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的电子东西多了是好事吗

现代汽车上的电子东西越来越多了。新能源车狂飙突起后,电不仅用于驱动,车上能动的不能动的都电了。车上电子东西多了是好事吗?越来越多的人忧心忡忡,担忧电子东西发神经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汽车。丰田、特斯拉时不时传来的电子系统失灵的故事,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焦虑。

在某种程度上,车上电子灾难和新冠疫苗副作用一样,成为一种神话。一方面,确实有灾难性故障或者副作用的存在;另一方面,灾难性故障的概率和副作用被大大夸张了。

肯定会有人说:我也知道是小概率,但发生在我身上,就是100%的概率。我不能接受。那这就和新冠与疫苗一样,你可以不接受,但不影响世界还是会继续按照你不接受的方向前进。地球不围绕你转。

车上电子东西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 电子娱乐

2、 辅助驾驶

3、 汽车功能

这些东西是不是好事是一个问题,这些东西是不是碍事是另一个问题。必须说,电子娱乐能工作挺好,坏了也就坏了。恼人,但不影响开车和安全。事实上,设计糟糕的电子娱乐和不必要的信息化有害驾驶安全,那些娱乐性的超大屏显示可以算入此类,车上播放DVD、网上直播毫无必要,沿路弹出沿街店家促销广告更是有害。人们对这些有怨言,有人直指智商税,但很少会有人为此而焦虑。所谓车机黑屏导致车开不了了,极少是因为车上娱乐系统出问题。当然,黑屏涉及到驾驶和操控有关部份,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汽车功能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操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各种电控已经很多年了,实际上也离不开了。纯机械的汽化器已经绝迹几十年了,纯机械的无助力转向和刹车也绝迹了。人们对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可靠性从不怀疑,绝大部分驾车人可能都不知道还存在过汽化器这回事。液力助力转向和刹车也是作为“天经地义”的,其实液压系统也有可靠性问题,液压管漏油或者液压泵停转后,刹车就失灵了,失去液压助力,转向沉重不堪,很多人会觉得直接失控了。但一样,人们你对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并不怀疑。

说到底,这是对熟悉(包括自认为熟悉,其实还是一知半解)的东西的信任。对电子东西(尤其是新增功能)不熟悉,有天然的恐惧感,因此认为不可靠。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汽车功能电子控制,反正对驾车人是透明的,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机械的东西更可靠”,这是误解。机械的东西有松动,有磨损,有老化。模拟电子没有磨损,但有接触不良和老化。数字电子连接触不良和老化的问题都小多了。对比同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和模拟电子东西,数字电子的老化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问题在于数字电子的复杂程度通常远远高于机械和模拟电子。那这些是不必要的吗?在汽车功能层次上,通常不是。

首先,这些东西需要车规级认证。没事谁也不会去自找这个麻烦。其次,发动机电控、ABS、循迹防滑,这些都不是无事生非的东西。

不管从提高燃油经济性、控制排污,还是提高发动机运转平顺性、实现故障自检,发动机电控已经不可能离开了。

很多人从来没有体验过ABS或者循迹防滑,那是他们运气好,或者在大城市里反正堵车开不快,也不遇到恶劣天气。在北上广深市中心开几十年车从来没有体验过ABS和循迹防滑的很常见,根本不会遇到那样的情况。

但这不等于这些是不需要的功能。也很少有人抱怨这些功能不必要,更没有人抱怨这些功能造成灾难性事故。

眼见心烦的还是与驾车人直接交互的辅助驾驶功能,尤其是各种自动定距巡航、自动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驾驶信息的全屏显示也可算一个。

这些功能要是全都可靠工作,也不会有人抱怨,但在现阶段,确实有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或者自作聪明的问题。要不做吃螃蟹者,尽可以避开、不选购这些功能,或者关闭,这些辅助驾驶功能基本上都是可以关闭的。至于智商税,吃螃蟹和智商税本来就是一纸之隔。

