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的黑猫,出自哪个中国典籍?

风闻引参考消息网站说,美国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近日结束“通俄门”调查,得出结论称特朗普总统及其竞选团队没有与俄罗斯合谋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这一结果引发许多回应。美媒称,其中最生动的回应之一来自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被问到米勒调查的结论时说:“我想要引用一名中国哲人的话,他说:‘很难在黑屋里找到一只黑猫,特别是如果黑猫根本不在屋里的话。’”而这也不是俄罗斯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引用这条据称来自东方的”名人名言“,去年,俄罗斯驻联合国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也在一条推文中提及这个谚语。而且,波利扬斯基在引用时更加明确,他说这是中国著名哲人孔子说的。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典籍中是否真有这句话?原文或者相近的典故在哪里?

熟悉孔子典章的人都知道,孔老先生关心的是为人处事和社稷政治,挂在嘴边的仁义礼智,就从没关心过动物保护,有个老虎和犀牛只要它呆在动物园的闸门里就好了;宠物恐怕只会更被他看成是玩物丧志、不务正业的代表,毕竟相近时代卫懿公的例子可是活生生的。就算是最温和的大型家畜、也是国家力量最重要体现之一的马,马厩失火了,他也只问伤人没有,好像马厩里关的是兔子,烧起来钻个缝隙就自己能跑。相对于拯救一只可爱的小羊羊,他也更关心的是对社祭尽礼。从这样的行为做派来看,让孔老先生突然对一只猫咪感兴趣并大发感慨用来教育学生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那么,会不会是其他先秦哲人的比喻,被以讹传讹窜入是孔子所说?

找一下同时代的其他大家文章,当然是流传下来的,毕竟像当时很流行的杨朱哲学在后世几乎完全不见了踪迹,就像没存在过一样。最热爱大自然的毫无疑问是庄子,什么都喜欢拿天地万物做比喻。但是翻检庄子的记载,在他文章里出现的动物有他有原始创作权的鲲、鹏,有现在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种类的鵷鵮、鸱,有传奇色彩的白鹤玄乌,有熊鹿虎猿,甚至还有蚊氓,当然六畜家禽是少不了的……就是没有猫啊,更别说黑猫了。

那么最倡议原生态的墨子呢?看起来似乎最有可能,可惜资料缺缺,而且似乎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老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甚至扩大到后世史家,似乎也很难找出个黑猫的比喻。但是俗话说空穴来风,其来有自。俄罗斯汉学研究一向有很好的声誉,那他们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最接近”房屋里的黑猫“说法的意思的,看起来有三个因源:一个是老子所说的,事物处在任何环境中,都会”和其光,同其尘“,黑猫在黑屋子里当然会这样,让你找也找不到;第二个是聊斋志异里的”黄狸黑狸,得鼠者雄“,这里黑猫可是真正出场了;第三,现代中国有个太著名的比喻:”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于曾经改革失败陷入休克疗法痛苦陷阱的俄罗斯来说,对比之下这条来自中国的成功经验绝对让他们印象深刻、刻骨铭心,于是自然而然的作为比喻客体的黑猫堂而皇之地在他们心头占据一个位置了。

当然这也是一个几乎玩笑的解释,也许在俄罗斯收藏的中国典籍中,还真有这么一个故事典故也不一定。毕竟访问过俄罗斯的中国学者,很多都惊叹于他们对中国研究的深入细致,有些甚至超过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认知。当然,也可能真的只是一种文化的窜入;也许在他们翻译老子的”和光同尘“时,打了一个常见的比喻方便理解,结果自己拿来当谚语了。

我们看到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文化的友好交流,这是最好的,是人类进步的方向。交流总胜过建墙,不是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