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绍兴和议是政治正确,也说赵构是千古罪人

网上搜集了一些材料,整理了一篇小文,用以驳斥宋高宗议和是政治决定,但杀岳飞没什么必要

面对金朝的入侵,虽然南宋最高统治者奉行屈膝投降的政策,但是宋朝各地人民纷纷奋起抗击金军的残暴虏掠,而宋廷内部的主战将士亦活跃在抗金的最前线。如韩世忠、岳飞、吴玠、吴璘、刘锜等,他们在各地抗击金兵,收复了部分失地。其间,宋军打了多场重大战役,如韩世忠的黄天荡之战,以八千人力拒金兀术十万大军四十八天;刘琦顺昌大捷,以不到二万人大败金兀术大军十余万。其他如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大仪之战等,众将都令金兵吃了苦头,大大鼓舞宋朝军民的士气。

然而,赵构不久就因李纲坚决主战,不符合他的苟安议和的意愿,只让李纲担任了77天的宰相(李纲力图革新内政,颇有成效),就罢了李纲的官。而在南宋的抗金将领中,岳飞的抗战态度最坚决,功绩、贡献最大,但其结局也最悲惨。赵构所信用的汪伯彦、黄潜善二人,也都是些主张逃跑和屈膝投降的人。我们可以看看这期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1.1127年(建炎元年)九月,赵构听说金朝以傀儡张邦昌被废为借口,再次南侵已抵达河阳,也不问消息是否确实,立即准备南逃。十月初从南京(今河南商丘)出发,月底逃到扬州。

2.1129年(建炎三年)二月金军奔袭扬州,宋高宗仓皇出逃,经镇江府到杭州。九月金兵渡江南侵,赵构又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至明州(今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漂泊海上。

3.1130年(建炎四年)夏,金军撤离江南后,赵构回到临安府。张浚发布攻金檄文,命权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收复长安(今陕西西安);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收复麟州、延州,初战告捷,使张浚更加轻视金军。金朝闻宋军反攻,急命完颜宗弼率精骑2万由洛阳驰援陕西;命完颜娄室率军数万由河东进至绥德军(今陕西绥德),阻遏宋军东进。金军在富平(今陕西富平北)地区,击败宋军反攻。

4. 1130年(绍兴元年)七月,宋廷因禁军被打烂,重新编组新的正规军。张俊所部组建为“神武右军”,韩世忠所部组建为“神武左军”,两人均为都统制;王燮所部组建为“神武前军”,陈思恭所部组建为“神武后军”,两人均为统制。岳家军在张俊所部,军号定名为“神武右副军”,岳飞为统制,屯驻洪州。十二月,“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因镇压福建范汝为之乱不力而被削职,岳飞的“神武右副军”改名为“神武副军”,并升迁为都统制。【都统制相当于大军区首长,统制差不多就是大军区副首长或省军区首长,执政大臣级别的文官或节度使级别的武官才能任统辖军政的宣抚使、制置使】

5.1132年(绍兴二年)正月末,岳飞被任命为荆湖东路安抚使,统率军马前往潭州(湖南长沙附近)。二月,主战派头号人物李纲被起用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岳飞等将领划入李纲部下,讨伐湖东路的盗匪曹成。战斗中岳家军尽占优势,但曹成部下悍将杨再兴骁勇异常,杀死岳家军第五正将韩顺夫、岳飞的胞弟岳飜。杨再兴被俘获后,被岳飞收服而成为日后岳家军的著名悍将之一。李纲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闰六月,岳飞升为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从五品),岳家军兵力达2.4万人左右,与韩世忠、张俊等军相差不多。吴玠部在陕西组织和尚原之战,金军攻势受挫。