可以想象,10年后,这些功能成熟了,人们也认为“熟悉”了,这些功能也会像ABS、液力助力转向一样进入舒适区。

另一个恐惧感来自车载电子的软件化。有些人有软件经验,有些人只听说过软件灾难,但谁都会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感到恐惧。其实编软件的人自己也会感到恐惧,因为什么时候出点大毛小病,查错很头痛。但这不等于软件隐患遍地都是,不等于软件故障都是灾难性的。

软件的规范性、可靠性、可扩展性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软件故障经常来自于微小的疵瑕和逻辑上的不一致。在现有的计算机架构下,“差一点点都不行”,这是所有干过硬件、软件人的共同痛点。人工智能是非常火爆的话题,到底能走向哪里是更大的话题,但现有人工智能最大的成就在于能有效处理“近似情况”,在特定语境下,一点点偏差不影响正确判断。这在未来软件研发中能起什么作用还有待观察,但很值得期待。

车上电子东西多了是好事吗?蒸汽机刚开始的时候,也有机器吃人的争议。现在人们接受了机器不吃人了,机械的反而成为高可靠性好帮手的代名词了。现在变为软件吃人了。其实是一样的。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纠结与其说是对这些功能的合理质疑,不如说是对不熟悉的事物的天然恐惧感。事过境迁后,可能也就是晒然一笑。

热门评论 11

  • 辅助驾驶功能,大多数非常有必要,我体会过主动巡航,那在车少,路况好,特别是高速非常好用,主动刹车防碰撞功能也非常实用。我试过同一天两次在高速遇到那些LJ车主,差点酿成大祸!中午在一个高速出口前,我没反应过来,车子已经刹车报警,原来一部粤B的Lj错过高速出口直接在快车道停车,想退回来,卧槽!120的时速,自己没预料,反应不过来,而且即使能急煞,自己和家人都会狼狈不堪,搞不好防撞气囊都会打开!回程在互通一个路口,有部粤A的LJ走错路,就退回越过网格线撞倒雪糕筒突然窜出来,也是靠防碰撞功能刹停了!
  • 退休的修车匠老杨 我本性阳,无谓悲伤......
    作为资深汽修从业人,我知道的是,汽车上几乎所有的电子化,都要通过机械系统来执行。至于电子化会不会产生额外的危险,就看那些电子产品技术成熟的程度。但是重要的系统如刹车、转向,设置了在电子系统失灵的状态下,机械系统仍然能继续操控汽车。
    但是以我的经验,电子产品的耐用度不如机械,故障率也高过机械。
  • 对于车我不太了解,但是对于一些物料原材料等级,稍微接触过一些。我们对于个别物料的原材料等级是这么区分的,工业级(其实就是普通合格),食品级(可以接触食品,纯度就高一些了,杂质明显变少),接下来就是电子级(我自己知道的最高等级,意思是物料纯净度要非常高,杂质接近于0)。

    所以,在我的理解范围内,一个设备或者仪器的电子化程度越高,那么可靠性就越高,因为生产这台设备或者仪器所用的物料的等级就越高,所遵循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就越精细,质量管控也越严苛。

    当然,有人担心电子设备比较敏感,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出现故障,导致无法人工干预,进而增加风险,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太空环境恶劣吧?火星和月球上的环境是不是也很恶劣?送上去的都是高度电子集成化的设备。包括运载火箭和搭载的航天器,也都是。我们的汽车工业也是这样,现代制造业发展一日千里,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也跟得上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在以华为,比亚迪等企业为代表国内制造业企业在科学技术研发上连续那么多年,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有了成果,理所应当。为了我们国家的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教育上花更多更细致的功夫,培养更多的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水平工人技师。

    鉴于此,再次呼吁停止中考五五分流,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普及全民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型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专业。
  • 因为过年回老家天气太冷,零下二十五六度过夜之后,大年三十宝骏560车辆esep系统因为太冷了出故障,不认我的电子钥匙,无法无钥匙进入(钥匙按钮能解锁,门把手不能解锁)、无法解锁整车安防系统、更无法按启动按钮启动车辆(我的车没有实体钥匙启动的备选保底办法)

