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让大江南北人民都喜欢的菜式就是重口味,油盐糖,总之要重其中一样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43723”推荐,来自《《狂飙》为何带不火肠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954707051176
  • 肠粉机磨和石磨口感都会不一样,肠粉做出来后就要马上吃,放凉了或者盒子里面打包出水后也不好吃,不过我觉得北方朋友对广东实物吃不习惯就是因为一个字,淡。

    今年去旅游一遍之后和天南地北的人交谈过,也对两广以外的饮食文化有更广的了解。味道淡,一个淡字能打消很多人的食欲,习惯了重油盐的味蕾,来到广东这个最喜欢吃鲜(也就是突出食材原本味道,佐料用于升华或者辟除异味)的地方是很难适应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用餐习惯已经让北方的各位很难再仔细品尝这种淡淡的食材鲜香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人钠摄入量是严重超标的,也就是说食盐摄入量太高,这会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上升。纵观天南地北不同地方,比较出名的好像只有传统广府菜是相对清淡的。

    所以广东的饮食文化为何不能往外辐射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口味这个东西很主观,是你从小到大形成的,到了外面吃几个菜只要不合口味就没有食欲了。说不定换一个当地人来吃这个菜,能下两碗米饭。就是这么个道理罢了。

    再说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菜在这里做好吃,换了别的地方就未必好吃了,水不一样很多东西也会不一样。对于一个菜来说最不起眼的水有时候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能够让大江南北都喜欢的菜式就是重口味,重油重盐重糖,反正要重一样,这是人体基因决定的

油,糖是什么,是脂肪,是能量,过去几百几千年间,我们一直处在能吃饱-不能吃饱-没得吃的循环之中,那些基因里不喜欢这些的,不抓住一切机会摄取能量的,早在乱世里饿死绝种了,现在能留下的人,基因里就肯定喜欢含有大量热量的食物,这也是近些年肥胖人群飚增的原因,因为自然选择的速度没有人工发展快,物质已经发展到不会吃不饱了,但是基因还没有迭代,所以很多时候已经热量摄取够了但是还是觉得没有吃饱,只有热量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食物,不吃只是因为你为了健康,为了减肥,为了其他xxx的理由而已,而不是吃不进去,这也是广东菜除了煎炸技法的菜色之外其他的很难传进内地的原因,说的好听叫清淡原味,说不好听,往上几百年,那叫茹毛饮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