负责,防止农民军再窜入湖广,和当地流民汇合;

  东面,由河南巡抚玄默驻防三门峡,主要任务是把住黄河渡口,切断其向山西、河南撤退的路线;

  陈奇瑜还在东南方向上加上了二道保险,由湖广巡抚唐晖驻跸襄阳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等明军四路人马按照既定安排分别到达指定位置,再由陈奇瑜和卢象升两人分率主力进行围剿。

  从竹溪到乌林关,卢象升一路上经大小十余战,连战连捷;

  手下总兵邓玘等人在乜家沟、蚋溪、狮子山等地接连取得胜果,阵斩首级3800余颗。

  在卢象升霹雳手段的铁血镇压下,湖广地区的贼寇等基本没有了立足之地。

  农民军余部只能化整为零,一路向陕西方面突围。

  但陈奇瑜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农民军突不出去,只能再次在陕南山中群集一团,以求自保。

  陈奇瑜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立马召集参将贺人龙、刘迁、夏镐等人分别扼守略阳、沔县(今陕西勉县);

  副将杨正芳、余世任扼守褒城(今汉中北部);

  自己则督率副将杨化麟、柳国镇驻扎洋县。

  布好口袋阵之后,陈奇瑜又让卢象升、练国事、玄默等封疆大吏紧守各处城池,随时听用。

  陈奇瑜有信心,自己这一次一定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全歼陕西地面上的贼寇。

  《明史·陈奇瑜传》载:

  “当是时,奇瑜以湖广贼尽,鼓行而西,谓贼不足平也。乃遣游击唐通防汉中,以护藩封;遣参将贺人龙、刘迁、夏镐扼略阳、沔县,防贼西遁;遣副将杨正芳、余世任扼褒城,防贼北遁;自督副将杨化麟、柳国镇等驻洋县,防贼东遁;又檄练国事、卢象升、元默各守要害,截贼奔逸。”

  在各路明军的通力合作之下,农民军全数被赶到了车厢峡一带。


  11

  ps

  车厢峡的具体位置,目前并不清楚。

  根据《明史·陈奇瑜传》载:

  “贼见官军四集,大惧,悉遁入兴安之车厢峡,诸渠魁李自成、张献忠等咸在焉。峡四山巉立,中亘四十里,易入难出。”

  表明车厢峡在今陕西安康市南部的狗脊关一带。

  但我们再回过头看陈奇瑜的布置:他所派遣的各路大军分头堵截农民军的地方在哪里?

  略阳、勉县、洋县、褒城。

  这四座县城全部分布在汉中附近,且分别是从汉中进入关中的四条古栈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以及大名鼎鼎的子午道)的入口处。

500

  按照陈奇瑜的布置,农民军根本不在狗脊关。

  所以他真正防备的,是不让农民军突破任何一条栈道,将战火烧到西安。

  因为此时西安城里,住着他的死穴:秦王朱存枢!

  无数事实证明,崇祯可以容忍打败仗,但绝对忍不了自己家藩王被杀,哪怕死一个,地方督抚大员都得绑在一块儿陪葬。

  但随后又出现了一条新问题:陕南境内20公里以上的峡谷通道屈指可数,且汉中地区是盆地地形,根本不存在峡谷。

  所以车厢峡这个地方,极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当时的农民军,仅仅是被官军围堵在了汉中界。

  老王这么说也是有理由的:在现存史料中,最早记录车厢峡的位置的,是明末清初的吴伟业。

  吴伟业在他的《绥寇纪略》里载明车厢峡在兴安(安康):

  “兴安之界曰车箱峡,贼李自成等陷入其中。”

  这个说法被后来的《明史》等史料照搬了过去,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不过,虽然吴伟业在史料考据上的功夫极不到家,但是他的一首《圆圆曲》你肯定听过,再不济总能说上一句: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12

  既然被官军围住,农民军就得想办法出去。

  还是老办法——诈降。

  但陈奇瑜和王朴不同,陈奇瑜是从基层干上来的,他不像王朴那种空降兵一样好糊弄。

  所以这次农民军的诈降计划是相当的曲线救国:

  李自成派心腹顾君恩,花重金打通了陈奇瑜的左右亲随和各路参加围剿的将帅们的关节。

  由众人一起向陈奇瑜吹耳边风。

  果不其然,三吹两吹之下,陈奇瑜动摇了。

  毕竟农民军如果真心投降,陈奇瑜会少了很多的事。

  别的不说,大军包围车厢峡一日军费,就是天文数字,陕西是个穷地方,已经负担不起了。

  再者,只要收服这群农民军,陈奇瑜就成了大明中兴的功臣,到时候封侯赐爵,入阁拜相,都将不再是梦想。

  人在得意忘形之后,双商会下降的厉害。

  陈奇瑜也一样:他为了接收降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只预先把投降的三万六千余农民军进行了分组,每一百个人编成一队,每队只派遣安抚官一名对他们进行思想工作;

  为了体现朝廷的大度为怀,他并没有让明军进去收缴农民军的武器。

  陈奇瑜做为高级官僚,竟然会犯如此幼稚致命的错误。

  而陈奇瑜手下的各级官吏因为拿了农民军的钱,也都选择对此视而不见。

  13

  这些农民军本来就是因为在家乡活不下去,才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干事业”。

  更不用说陕西、河南等地这会儿连年大旱,根本没能力保障这些人复农之后的耕牛、犁具、稻种等物。

  再让他们去种地,回归农民角色?

  不可能的事。

  所以,等农民军毫发无伤走出车厢峡之后,立刻就变了一副面孔。

  他们把五十多名安抚官绑了起来,全部杀掉之后,又开始了武装大游行。

  武器都是现成的。

  干!

  继续攻掠陕西各县。

  14

  招抚计划就此宣告失败。

  此时陈奇瑜第一件该做的事情就是极力控制农民军的活动范围,召集人马再把他们打散,把陕西的局面尽力控制住。

  陈奇瑜是有这个能力的。

  但他心理素质实在是太差了。

  此时下面人提醒:招抚行动失败之后的杨鹤是个什么下场?

  陈奇瑜很清楚。

  为了不步杨鹤后尘,他决定把自己在招降事件上的失误,归咎于下面人执行不当。

  刚好这时,陕西凤翔地区传来了战报。

  有一伙受到招抚的农民军路过凤翔城下,想进城休息,但凤翔守军不相信他们是真投降,死活不肯开门接纳。

  农民军头头为了表示诚意,派了36个人去和城里接洽。

  守军不让这些人不走城门,而是让城上放吊篮把他们拉上去。

  走城门怕农民军杀死守门人,趁机夺占城池。

  结果吊篮拉到一半的时候,凤翔守军突然展开一轮齐射,被吊上城墙的36个农民军惨遭杀害,尸体被摔下城墙。

  这下农民军傻眼了,只能悻悻离开,继而退走宝鸡,又让知县李嘉彦杀败。

  《明史·陈奇瑜传》载:

  “奇瑜悔失计,乃委罪他人以自解。贼初叛,猝至凤翔,诱开城,守城知其诈,绐以缒城上,杀其先登者三十六人,余噪而去。其犯宝鸡,亦为知县李嘉彦所挫。”

  15

  这份战报本来是报捷用的,但在陈奇瑜眼里,它却是最好的分黑锅证明文件。

  他立马向崇祯报告,就是因为李嘉彦和凤翔守城官孙鹏盲目开战,杀害良民,破坏了朝廷的招抚大计,致使现在陕西地面上的农民军又处理不干净了。

  崇祯得报大怒:你们这些酒囊饭袋,这是今年第二起诈降事件了!你们长不长脑子啊!

  当即下令逮捕李嘉彦、凤翔守城战中领头的军民共计五十余人,撤换陕西巡抚练国事。

  推锅成功的陈奇瑜逃过一劫。

  但逃出包围圈的农民军们却不准备让陈奇瑜好过,他们焕发第二春,到处大砍大杀,很快,陕西、山西两省又燃起遍地烽火。

  16

  雪上加霜的是,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后金皇太极再次绕过山海关防线,取道蒙古,攻入宣府、大同两镇。

  明廷为了应对战局,除了让宣大总督张宗衡紧守各处关隘之外,又先后从陕西、河南等地调洪承畴、左良玉两部解山西之围。

  洪承畴一走,陕西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农民军正好放心乐呵地搞武装大游行。

  陈奇瑜弹压不力,崇祯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

  而他贪功委过让下属背锅的事,也让监察御史傅永淳挖了出来。

  于是,崇祯七年(1634年)十一月,陈奇瑜被撤职查办,充军流放。

  相对于崇祯朝中后期动不动被西市问斩的大臣们来说,陈奇瑜是幸运的,至少还留了一条命。

  但大明朝的生命就没有那么坚挺了......

  -未完待续-

点击「历史教师王汉」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