    只好按钥匙按钮解锁上车,然后坐车里我自己当人体暖气,反复拿钥匙按动启动按钮(也就是距离感应器最近位置),在错误提示没发现启动钥匙的界面跟esep系统反复“拉扯”,一个小时左右可能遇到一次突然的解锁成功,然后就能打着火开走,此时人已经冻透了。保险叫了拖车来,还好突然打着火了,没有麻烦拖车大过年的拉着我去店里维修。

    4S研判告诉我应该是esep冻到失灵的原因:1春节4S休息,2这配件算是核心系统,4S没有现货,节后初七调货才能换。

    此故障当天晚上室外停一宿之后复现。
    后来年初一临时找到个地下停车场恒温在+5度左右存车,算是解决了问题。

    后面问过客服,这系统3年6万公里之后不符合保修条件,要换也是我自费……

    今后买产自南方的车可真的要多个心理准备。保不齐哪里就不好使了,尤其是电子系统。
  • Aaron_Zhou 深潜的系统分析师
    迷茫的筱精灵
    辅助驾驶功能,大多数非常有必要,我体会过主动巡航,那在车少,路况好,特别是高速非常好用,主动刹车防碰撞功能也非常实用。我试过同一天两次在高速遇到那些LJ车主,差点酿成大祸!中午在一个高速出口前,我没反应过来,车子已经刹车报警,原来一部粤B的Lj错过高速出口直接在快车道停车,想退回来,卧槽!120的时速,自己没预料,反应不过来,而且即使能急煞,自己和家人都会狼狈不堪,搞不好防撞气囊都会打开!回程在互通一个路口,有部粤A的LJ走错路,就退回越过网格线撞倒雪糕筒突然窜出来,也是靠防碰撞功能刹停了!
    很少用定速巡航,因为虽然脚省力了,但同时注意力的集中度也会下降。有突发情况会影响反应速度;
    主动刹车防碰撞应该只有在低速时才存在刹停的可能,高速给你瞬间刹停?那不是害人嘛,一般超过50公里/小时的速度后只能给你辅助制动减速,实际效果肯定不如自己主动刹车(在精神高度集中情况下)来得有效。
    L2级别的辅助驾驶我只觉得在提醒层面有一定意义(各项依赖于清晰标线的功能也同样),一个对自己和家人足够负责的人,每次开车不都应该保持绝对的注意力集中吗?未来L4级别真正实现,那自然是可以离开驾驶位让车子自己去处理了。在那一天之前,任何“自动驾驶”基本都是伪功能。
  • 牛排全熟放点花椒 别放风闻,谢谢。所有风闻标题均非本人填写
    如果是从技术角度讲,我当然希望车辆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就说两点:人会打电话,人会犯困,机器不会。人眼睛接收到信息,到手脚做出对应反应,需要800毫秒以上,机器则100毫秒内。
    如果从收益角度,看到网上爆发讨论我高兴极了,越讨论,越多人关注汽车,股票广告越好卖,车更好卖,我们这行的工资长的越快。
    前几年舆论圈,什么鸽鸽鲲鲲,苹果华为,我对此嗤之以鼻。这两年舆论圈特斯拉大战比亚迪,我的反应:掐起来掐起来😘😘😘
  • 退休的修车匠老杨
    作为资深汽修从业人,我知道的是,汽车上几乎所有的电子化,都要通过机械系统来执行。至于电子化会不会产生额外的危险,就看那些电子产品技术成熟的程度。但是重要的系统如刹车、转向,设置了在电子系统失灵的状态下,机械系统仍然能继续操控汽车。
    但是以我的经验,电子产品的耐用度不如机械,故障率也高过机械。
    需要限定一下。复杂精密的环境,机械故障率高于电子系统,这种应用场景下,机械需要近乎苛刻的润滑条件,不能多也不能少的过盈或欠亏配合,以及近乎变态的耐用性要求。这种场景下,机械频出故障的情况比比皆是。比较简单的例子,枪械,不保养就等着卡壳吧。但激光枪(工业雕刻用)需要这样天天拆擦保养么?

