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结局,苏明玉成最大赢家:女不强大天不容

来源:微信公号“晚睡”

500

01

昨天《都挺好》大结局了。与广大网友猜测的一样,是个大团圆收场:

作精苏大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却终于能够对女儿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呵护,给了苏明玉期盼已久的父爱。

这一段真的看到泪目

愚孝男苏明哲终于走出愚孝的桎梏,回到美国工作和生活,和自己的小家庭团聚。

妈宝男苏明成终于有所触动,认识到犯过的错误,并到非洲工作,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

500

苏明玉终于开始与自己和过去的一切和解,她辞掉众诚集团的高管职位,选择为家庭牺牲事业,专心陪伴父亲苏大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500

在一系列的狗血剧之后,苏家三兄妹的感情得到了修复,增进了相互的理解,虐妹狂魔苏明成也终于被苏明玉的能力和气度所征服,真心实意地为自己之前的错误跟妹妹道歉。

500

这个大团圆的结果令很多人感觉到失望。生活很少有真正的快意恩仇,更很少有真正的释然,生活的真相永远是拖拖拉拉黏黏糊糊的,一波跟着一波,一浪跟着一浪,人在其中有诸多无奈,身不由己地被裹挟。

500

但这个大结局又显得有些顺理成章,因为主创者很早就开始做出铺垫。

比如当我们对作精苏大强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慨,苏明玉和苏明成的矛盾复杂到不可解的时候,剧情适当引入了更加讨人厌更蛮不讲理的舅舅,然后让苏明玉出面拯救这一家子。

500

正是从这个节点开始,苏明成发现有这样一个霸道总裁般心狠手辣的妹妹,真不是什么坏事情。你坏她事,她收拾你,可你若是落了难,能救你的,也只有她。

500


中国式家庭中真的有很多这样相爱相杀的关系,没事时,一家子内斗,有事时,抱团对抗外人。打打斗斗的,有一种仇敌式的亲密。

对于这个大团圆的理解,我更赞成扮演苏明玉的姚晨的态度:

“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大团圆结局,在我的解读中,它只是个悲伤的现实。苏大强在失忆后才找回了父爱,而明玉终于释放出的爱,却再也得不到父亲的回应,就像我们真实的人生,经常和爱与和解擦肩而过,而很少真正得到它们。面对命运的无奈,我们只能笑笑说:都挺好。”

500

就算是这个收场有点烂尾,但一路看下来,苏明玉无疑是苏家的最大赢家。她靠个人的能力,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500

在现实的世界中,“苏明玉们”有原谅与不原谅两种选择,不过像她这样的胜利者更容易选择与世道和解,因为所有的戾气和委屈都要靠胜利来化解。

02

我见过很多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她们各有各的结局,各有各的伤痛。包括我自己,也多多少少受到过波及。

比如我一出生,就十分令父母和爷爷奶奶们失望。因为我上面是个姐姐,他们希望下面是个男孩,没想到还是一个女孩。

从小我爸常年偏心我姐和我弟,我妈经常看着我叹气,觉得是我的出现,令她多吃了很多辛苦。

我奶奶更是偏爱我姐的乖巧,嫌弃我的淘气,坚决不肯同时带两个孩子,必须将我送到邻居家的老太太那里去带。

我对童年最初,也是最鲜明的一个记忆是,大冬天我奶奶带着我姐去外地走亲戚,我正好在家里,她不愿意带着我一起去,将我锁在门外,自己走了。

等邻居发现我穿着小棉袄,自己在院子里步履蹒跚地走着,我已经冻得脸蛋通红,鼻涕都成了冰。我妈知道后赶回家,抱着我就哭了。

这一切都是我童年的阴影,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心魔,我的敏感与脆弱大多数都来源于此。

