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行业可以有多封建?

文 | 褐色鸟群

热闹的春节档已然成了过去时。回望这过去几十天喧嚣拥挤的舆论场,我们似乎可以用光怪陆离来形容。在据称耗资五个亿,充斥着大明星的“大宋剧本杀”那里,他们除了拼命宣扬那扭曲的不成样的家国大义,还带动明星粉丝把电影捧到了它本不该有的高度。看着成片质量,观众们不禁要问,这五个亿到底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而在低调扎实的“小破球”这里,它不但带给人壮美的视觉、精神享受,还吸引了向来少言寡语的科研国家队下场做科普,产生了更为宏大的经济、文化意义。

郭帆团队还在现实中,实践电影中那种民胞物与的人文情怀。主创不但真诚地与网友交流、讨论电影,他们还将拍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比如工业化制片管理、拍摄、后期、宣发等珍贵一手资料,几近毫无保留的提供给网友及同行查阅。相比之下,某声称要起诉观众的“鸿篇巨制”,在格局上更加显得小肚鸡肠。而《流浪地球2》的开阔胸襟,不仅体现在影片中那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中,更体现在影片之外,他们有个更为宏大的目标——中国影视工业化。

500

500

500

在那个烂片辈出的漫长、痛苦的年代里,不少观众朋友在选片不慎、一失足成千古恨之后,会问一个“它从哪里来”的哲学问题。一般的回答会说是演员演技不行、导演没那能力、编剧脱离实际等等,简而言之,是专业水平不行。但如果许多非常优秀、能力早已被群众肯定的大咖在一块,还是折腾出来个烂片,这个“专业不行”就很难自圆其说了。

实际上,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影视行业还处于相当不规范的落后阶段。长期以来,中国影视圈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中。这种粗放型的生产经营过程,一定意味着人力物力极大的浪费,极大影响作品的质量,并且引发了中国的影视产业如今依然孱弱、被动乃至不堪一击的大问题。

500

我们先从最为重要的影视制作阶段谈起。在花钱最多、耗时最长的拍摄环节中,作坊式的弊端一览无余。在产业实践中,一部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商业大片,投资必然过亿,镜头数量往往以千计。因此,片方要为之准备的劳动力、场地、设备、道具以及相关生活设施,和对应的要付出的工作量,可以称得上是惊人的繁杂。尤其是在某些劳动密集、技术壁垒高的专业性岗位上,片方只能求助于人手充足、经验丰富的行业组织。

这本是无奈之举,贵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通常并不愿意屈尊从抗东西干活做起。大量农民朋友、初高中辍学生,在同乡的介绍之下加入了影视行业。因此,这些行业组织通常文化程度不高,并且都有些鲜明的地域特征。影视艺术中最为重要、同样也是最为繁琐的灯光这一工种,就基本被中原某地方势力所控制,再大的导演碰上了里面的头儿,也得毕恭毕敬叫声灯爷,更何况小辈们。道具、器材租赁、司机等行当,也不用我们多说。一旦两拨不同地域的人产生矛盾,那么经常会上升到身体冲突乃至罢工的大麻烦。行业帮派虽然保证了凝聚力、执行力,但是一旦出岔子,集体走人、剧组停工将是所有人的噩梦。

500

不仅如此,由于人数众多,耗资多,剧组的贪污、腐败,更是屡见不鲜。因为帮派和裙带关系的存在与保护,才难以被发现、问责。最常见的就是偷油,由于司机往往处于在车里“随即待命”的状态,自然就有了上下其手、徇私舞弊的空间和时间。比较通用的做法是空车开空调、原地踩油门、偷开油箱抽油,如果再给制片或者车管一点好处打点关系,就堪称完美的瞒天过海。

其次是盒饭,剧组拍摄通常远离闹市,工作时间只能吃盒饭,因此,在吃住这类日常必需品或其他物资采购中上演以次充好、虚开发票的戏码,成了不少人发家致富的手段。直到今天,上到爱优腾这种大型公司,下到普通小公司,都经常出现制片采购被抓的事例。笔者的某位退下来回学校避风头的老师,也因为涉嫌空手套白狼被留置、判刑。

