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雪王突然不香了”-不要让食品安全有捷径可走

“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蜜雪冰城因食品安全问题再度冲上微博热搜。近年来,蜜雪冰城以低价优势迅速扩张,成为国内现制茶饮行业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茶饮品牌,据统计全国门店数量已超过2.1万家,然后“雪王”迅速扩大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使用应“废弃”食材、偷工减料、用工不签劳动合同等诸多问题屡见不鲜。一家主打新式茶饮的品牌,却平均每15天就有媒体报道一起食品安全问题,在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上屡屡翻车,引起消费者讨论。

“低价”花招却鲜见“谦卑之心”。蜜雪冰城一直以主打低价模式,以及加盟制下的低成本才快速扩张,这导致蜜雪冰城细节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不到位。再在互联网、短视频的烘托下,蜜雪冰城凭借魔性洗脑主题曲赚足了话题的同时,也助力“网红”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在这种商业模式下,蜜雪冰城的营收规模高度依赖不断扩店,很容易给加盟商可乘之机。但这不是造假的理由。任何时候,保障好消费者权益都是市场主体得以立足乃至发展壮大的“基本功”,视消费者为“衣食父母”也好,为“上帝”也罢,讲的都是企业生产经营中要常怀谦卑之心,对市场、对消费者有敬畏之意。而于消费者而言,要求真的不高,明码标价,质价相匹,别背后耍“小心思”,如此才是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

“信任”危机却滋长“品牌野心”。蜜雪冰城即使多次在食品安全上“栽跟头”,很多网友却不以为意,纷纷为“雪王”撑腰:“它不嫌我穷,我不嫌它过期”、“说得跟其他家奶茶没这个问题一样”、“便宜的贵的都有问题,那我还是吃便宜的吧”,这也滋长了商家的扩张野心。然而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每买到的一份产品,都是对商家投出的信任票,越是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越应该有更规范的操作、更敞亮的做派,这是一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必备素养”,更是一个品牌擦亮形象,打造金字招牌的立足点。再加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聪明的消费者不会再只是看重品牌本身,他们还更注重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价值感。其次,餐饮行业涉及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如果出现丑闻或违规行为,将会对品牌形象造成巨大的打击。蜜雪冰城确实该以此为契机,狠下一番功夫,围绕保障好消费者权益,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惩戒机制,定期派遣专业人员或第三方机构对加盟店进行检查、评估和审核,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力度,并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严厉惩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