    有了电子控制器后,剩下的低速低精度的操作,那当然就交给粗笨的机械来处理了,毕竟大脑要搬东西还是要靠手来执行操作。但凭此能说手比大脑高级么?

    一般人对机械稳定的印象,无外乎简单慢速低等级的应用需求下的印象。而快速高精密度的场合,易用稳定的还是电子产品,比如最简单的电子台称,0.1g的精度跟玩儿似的,你机械天平给我搞个0.1g的精度来试试看。0.1g分度的粗天平,保养稍不到位,刀口生个锈,精度那就随机飘了。

    所以你只是汽修界从业人,而不是工业专家。
  • 全部楼层
    墨家学徒工
    USB和220共用一个电源面板就搞定了,哪有你说的那么麻烦?选装了220的,就有插座,没选的就没有。
    USB你嫌功率小,220你又嫌成本高,,,问题是适配220的电源配件不用另购啊,上哪成本高呢?就好比你给手机充电,你得买个点烟口转USB,但如果有220或者USB,那就不用买啊!
    你要知道点烟口的各种东西都是需要另购的,而220或者USB的各种接口往往是现成的,之所以放弃点烟口,不就是因为要多花钱么。如果全世界的电器电源接口都是点烟器口,那还换个啥?
    成本。成本。厂家对上车的每样东西成本都扣得死得很。能上车的东西必须得是成本低,还得耐用。我外购我买的都是消费级的产品,这些东西价格低廉,质保一般没有 ,有也是最多保一年,坏了再买一个也不心疼。车规级的东西,220逆变器你以为一个200块就搞得定??首先这东西量不会大,因为一个车型一个样儿,而且要满足车规级,至少工业级的苛刻稳定性要求。这成本不是你上电子市场买个配件那么便宜。这些成本不还是得买车的车主自己出?
    举个小例子,我电子市场上买个点烟插座,3块钱够了,自己焊线自己装,出故障自己负责。厂家要上车,买一个多少钱呢?你觉得?至少5块。当然质量比我自己买的肯定好得多。厂家要是敢用3块的,哼哼。
  • 东风西渐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我是新手司机,有次在快速路上以60到70的速度进入弯道,然后明显感觉到车身像被人推了一把一样,在路上晃了一下,应该是触发了ESP车身稳定系统。我感觉一些电子辅助驾驶的功能对于新手司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关键时刻能救命。还有比如国产车基本标配的360全景,合资车十万价位的都没有,朋友是老司机认为360全景要少用,然而他的合资车因为没有全景,不敢开窄路,我的国产车可以在车内显示屏直接看到车轮到限宽墩的距离,任何窄路都能从容开过去。
  • 全部楼层
    墨家学徒工
    1、逆变器和电池之间肯定是要有开关的,平时你给它分断了,逆变器就不通电了,车上的那些220V插座也没电了。
    2、USB够用不够用,不是USB的问题,而是厂家设计的问题。只要厂家愿意,用USB带个小冰箱都没问题。至于装多少个,那是问题么?走信息的USB口有一个就足够了,就在驾驶台。其他的都是功率型的,主要就是用来临时补电。你要快充,用220的不就行了。因为充电协议的存在,快充是要钱的。你说点烟器能分头,难道USB和220插座就不能分了?😁
    3、之所以强调厂家选配,是因为车厂有比较严格的品控,用电安全方面肯定比自己改装加装要靠谱的多。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怕厂家贪得无厌,加个逆变器和220插座就收你个万八千的,那才是完犊子了。
    贵,成本高了又没有明显优势情况下,不会给你上这东西的。如果搞个开关,那这接口就又成专用口了,又干不了别的事,这又是个浪费。用220V本身并不是个高频使用的功能,但有些情况下又缺不得。

