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年,这棵中国科幻的独苗终于破土发芽

毫无疑问,2023年注定将是一个“科幻大年”。

不仅是因为年初就有大量的重量级科幻作品上映开播,也是因为当下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需要展开对“未来”的思考。而科幻作品恰恰能在其中起到微妙的化学作用。

在二战结束后、冷战高峰的70年代,以及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每当世界有重大变动人们开始思考未来的时候,都恰逢其时的迎来了科幻经典作品的爆发期,一些科幻作品也确实影响和预言了人类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轨迹。

而年初的几部科幻大作里,引发中国这波科幻热潮的开山之作《流浪地球》的续作。

500

我在第一时间冲进影院,观赏了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精心打磨四年的续作电影。2019年春节给我带来的那份冲击再次袭来了!

我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可能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我认为无论年龄、性别、爱好如何,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看一看这部电影。

无论是硬核的细节、传达给观众思考的维度、还是饱含在每一段动人剧情里的精神内核,都十分值得人反复回味。

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流浪地球2》的效果。因为不同的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说第一部那种特效和叙事带给观众的震撼是“物理”的,这部“前传续作”带来的冲击则更多的集中在“精神”上。

从引发观众思考的维度上看,影片几乎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观众,都会对电影精心雕琢的部分产生兴趣,拥有自己的思考。

(以下内容涉及轻微剧透)

1

真正的“硬科幻”

所谓,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流浪地球2》依然采用了和前作一样的创作思路。在严格遵从原著世界观和主要设定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作。

而作为时间线更为靠前的“前传”作品,电影极大地充实了前作的背景设定。让“《流浪地球》宇宙”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导演郭帆对于《流浪地球2》的评价是:前作好一点。

500

前作是“打江山”的先锋,续作是“守江山”的中坚。在我看来,创作这样一部续作最需要的,就是用大量硬核的内容,让作品描绘的世界更加充实。

《流浪地球2》在硬核的表现上是足够优秀的。无愧是一部“硬科幻”的作品。

相比于第一部,本作引入了更多的硬核设定,并且采用了多主角、多主线的复杂叙事。

按照道理说,这不仅要求科幻作者本身,必须是“著作等身”级别的科学全才,甚至其受众的接受门槛随之提高。

想要跟上作者的天马行空的幻想,天文、地理、数理化、军事、空气动力、机械设计、医学和工程学等各个方面的都要有一定的知识量。甚至历史常识和社会学现在也都成为了门槛。

500

因为科幻作品是我们现实世界的延伸,好的作品首先要保证的一定是“合理”。

普通的文艺作品大多只需要在叙事逻辑上自洽,而科幻作品却要从科学原理上和角色的行为上都要做到自洽。

好的科幻作品,就像是一台高度精密的设备一样,哪个部分抽出来,内行看了都得说“没毛病”,将人类科技和工业水平最“炫酷”的一面展示给大众。

在这点上,《流浪地球2》做的十分优秀。一部科幻电影里的细节考据,做的比国内的历史片都好!每个细节设定丝毫没有偷懒,细节多到让人头皮发麻:

电影有一段剧情在非洲的加蓬,外来的航天员语言五花八门,但是基地的驻军必定说法语。因为加蓬以前就是法国的殖民地,官方语音必然是法语。

开着魔改SU-57的俄军飞行员,在爬升追击并躲避导弹的时候,用出了俄国飞行员标志性的失速机动。这是俄国人从二战用到现在的“传统优势项目”。

500

在联合国/联合政府的大会上,无论是中国代表斟字酌句发言稿,还是美国代表充满霸权和对抗思维的表态,都非常贴合现实中的印象。

这些精细到一句台词、一个镜头的细节不是人人都能准确的捕捉到,我也是对政治和历史有一些浅薄的知识,才能一下get到剧组的创作意图。

但是可怕的是,这样扣细节、映照现实的内容,在这部电影里多如牛毛!

