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国学,中小学设“中华原典概要”课,如何?
国学热已经热得有点邪乎
学界热,还算正常
民间热,也没啥奇怪,学界热了不免会带动民间热
国学赚钱热,岂不邪乎?
国学是什么?
在国学院里那是学问
在一般读者那里是知识
在复古者眼里那是“往圣”的“绝学”
在恨“马”者那里是伐“马”的利器
在“国粉”的眼里是“民国大师”头上的“水獭帽子”
而在如今的各式“文化掮客”手里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国学学什么?
国学院里肯定有明确书目
但在国学院之外可就杂多了
国学成了“古久先生”的“大萝筐”:
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孝经、易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道德经
孔老孟庄传记以及书法,武术,太极,民乐等等
上列内容,非我杜撰,乃某市玉琨国学实验学校三年所应学的国学课程
更奇葩的是学生学国学的同时还得背党章、宪法、好人好事文章(见马前卒《普通国学也杀人——吉林玉琨学校死亡案的细节》)
玉琨学校这一招够不上“低级红”,却绝对是“高级黑”
国学
如今似乎已失去往昔的尊严
变身为金钱的奴婢了
成了“产业”的摇钱树
这是国学的悲哀
国学由于内容宽泛,界限不明
学界对此争论已久无定论
学界尚说不清什么是国学
怎么可以当做学校的学习课程?
我以为
国学应该是国学院里的研究对象
不应该是青少年学习的内容
青少年需要掌握的是中华原典概要
所谓“中华原典”指的是秦汉以前的中国典籍
所以只讲概要是因为先秦典籍过于艰深
讲的过多,无益,且可能成学生负担,了解即可
摘去国学的光环
将“中华原典概要”引入中小学课堂
一旦国学退出学校
国学即会失去“产业”价值
国学也就可以回归本体
假国学行骗赚钱将再难有市场。
201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