500

更何况,影视行业自诞生起,就有分工细、整合度要求高的特点。经过百年的发展,一部电影已经成为了包含上百个专业性工种、动辄上万人的大型项目,影片播放完的字幕通常能放十几分钟。一旦有某个岗位出现工作上的瑕疵,作品必然不能以完美的面目示人。可惜的是,在依赖流量明星、人才培养跟不上、无现代管理机制支撑的中国影视行业,我们的从业者时常面临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导致的“大问题”:

制片更换拍摄场地未及时发布,司机将剧组带到别的地方;全组人员驱车几个小时到了现场,却因为漏拿了一个拍摄工具导致拍摄延迟;一切都准备就绪,大牌主演突然闹脾气不录了……正因如此,连何平这种顶级大导都在制片上栽了跟头,留下了千古名言——“制片江湖凶险万分啊”

500

✦何平:我也没辙~

所以,在帮派文化、贪污腐败、专业性差这三重影响之下,影视行业的项目可控性极差。从这几点来说,和好莱坞相比,中国影视行业在很多行业大拿的手中确实还处于前现代的封建社会。从演员演技到制片管理,从作品质量到产业成熟度,都显示出了全方面的落后。就连郭帆本人也承认,”我们是从作坊化开始,这一步还不是工业化,这一步是工地化,工地化下一步也许是一个工业化的雏形“。《流浪地球2》现在实现的工业化水平也就是初级,遑论其他了。

500

超支是正常的,不超支才是不正常的。加上长期以来,明星片酬居高不下,用于制作本来就少之又少。而剧组又效率低下、管理粗放、开支无度,只能抓紧时间赶工,动不动从下午拍到早上,更是闹出过不少人命,还标榜自身敬业、热爱,用来PUA一线劳工和观众,已经形成了一套无耻的说辞。

更不用说影视产业其实很小,本就不大的蛋糕挤满了各种人情世故,作品从拉投资、找编剧、定导演,到组演员班底、拍摄、制作、上映,主创需要在人脉江湖里周旋,平衡各方利益,调解错综复杂的关系,能有多少精力放在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上呢?大场面电影和使用流量明星当主角的电影,大多是烂片,就是这个道理。而谁该为烂片背锅,其实谁也说不清。

500

在上世纪的艺术电影领域,中国电影还能靠“作坊式”管理拿奖,本就是因为艺术电影较少追求商业价值,更注重艺术形式的突破。但是在商业电影时代,除个别导演之外,老艺术家们基本都遇到了品控的问题,面对成几何指数增长的管理成本,纷纷素手无策,只能硬着头皮拍完。

虽有请香港同行北上扶贫,但是奈何人数有限,资本的野心与市场的规模、项目的数量,还是太大。中国电影想要完成“工业化”,即提升整体品质的下限、可控的成本和风险、收益稳定的模式化生产,只能学习好莱坞经验,通过拍摄场面宏大、特效精良、故事扎实的“重工业”电影为后人铺路。

500

近几年,《流浪地球2》《封神三部曲》《刺杀小说家》等开始探索以工业化流程拍摄的电影,即是一个良好的示范。尤其是《流浪地球2》,小破球作为目前中国影视工业化过程中最为重量级的作品,其意义之深远,必定载入历史。中国电影一旦形成可重复的故事类型、稳定可控的管理模式、技术精湛的产业链条,将极大的提升电影产业的完整度和附加值,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而不是一昧的崇洋媚外。

同样的,只有努力实现影视工业化,中国影视才能有和好莱坞扳手腕的可能。而不是一两个志向远大的导演还在和西方叙事单打独斗,我们也才能避免落后、受制于人的局面。而我们要实现的影视工业化,正如前两年四川某位女同学在高考百日誓师中所说:

学习真正的目的,不是成为人上人,而是让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上人。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