尽管电影没有解释,但是懂地理的观众能说明白,人类第一台做理论验证的行星发动机为啥设定在加蓬。

那是加蓬位于地球赤道上,而且位于大路上有足够的石头给发动机当原料。发动机点火后,通过地球的自转就能看出能看出发动机是否能“推动地球”。

500

(现实中资企业在此还有铁矿项目,印证了片中中国工人在非洲造行星发动机的设定)

尽管没有解释,军迷还是能看懂,片中原创能垂直起降的歼20,采用的是类似于苏联雅克38和雅克141的垂直起降构型。而不像英国鹞式或者美国的F-35。

500

500

一台幻想中的机体却能连技术发展路线都给你整的合情合理。着实让人佩服剧组的专业和用心程度。

“硬科幻”的核心粉丝从事的行业千千万万,各自擅长的领域也都不同。但是流浪地球2就是能让不同的粉丝不仅在自己的内行领域看出门道,而且还能激发出他们在其他领域里的兴趣。

能引发受众探求不同领域的热情和兴趣。这才是硬科幻最大的魅力,是真的能起到“科普”的目的。

对于中国科幻市场而言,《流浪地球2》这样的标杆级作品,是真的在为科幻圈输入新鲜血液。而且证明了中国的电影工业不仅能产出好的古装片、奇幻片和动作片,我们已经具备了,生产高质量科幻电影的水平。

时间会证明,历史会记住,《流浪地球》系列IP对于中国电影的贡献到底是多么巨大。

2

关于未来的思考

在进电影院之前,我觉得《流浪地球2》再怎么拍可能也没法超越前作的高度。

然而,电影只进行到了1个小时的时候,我就发觉这部电影,在内容深度上是完全超越前作的!

电影有一个非常重点讨论的内容,就是对于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

即便是不熟悉科幻的朋友,这几年看新闻也能发现。在人类未来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是有不同的路线的。但是核心矛盾依然是有限的资源下,如何满足全人类不断扩张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展问题”

有些人在专心向内发展,让人脑和意识不断拓展,来解决发展空间的不足。

各大科技公司都在搞元宇宙,想让人活在虚拟空间里。艺术家们在利用区块链搞数字艺术品,想让虚拟资产成为人们资产的一部分。甚至一些国家去年都开始把比特币当成外汇。

电影、游戏这几年也刮起了“赛博朋克”的风潮。高技术、低生活的反乌托邦成为许多人对于未来的悲观幻想。

脑后插管、意识上传、肉体苦弱、机械飞升,既然现实的世界不是乌托邦,我们就带着人类逃离现实,在虚拟的世界里永生。

500

还有一条向外发展的道路,就是从冷战延续至今的对于航天技术的发展。美国人在重返月球,中国人在太空建空间站。长远来看,无一不都是在拓展人类文明的边疆。

人类迟早要探索地球之外的世界。让文明脱离星球的束缚,达到“文明永生”的目的。两个方向都是为了文明的存续,但是手段却几乎是背道而驰。

500

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就是将两种发展路线,融合进流浪地球的世界观里。让一个吴京饰演的宇航员和刘德华饰演的计算机科学家并列作为主角。

表面上,他们各自的事业是对于人类两种未来的不同道路。可是最后却都为人类文明的存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牺牲少数,成全多数。那些自愿在文明毁灭前牺牲自己的人,就是因为坚信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但是电影也并没有否定,那些将自己的意识上传进量子计算机的人。他们以不同的形式活着,依然在为了种族的延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实缔造虚拟,虚拟拯救现实。

相信看过电影的朋友,肯定能明白这是多有趣的设计。

这种精巧的设计,意义不仅停留在电影剧情上。同时也映照了现实世界人类的未来!展现出了极具深度的思考。

国内的商业电影能达到如此思考深度的,除了某麻匪导演的作品之外,几乎屈指可数。《流浪地球2》算是让我开了眼界,“走心”和“走肾”原来可以兼得,看爽和思考竟然两手全抓!

3

传承:中国人永远的主题

《流浪地球》一直以来的精神内核都“很中国”

地球遭遇危机,要带着地球跑路,路上也要过年、也要烧纸、也要和家人团圆。但是这种内核并不只是流于表面的“元素”。而是有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核

而在我看来,这个内核就是“传承”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表达的是中国人面对困难的惯有心态。从少数民族入侵,到水旱蝗螳;从无休止的内乱,到广大人民的反抗。

本着人民史观来看,中国50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历史。

其中有面对苦难的乐观,也有对于代代传承延续的执着。

这个世界连苦难都是公平的,大灾当前谁都跑不了。所以呢?重要的是让文明延续,只要文明得以延续,困难终将被解决。

电影最后说,“流浪地球计划”其实就是从“移山计划”发展而来。中华文明能香火不断的延续,靠的就是一份传承。

电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悲惨、但是又充满力量的未来。跨越国籍、语言,当全球的人类都愿意认同这种愚公移山的价值观,即便是在“太阳爆炸”这样级别的困难人类也可以战胜!