    12伏就能搞的定的快充供电,我干嘛要用220V的?变压设备不要钱啊?快充协议授权要不了几分钱,比12逆变220再整流回5-9-12-20V这一套流程可便宜多了。而且,消费者外购的设备?是不是交了快充协议授权费的,麻烦也找不到车厂去。

    我说的是USB口的数量够不够用。按我的需求,至少得五个,而且至少两个得支持快充。USB标准协议下,2.0只允许带500mA负荷。3.0是900mA,纯供电的,type-A最大3A。type-c最大5A。如果要对5A-100mA一直到20V-5A这种极限功率全面支持,那你内置的供电设备得多少成本?这一大排放前面,成本不低,占地也不小哦。所有人都得为这个数量这个成本买单?

    没人会去选配这东西的,只会按我说的,扯根线找个位置钻个洞完事儿。然后厂家还收获一片骂声:连个电源点都不舍得给。。。。这是直接口碑上百分百完犊子。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44
最热 最早 最新

  • 这是特斯拉创始人说的一些意见,针对自动驾驶等等,具体大家可以去搜。复制一部分参考一下。我认为将汽车视为软件平台是错误的,就像对待iPhone或其他东西一样。但是它不一样,”埃伯哈德表示,“我有一部iPhone,每次我获得软件更新时,里面都会有漏洞。这些错误意味着危险。例如,我的新闻推送应用程序偶尔会崩溃。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它只是iPhone上的一个烦恼。但这种错误会出现在汽车控制软件中,例如,我的刹车或方向盘,它会杀了你。”
  • 已注销用户
    化油器的摩托车开过。你知道火花塞吗?
    我们公司主打生产柴油车,副业生产新能源电动车,所以我还真没见过火花塞😁下面是特斯拉创始人说的话,请参考“我认为将汽车视为软件平台是错误的,就像对待iPhone或其他东西一样。但是它不一样,”埃伯哈德表示,“我有一部iPhone,每次我获得软件更新时,里面都会有漏洞。这些错误意味着危险。例如,我的新闻推送应用程序偶尔会崩溃。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它只是iPhone上的一个烦恼。但这种错误会出现在汽车控制软件中,例如,我的刹车或方向盘,它会杀了你。”
  • 已注销用户 纯粹的感性
    全部楼层
    饿只想饱不满是吃太饱
    你怕是没开过北京吉普212😁,化油器版本的。你见过化油器吗?🤣
    化油器的摩托车开过。你知道火花塞吗?
  • 全部楼层
    天性
    建议买奇瑞的 奇瑞冬测 好像蛮多的,好像就在东北寒极,一个例子 奇瑞的虎系列出口俄罗斯那边蛮多
    我这是第一批上市的560,莫名其妙的小问题颇多。后面的改进个别零件的批次可能好多了。比如我停车旁边就是另一个一样的560,当地牌照,它就没问题随便冷启动。说明是我这第一批零件有缺陷的问题。然而已经买7年了,没机会免费换核心零件了。
    反正一般都在南方开,不会再遇到这个问题了,凑合开吧。
