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聪明”

  今天开始,我又正式进入到一年一度的过敏性鼻炎月,随便聊聊当休息了。

  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

  如何理解乔布斯说的“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自尊”?

  挺有意思的,随便答答。

500

  我先提个问题:

  一个年轻员工和一个老员工,哪个更容易虚心接受、吸收专家给出的建议和意见?

  这似乎是个没有悬念的问题。年轻员工正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好时候,对专家的意见理所应当更重视。老员工多少形成了成熟的套路和方法,有了固执己见的底气。所以,答案肯定是年轻员工。

  其实不一定。年轻员工也要看有多“年轻”,若真是啥都不懂的一张白纸,那确实是你往上画什么就是什么。可年轻员工又往往不真的是一张白纸,说不定他自以为是高材生,还带着点象牙塔里看世界的傲气,那就未必看得上老专家们“落后陈旧”的观点:

  “他们都脱离一线多少年了,说的这些还能跟得上时代吗?”

  “总是以保守的眼光做方案,还有什么出彩的空间呢?”

  嘴上应承,心里不忿,这样的年轻人,真不少见。反倒是老员工更可能把专家的话当回事,这是为啥?

  因为他年轻过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就知道有些建议确实能帮你避坑。专家的话未必都有用,但认真听一听,吃亏不了,总会比全凭自己想象乱闯乱撞要安全一些,下限更高。

  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走得越远,知识体系越完善,反而越听得进批评意见和不同的声音。这听起来有些奇怪,毕竟在我们的印象里,本该是“越老越顽固”的逻辑——这其实是两码事,“越老越顽固”的“老”所指是“权力/能力上位者”,他们会认为下位者的能力不足以看透深意,甚至认为对方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而我们这里说的“老”员工,指的是“证明过自己”的人,不管专家们对他现在的方案提出多少质疑,那都不足以否定他的过往业绩和能力本身,那个更能代表他。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遭到否定更打击自信,因为这几乎就是他职业生涯迄今为止的全部成果。

  面对不同的声音,心态上,老员工比新员工更放松,更淡定。

  这样想来,我们反感质疑,听不进不同声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很可能是,我们认为“那些质疑的声音”是对我们个人价值的否定。

  你或许会说了,“如果批评都是对事不对人的,难道也听不进去吗?”

  其实难的就是,要如何确定,我们真的在“对事不对人”呢?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哪些方面,我们是听得进别人意见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个游戏新手,把把超鬼的水平,被同学骂“菜逼”,你可能会郁闷,但不会生气。因为你是个新手,你就应该是个“菜逼”,同时打游戏对你来说不是那么要紧的事情,是“菜逼”也所谓。

  但如果你表弟的理想是成为电竞选手,你骂他是“菜逼”,他多半要暴起。虽然你论的是“打游戏”这件事,但“打游戏”于他来说是梦想,你否定了这个事,也就同时否定了他。

  最重要的是,也许他真的是个“菜逼”。毕竟,如果他真有接近职业选手的水平,你区区一个钻Ⅲ段位是不敢质疑大神的。你表弟正在自我怀疑的时候,你来了这句补刀,他也就炸了。

  那些无关紧要、我们没有认真投入精力的事儿,被否定就否定了,我们很清楚这些批评与否定是“论事不论人”,因为这些事情本来也没有资格代表我们。但类似于事业、理想这些,可以一定程度定义“我这个人”的内容被否定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爽,因为事与人在这很难完全划清界限。如果他人的质疑又刚好击中了我们真实的弱点,让那些本来没有被意识到,或者通过自我欺骗感觉良好的缺陷暴露出来,那就会降低我们对自我的评价,从而感到沮丧、难堪。这也就是常说的,“往往实话更伤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一个更理性的心态去面对质疑和批评呢?如果质疑是错的,我们为何要在意?如果质疑是对的,我们为何不能接受、改正,抓住这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呢?

  经验告诉我们,不管质疑和批评是否被证实,它都会以“标签的形势产生影响。正如我们很难区分“什么是论事不论人”,我们也很难完整地观察、评价一个人。受限于时间和记忆力,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方式,只是通过有关他的各种事件所提取的边边角角。且不说这些边边角角是否抓住了重点,即使是将这些边边角角归纳组合在一块的精力,我们也是不愿意付出的。所以,我们都是用“贴标签”、“读标签”的方式去定义和了解一个不足够熟络的人,“一个美女”,“一个直男”,“一个好人”,“一个傲慢的老板”,“一个无知的专家”等等。

  所以,也许在某个球迷专区里,有关jym会被简单下一个定义,比如,“他就知道舔库里”,或者,“他不相信库里”。我会质疑他们为何不把我的1000多篇文章认真读完再来评价吗?显然我不会,因为球迷不是ChatGPT或者Newbing,没有算力浪费在一个他并不打算关注的路人身上。但标签就是这样贴上和传播开的,而这些标签显然把真实的我们看扁了。这也是为什么,不会产生标签的私下沟通,相对更容易被接受。

  然而,事实上,我们有时候也很难接受那些私下的质疑与批评,即使这些质疑有理有据,甚至是有切实意义的。

  我们都习惯于装扮记忆和当下,掩盖那些不愉快的过往和不完美的自己。有些错误和缺陷,不被发现,也就不需要修正和填补,就能让装扮好的思维顺理成章的流淌下去。一旦我们被质疑提醒,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往与当下,那些装扮与掩饰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对《无间道》里的刘建明来说,一切能让他质疑自己“好人”身份的回忆都是痛苦的,虽然他“做过坏事”是事实,但你可以试试跟他提这件事会有什么下场。

  我们再回头看乔布斯的话:

  “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自尊”

  所谓的“聪明”,不如说,那是他们的背景、教育、经历、能力、成就共同累积赋予了足够安全的心理防线。这道防线,让工作中可能遭遇的质疑和批评,无法产生动摇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类似前面说的,当你成为一个“证明过自己的人”时,你会相信,一些不同的声音远远不足以削弱你的专业评价和社交形象,你就可以顺畅、平和的完成沟通,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保持开放的确比抱持抗拒更容易接近这个状态。当你可以用一种自嘲的心态看待自己时,基本上,也就没什么质疑可以动摇你的信心。

  但“聪明”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绝对的。我们都有心灵的脆弱区,都需要防卫机制去回避一些我们不能接受的声音。如果我们对他人多一些关注,不难发现这些人际关系中的边界。某种意义上,能用更让人接受的方式沟通不只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善意和同理心,它代表你关注到了对方的边界,并愿意为此多花一点心思。或许这不够直接也不够真实,但我们大部分人也都不够“聪明”,还都想过得舒适一点。

  那么,“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