500

我们都应该相信:

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这份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失去的“崇高”。也是这部《流浪地球2》这根中国科幻电影的“独苗”,送给中国观众和中国科幻的最好礼物。

热门评论 7

  • Loader 一个中年油腻男,却又关心国事!
    刚刚看好《流浪地球2》,先说结论——实在太TMD的棒了!
    这是一个从90年代起,就深受美国大片洗礼的老电影看客的直接感受——《流浪地球2》已经物理上全方位地(不论立意、剧情、特效、表演等各方面)正面碾压(注意不是“抗衡”)好莱坞顶级制作!(就比如我几周前看过的《阿凡达2》)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有按中国哲学、中国伦理、中国道德进行叙事的超级大片!它的出现,打破了好莱坞一统江湖的美式叙事、美式价值、隐形白人至上霸权!而且破的那么自然、那么毫无争议、那么彻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现在各个方面,看来的确如此!
    加油,小破球!
    加油,中国!
  •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 guan_16162496481031
    特效不错,情节嘛。。。
    没有美式英雄
  • guan_16162496481031
    特效不错,情节嘛。。。
    我也奇怪,还不如让奇异博士开传送门送走就行,搞那么多发动机干嘛呢
  • Loader
    刚刚看好《流浪地球2》,先说结论——实在太TMD的棒了!
    这是一个从90年代起,就深受美国大片洗礼的老电影看客的直接感受——《流浪地球2》已经物理上全方位地(不论立意、剧情、特效、表演等各方面)正面碾压(注意不是“抗衡”)好莱坞顶级制作!(就比如我几周前看过的《阿凡达2》)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有按中国哲学、中国伦理、中国道德进行叙事的超级大片!它的出现,打破了好莱坞一统江湖的美式叙事、美式价值、隐形白人至上霸权!而且破的那么自然、那么毫无争议、那么彻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现在各个方面,看来的确如此!
    加油,小破球!
    加油,中国!
    三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三年等一回我无悔啊
  • 刚正不阿产业人 永远在路上!
    Loader
    刚刚看好《流浪地球2》,先说结论——实在太TMD的棒了!
    这是一个从90年代起,就深受美国大片洗礼的老电影看客的直接感受——《流浪地球2》已经物理上全方位地(不论立意、剧情、特效、表演等各方面)正面碾压(注意不是“抗衡”)好莱坞顶级制作!(就比如我几周前看过的《阿凡达2》)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有按中国哲学、中国伦理、中国道德进行叙事的超级大片!它的出现,打破了好莱坞一统江湖的美式叙事、美式价值、隐形白人至上霸权!而且破的那么自然、那么毫无争议、那么彻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现在各个方面,看来的确如此!
    加油,小破球!
    加油,中国!
    同意。
  • 全部楼层
    guan_15502414742834
    熊出没初二上午网络上面就有了,不是清晰版本,流浪地球2初二晚上8点网上就有盗版,《满红红》现在网络还没有盗版。
    我还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想去看中国乒乓,结果发现他们那边只有一场不说,票价还贵得离谱,就是摆明了不让你看,更不用说什么看《交换人生》、《深海》这些不算火的片子,结果打出来的票是《满》了,要证据微博上一抓一大把,分布在各种各样博主的不同微博的评论区下,甚至楼中楼里,我觉得不可能是所谓“黑子”,应该就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只能说有些确实厉害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6
最热 最早 最新