6.1133年(绍兴三年),第一次北伐。襄阳方面的神武左副军统制李横等部先胜后败(被铁浮屠所败),退到南昌附近;其部下牛皋、董先共一千余人以及李道等部并入岳家军,张玘也拨归岳飞统辖。此前1132年,李纲起复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7.绍兴四年(1134)秋,第二次北伐岳家军大获全胜,收复襄阳、唐州、信阳军等地。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同年,金军遭遇和尚原之败后卷土重来,吴玠考虑和尚原补给困难,于是令部队从和尚原撤出到仙人关以东驻扎,宋军取得杀金坪大捷,金军全线崩溃,吴玠乘胜收复凤、秦、陇诸州。杀金坪大捷、和尚原大捷是南宋川陕防务趋于巩固的基础。

8.1136年(绍兴六年),第三次北伐。岳母故去,岳飞守孝期间被夺情起复。岳飞“三诏不起”,赵构对岳飞及其部下严厉的警告“如依前迁延,致再有辞免,其属官等并当远窜”,主战派李纲单独给岳飞写信恳切他不要“以私恩而废公义”。三月,宋廷任命韩世忠为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岳飞为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副使,并且移镇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主战派宰相张浚召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到镇江府的都督行府商议军事。该会议决定四路出兵:由韩世忠自承州、楚州出兵攻京东东路的淮阳军(今江苏邳州市西南),由岳飞自鄂州出发到襄阳府然后北伐,由张俊自建康府出发守泗州,由刘光世由太平州出发守庐州。岳家军收复虢州的栾川、商州等地,兵临蔡州城下。

9.1140年(绍兴十年)五月,完颜宗弼撕毁和议,分四路南下。完颜宗弼亲率主力攻入开封,元帅右监军完颜撒离喝攻陕西,金河南知府李成攻西京河南府(今洛阳),聂黎孛堇攻宋之京东路。陕西战场上,因为吴玠已于前一年病逝,由副手胡世将统领吴璘(吴玠之弟)、杨政和郭浩三个都统制与金军在关中僵持;京东路战场上,宋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韩世忠所部攻取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并在淮阳军附近的泇口镇、潭城、千秋湖等地击败金军,在淮阳军城下和金军僵持不下。中部战场,由完颜宗弼亲率主力,在李成一军的帮助下,和岳飞的“岳家军”、张俊的“行营中护军”,以及的刘锜(当时被宋廷任命为开封副留守)的两万“八字军”较量。

10.1140年(绍兴十年)六、七月,宋军第四次北伐。刘锜“八字军”以依城野战的方式,以拒马器械和重斧击退女真主力“铁浮屠”、“拐子马”,收复太康;岳家军先后攻下蔡州、颍昌府、淮宁府、陈州、郑州、河南府(洛阳)、朱仙镇,并取得了郾城之战、颍昌之战、朱仙镇之战的胜利。岳飞“连结河朔”的战略成功,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就对兀术盘踞的东京形成了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之势,金军不得不退出开封城。颖昌之战前后到朱仙镇之战,宋廷12道金牌递发的班师诏,全是措辞严峻、不容反驳的急令,命令岳家军必须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则去“行在”临安府朝见皇帝。金军以孔彦舟为先锋,重占开封府;宋军虽在各部配合之下仍在淮宁府打败金军,但大势已去。

11.宋高宗、秦桧强令岳飞班师后,为了扫清向金人议和的障碍,先后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然后向金乞和。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伙同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动。此后,诸大将兵柄被褫夺,各宣抚司也随之被撤消,继而宋金和议达成,岳飞、张宪、岳云蒙冤遇害,原岳飞麾下湖北、京西路宣抚司的僚属也多受株连。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及张宪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云年仅23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赵构对战局的控制反复无常,有努力做到不胜不败以利议和的嫌疑,也或有生母韦氏当时作为事实上的人质被金国囚禁待释有关,更有生于乱世却想偷安的事实。英国人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有句话很有道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何况宋钦宗曾以密旨授命赵构“尽起河北兵入卫”,却畏敌如虎,在大好形势之下丢地失土,实乃千古罪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