  • 牛排全熟放点花椒 别放风闻,谢谢。所有风闻标题均非本人填写
    guan_16538230182417
    BYD的车机被黑客入侵成功的历史,然后车辆电子化这方面就非常保守了。新势力吹的远程OTG升级,说明有后门可以远程攻破车机系统控制车辆,灭口根本不用背后19枪自杀。
    那玩意叫ota,空中传输,otg是怼个u盘上去那种,百度前两页都能讲明白的。
    就算是otg,我寻思u盘都能怼到中控台了,还防啥盗?是下面obd口不够明显,还是方向盘右侧护板不好拆?
    反而是老车由于不具备ota安全策略,直接把转向柱和钥匙刷个白版程序,甚至只需要写个配置字,就能直接开走。只要知道rke的安全密钥算法,理论上是砸开玻璃就能开走的。如果更老的机械锁,就更简单了,锁机解锁,点火线分别和12v线短接就好了,就电影里面拆开锁后俩线打火花那种。
    现在的车防盗性能比以前高多了,另外主机厂针对ota安全升级做了一大堆策略,比如刷写后生成密钥,校验等,就是为了防范我提到的两种偷车方法。不知道吧,不知道就对了,你这种说法让懂行的一看就露馅
  • 主耍有两点:处置的复杂度与传感器的精准度。
    越精微单一的玏能越可以交给电子元器件。例如:提到的转向助力。
    电子类比机械类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功能突然完全出错,在高速行驶中太致命了。例如自动驾驶时撮像头出错,人眼也会出错,但绝大部份会纠正回来,而自动驾驶可能一错到底。
  • cupfae
    哎,一个闪电打头上,机械也完蛋。
    那不至于,铁疙瘩经得起
  • 已注销用户
    你要是在燃油车找不到一个电子部件算你厉害!
    你怕是没开过北京吉普212😁,化油器版本的。你见过化油器吗?🤣
  • 全部楼层
    饿只想饱不满是吃太饱
    一个闪电,你的非垃圾电子部件可靠性还好吗?
    哎,一个闪电打头上,机械也完蛋。
  • 现在的造车新势力车不好卖了,原因就是附加太多所谓智能功能,成本干不过tsl,所以今年应该是电动车裸智能元年,A级必须在十万以下。
  • 元器件越多,故障率越高,这是最简单的道理,特别又是在环境恶劣的道路上,颠簸,高温,严寒,大风,大雨等。一个电子设备里有无数个电子元器件,所以故障率高就很正常了。
  • 全部楼层
    joy_blade
    偷换概念成瘾了吧。手机,手表,蓝牙耳机会10G碰撞吗?而且手机电池的确自燃过,而燃烧电池的手机品牌在中国已经玩完了。
    常识:你手机掉地上,那一瞬间的加速度就超10G了。
  • BYD的车机被黑客入侵成功的历史,然后车辆电子化这方面就非常保守了。新势力吹的远程OTG升级,说明有后门可以远程攻破车机系统控制车辆,灭口根本不用背后19枪自杀。
  • 全部楼层
    鼠尾
    不用我找,市场上几百亿块各种电池已经证明了这玩意儿出事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