  • 黄金史姆莱 曾经年少爱追梦
    全部楼层
    红尘不透
    不不不满江红可不是小成本啊,他的成本5亿,流浪地球2做成这样也不过6亿,我有点弄不懂,这几个演员按照限薪令拿满能多少,看了下猫眼各种宣传上应该花了不少,算1亿把,那感觉还是多了啊,是不是某些场次的成本也在内了
    估计是虚报,之前有报导过,使用类似手段来“洗钱”
  • 黄金史姆莱 曾经年少爱追梦
    2023年注定将是一个“科幻大年”
    ~~~~~~~~
    应该叫“大刘年”
  • 沧海一笑生2046 抛弃幻想,准备战斗!
    Loader
    刚刚看好《流浪地球2》,先说结论——实在太TMD的棒了!
    这是一个从90年代起,就深受美国大片洗礼的老电影看客的直接感受——《流浪地球2》已经物理上全方位地(不论立意、剧情、特效、表演等各方面)正面碾压(注意不是“抗衡”)好莱坞顶级制作!(就比如我几周前看过的《阿凡达2》)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有按中国哲学、中国伦理、中国道德进行叙事的超级大片!它的出现,打破了好莱坞一统江湖的美式叙事、美式价值、隐形白人至上霸权!而且破的那么自然、那么毫无争议、那么彻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现在各个方面,看来的确如此!
    加油,小破球!
    加油,中国!
    严重同意,综合来看绝对是空前的!
  • 全部楼层
    guan_15502414742834
    熊出没初二上午网络上面就有了,不是清晰版本,流浪地球2初二晚上8点网上就有盗版,《满红红》现在网络还没有盗版。
    满江红的盗版也有了,孩子们在看,等回城了准备带他们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2,满江红这样的电影不值得去电影院看
  • 故弄玄虚,吊人胃口,说明底气不足。不如“硬科幻《流浪地球2》”或其他做标题。何谓“独苗”?有一就有二,不愁后继无人。
  • 迷离之信
    这次春节档票房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初一《流浪地球2》票房超过《满江红》近8000万,但是到初二《满江红》的排片场次反倒比《流浪地球2》多出4500场,票房多的电影到了第二天排片场次反倒少了,这是什么道理?而到初三《满》的排片场次更是进一步比《流2》多出12000场,这太诡异了!

    如果非要找理由,大概能找到两个理由:1、时长不同,2、场均人次不同。
    1、时长不同。这个理由很牵强,《流2》时长173分钟,《满》时长159分钟,相差仅仅14分钟,并不会因为时长差异导致排片场次相差这么多!
    2、场均人次。初一的场均人次我没留意,初二《满》的场均人次比《流2》多2.5人左右,初三《满》比《流2》多6.5人左右。场均人次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解释《满》的排片明显多于《流2》的原因,不过网上曝出《满》有很多幽灵场做票,争议颇多。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满》排片明显多于《流2》,这对中国电影来说都是一个悲剧。一个几个月内在一个小院子里面拍出来的小成本电影(不含演员酬劳)的票房战胜一个花几年时间打磨大制造大成本的工业化电影,这会驱使电影人以后都往以小博大的方式去发展。一个小鲜肉流量明星,搭配几个演技实力派,拍一个小制作低成本电影去博取暴利。。。这对中国电影朝大工业化方向发展真的是一场灾难!
    不不不满江红可不是小成本啊,他的成本5亿,流浪地球2做成这样也不过6亿,我有点弄不懂,这几个演员按照限薪令拿满能多少,看了下猫眼各种宣传上应该花了不少,算1亿把,那感觉还是多了啊,是不是某些场次的成本也在内了
  • 科幻的电影,魔幻的现实。搞笑的专家,摇摆的百姓。😄
  • 阿黑狗
    垂直起降有多重要?军盲会告诉你“f-35单机作战能力不如f22和歼20‘;而我会告诉你,中美一旦在台海战争中摊牌,第一波就是导弹雨互射,进行机场的互换,机场被摧毁,传统战斗机将无法起飞,届时唯一拥有作战力的只有直升机,特别是歼20这种对跑道要求较高的精密机型,即使机体完好无损,机场被毁将完全失去作战力;美国海空军机场遍布整个太平洋,中国动用5000公里射程以上的导弹打击机场,收益将低于成本,而美国可以将传统战斗机部署到这些机场,同时将f-35部署到前沿基地,这些垂直起降飞机在跑道被毁的情况下仍然拥有远远超过直升机的战斗力,甚至可以短时停靠在航母上,形成对舰载机的战力补充。如果进行机场互换,中国的空军力量将被拥有垂直起降飞机的美国碾压,毕竟这时候比的就是谁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空缺也是导致中国在台海摊牌的重要掣肘。
    虽然现在矢量发动机也是刚刚成熟,但是时间不等人,美国人更不会乖乖等着被超越,人家确实在研究第六代战机,无人直升机和无人机海战术,但是中国首要任务还是研发垂直起降发动机
    你先搞清楚,F-35并不是全部都能垂直起降的,而是只有F-35B攻击机才是。要是像你吹的这样天花龙凤,美国人为什么不全部装备F-35B,还要NC的装备A、C2 个型号。
  • 到水旱蝗螳——没有水旱蝗螳,只有水旱蝗汤,这最后一个汤是专指国民党的汤恩伯。其实很好理解,这螳螂可是益虫,并且也不存在蝗虫这样大规模爆炸性成灾特性,对人类社会没有什么突出的影响。
  • 全部楼层
    guan_15502414742834
    熊出没初二上午网络上面就有了,不是清晰版本,流浪地球2初二晚上8点网上就有盗版,《满红红》现在网络还没有盗版。
    我还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想去看中国乒乓,结果发现他们那边只有一场不说,票价还贵得离谱,就是摆明了不让你看,更不用说什么看《交换人生》、《深海》这些不算火的片子,结果打出来的票是《满》了,要证据微博上一抓一大把,分布在各种各样博主的不同微博的评论区下,甚至楼中楼里,我觉得不可能是所谓“黑子”,应该就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只能说有些确实厉害
  • 白马菜农 病退小职员
    阿黑狗
    垂直起降有多重要?军盲会告诉你“f-35单机作战能力不如f22和歼20‘;而我会告诉你,中美一旦在台海战争中摊牌,第一波就是导弹雨互射,进行机场的互换,机场被摧毁,传统战斗机将无法起飞,届时唯一拥有作战力的只有直升机,特别是歼20这种对跑道要求较高的精密机型,即使机体完好无损,机场被毁将完全失去作战力;美国海空军机场遍布整个太平洋,中国动用5000公里射程以上的导弹打击机场,收益将低于成本,而美国可以将传统战斗机部署到这些机场,同时将f-35部署到前沿基地,这些垂直起降飞机在跑道被毁的情况下仍然拥有远远超过直升机的战斗力,甚至可以短时停靠在航母上,形成对舰载机的战力补充。如果进行机场互换,中国的空军力量将被拥有垂直起降飞机的美国碾压,毕竟这时候比的就是谁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空缺也是导致中国在台海摊牌的重要掣肘。
    虽然现在矢量发动机也是刚刚成熟,但是时间不等人,美国人更不会乖乖等着被超越,人家确实在研究第六代战机,无人直升机和无人机海战术,但是中国首要任务还是研发垂直起降发动机
    军盲一个
    就你设定的条件,谈及体系(机场、航母等),那么反过来为什么需要,不只是跑道,关键是是弹药、油料、易损件更替这些。要说单纯起降,我高速公路很多地段都是按战时跑道(部分服务区具备临时弹药、油料、易损件更替服务),那反过来说,我高速公路网是不就是能揍的F-35垂直起降不敢升空呢
          