500

所以《都挺好》这部戏一上演,我就给姚晨发了微信。我说这部戏很好,你也演得不错,但是把我的伤心事都勾出来了。

当然,我比苏明玉幸运多了,父母给了我们姐弟三个同样的教育机会,在资源分配上也没有厚此薄彼。只是,那些暗戳戳地偏爱,那些话里话外的排斥——只有那些真正尝过这种滋味的人,才会知道,让一个孩子始终感觉到自己是多余的、不受欢迎的,是什么样的打击和痛苦。

这会让你没有归属感,更无法产生自我的认同感。

但现在一切都已经过去,我爸经常说我是他最疼爱的孩子,我只笑笑,我不说话。我什么都没忘,可我不与过去抗衡,我选择了争气,努力做好自己:你们越觉得我不行,我越要做得好。

只有更争气,才能拥有自我救赎的可能,也才能得到更多自由。

这也是苏明玉的应对方法吧。

500

苏明玉面对重男轻女的父母,面对家庭资源的分配不公,她不是默默忍受,而是敢于说不,敢于公开顶撞母亲,并与家庭彻底决裂。

她的血液中的确流淌着母亲的刚烈和彪悍,只不过她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去释放。

母亲看似强大,实际上却是屈服了命运的安排,只把一肚子的委屈和怨气发泄给自己的女儿和丈夫,在折磨他们贬损他们寻找到一种存在感。

而苏明玉选择的是掉头离去,自我成全。曾经的不服、愤怒化成了支持她强大起来的动力,日日夜夜永不停歇地提供着前进的能量。

早日认识到自己没人可以依靠其实不是一件坏事,只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苏明玉用的是最积极的那一种——我靠我自己,我唯有这双手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

强大后的苏明玉身上依然有过分补偿的痕迹,这是很多曾经不受重视的人的通病。比如她即使再痛恨自己的妈妈,也甩出40万为她办了体体面面的葬礼,她一次次的为父亲掏钱,为两个哥哥解围,这固然是她有能力可以做到这一切,不过深层次的因素是,她依旧渴望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接纳。

500

但这也无所谓,我们都不完美,我们都是努力自我治愈的病人。苏明玉令我们明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想自己的人生故事能喜剧收场,就要有超越原有层次的能力。

尤其是那些原生家庭是个坑的人,更要明白,在重重压力下,下坠,做一滩烂泥是最容易的,可这不会对人生有一点好处,只能让别人更觉得亏待你是理所应当的。

03

编剧六六有一本散文集,名字就叫《女不强大天不容》,从一个贪图安逸的小女人变身为著名作家和编剧,六六自己的成长史就是这七个字的实践。

她从“小妇人-女强人-名女人-大女人”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几番沉浮,几番蜕变,最终体会到了 “女不强大天不容”的人生真谛。

重男轻女是中国骨子中的文化基因,也是暂时无法消除的社会现状,原生家庭的缺失是很多人成长中的共性问题。

现在的很多理论都在强调原生家庭的重要,我也承认它很重要,也分析过很多次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该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泛滥化”,我们只是父母教育的半成品,剩下来的自我塑造需要自己来完成。

500

我们完全可以逃出家庭的宿命轮回,无数个人的成长证明了这一点。

苏明玉就是最好的一个榜样,剔除掉影视剧的戏剧化处理,她身上所具备的反抗精神、自强精神,都指出了女性真正的出路。

做人的确需要再争气一点,才能有机会见到更多笑脸。

所有的自我救赎之路是漫长的,等于是重新走一遍成长之路,我们要有耐心,这个困局可能需要一辈子来破解。

你可能竭尽全力依然会在某一个时刻崩溃,你可能努力乐观向上依然会突然被悲观吞没,这都是可能的,但每天都是新的太阳,只要不绝望,新的一天总是蕴藏着新的可能。

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境界是:要有说出“我就是命运”这句话的勇气。

就像姚晨扮演的苏明玉,嘴角常带有一抹玩世不恭的冷笑,这令她显得分外的迷人,因为这是一个女人她经历过艰难岁月后,对命运发出的无情嘲弄。

她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