    你要真信这个,手机,手表,蓝牙耳机,都别往身上带了,因为你栽个跟头,它们就着火了。
    偷换概念成瘾了吧。手机,手表,蓝牙耳机会10G碰撞吗?而且手机电池的确自燃过,而燃烧电池的手机品牌在中国已经玩完了。
  • 高速上开车在经过服务区或出入口附近,最好不要走外侧车道,主动刹停在低速或倒车时遇盲区时有用,在高速上作用不大。
  • 全部楼层
    生命充值卡
    那是因为条件恶劣,温度、宇宙射线影响太大,所以设计寿命短,冗余性设计保守。
    如果在地球使用,设计寿命只有一个月,设计师都得回家。
    就算在地球上,这一期限又能扩大多少倍?电子器件顶多可以用作安全辅助,不能完全依赖之,比如复杂路况的汽车自动驾驶,风险较大,目前硬着头皮上,更多是抢占市场或技术竞争
  • 迷茫的筱精灵
    有句俗话说得好:先liao者贱!孔夫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德!原来说到底,不就是酸葡萄心理!原来不过是我说我的车有辅助驾驶功能,让你们心里不舒服!所以摆出老司机的口吻指教,甚至指责!OK,我那里显摆让你们的酸葡萄破碎受伤了?难道我没有用过,凭空捏造,你就满意了?我用我的,你们不用就不用,有什么关系,我有要你们用了?我说好用,就踩到你们尾巴?非要强调你们技术好,居然不分青红皂白,不了解情况就指责我技术有问题,卧槽,谁才是违规的?不客气的水,关你们毛线,装傻备?另外,你觉得你那些话没问题?既然没问题,那为什么我回敬给你,你要一次又一次想要找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技术的好坏,经验的丰富程度,这都是客观的,可以评价的。你讲说人家讲得的没有道理就行了,就事论事,不需要用那些形容词来描述说话的人,这都不是正道。
  • 迷茫的筱精灵
    有句俗话说得好:先liao者贱!孔夫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德!原来说到底,不就是酸葡萄心理!原来不过是我说我的车有辅助驾驶功能,让你们心里不舒服!所以摆出老司机的口吻指教,甚至指责!OK,我那里显摆让你们的酸葡萄破碎受伤了?难道我没有用过,凭空捏造,你就满意了?我用我的,你们不用就不用,有什么关系,我有要你们用了?我说好用,就踩到你们尾巴?非要强调你们技术好,居然不分青红皂白,不了解情况就指责我技术有问题,卧槽,谁才是违规的?不客气的水,关你们毛线,装傻备?另外,你觉得你那些话没问题?既然没问题,那为什么我回敬给你,你要一次又一次想要找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这个心态就很难让人理解了,人家说的也挺实在的,怎么就是先撩了, 撩你有个什么意思,你反应这么大干嘛。再说了羡慕你有个十几万的有辅助驾驶系统的车,这个羡慕的门槛也相当低哟,请你还是了解下现实情况再来显吧,如果那个仰望车出来你有一台,我倒是真羡慕了 。还是一句话,劝你别生气,别轻易生气,别容易生气,网上容易气到自己,现实中容易路怒,那一不小心会有严重后果的。你看这话可能不怎么好听,你不会又生气吧?
  • 全部楼层
    Aaron_Zhou
    业内人士么?你的回答我赞同。
    我被小编提出来的那段文字,标题是小编加的,我也懒得去修正为更加明确的表述。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在自动驾驶远没有成熟的当下,任何研究/测试都是合理的,但是把不成熟的技术非系统化(如你上文所说需要几个模块的配合)应用的普通人的车辆上,并且冠以“自动”和“智能”的不负责宣传,就是对安全的漠视。
    开启巡航模式后不再注视前方和路况的驾驶员还少么?用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模式当成自动驾驶的人没有么?这些本质上都可以归结到危险驾驶。
    辅助驾驶模式是需要驾驶员随时干预的,但不当的宣传导向正在让更多的人以为已经可以“自动”了。
    我可不是什么业内人士,主要的是我的哈弗大狗有这些功能,用多了就了解了而已。说到买车的时候,销售都没有给我讲过这方面的配置,还是买来后看电子说明书才慢慢搞明白的,所以我看到网上一帮吹捧电动车的什么自动驾驶感到特别的滑稽:这不就是一辆15左右的国产燃油车的基本配置嘛,有啥好吹的!至于特斯拉,30万级左右的车,竟然HUD都没有(估计就是2000左右的成本,可以从配置与售价反推,不一定准确),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人开车时是不可能低头去看显示屏的),真是觉得不可思议!
  • 天性 只有无能狂怒者,才会选择拉黑对方
    全部楼层
    墨家学徒工
    USB和220共用一个电源面板就搞定了,哪有你说的那么麻烦?选装了220的,就有插座,没选的就没有。
    USB你嫌功率小,220你又嫌成本高,,,问题是适配220的电源配件不用另购啊,上哪成本高呢?就好比你给手机充电,你得买个点烟口转USB,但如果有220或者USB,那就不用买啊!
    你要知道点烟口的各种东西都是需要另购的,而220或者USB的各种接口往往是现成的,之所以放弃点烟口,不就是因为要多花钱么。如果全世界的电器电源接口都是点烟器口,那还换个啥?
    主要是要加逆变器,和兼容问题,这样说吧 比亚迪都没标配220 电车都如此,何况油车 油车配220更不显示 一个你外接电磁炉咋办? 从满足大部分人需求来说点烟口适配性兼容性更大,U口通用型差但是用的人多 大部分充电,至于你说的220 全车有一个都够了 但是要逆变器 油车使用要不熄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