    中国的主要任务倒是要研究第六代战机,无人直升机和无人机海战术
  • 迷离之信
    这次春节档票房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初一《流浪地球2》票房超过《满江红》近8000万,但是到初二《满江红》的排片场次反倒比《流浪地球2》多出4500场,票房多的电影到了第二天排片场次反倒少了,这是什么道理?而到初三《满》的排片场次更是进一步比《流2》多出12000场,这太诡异了!

    如果非要找理由,大概能找到两个理由:1、时长不同,2、场均人次不同。
    1、时长不同。这个理由很牵强,《流2》时长173分钟,《满》时长159分钟,相差仅仅14分钟,并不会因为时长差异导致排片场次相差这么多!
    2、场均人次。初一的场均人次我没留意,初二《满》的场均人次比《流2》多2.5人左右,初三《满》比《流2》多6.5人左右。场均人次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解释《满》的排片明显多于《流2》的原因,不过网上曝出《满》有很多幽灵场做票,争议颇多。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满》排片明显多于《流2》,这对中国电影来说都是一个悲剧。一个几个月内在一个小院子里面拍出来的小成本电影(不含演员酬劳)的票房战胜一个花几年时间打磨大制造大成本的工业化电影,这会驱使电影人以后都往以小博大的方式去发展。一个小鲜肉流量明星,搭配几个演技实力派,拍一个小制作低成本电影去博取暴利。。。这对中国电影朝大工业化方向发展真的是一场灾难!
    熊出没初二上午网络上面就有了,不是清晰版本,流浪地球2初二晚上8点网上就有盗版,《满红红》现在网络还没有盗版。
  • 期待上海堡垒2力压🤣
  • 这次春节档票房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初一《流浪地球2》票房超过《满江红》近8000万,但是到初二《满江红》的排片场次反倒比《流浪地球2》多出4500场,票房多的电影到了第二天排片场次反倒少了,这是什么道理?而到初三《满》的排片场次更是进一步比《流2》多出12000场,这太诡异了!

    如果非要找理由,大概能找到两个理由:1、时长不同,2、场均人次不同。
    1、时长不同。这个理由很牵强,《流2》时长173分钟,《满》时长159分钟,相差仅仅14分钟,并不会因为时长差异导致排片场次相差这么多!
    2、场均人次。初一的场均人次我没留意,初二《满》的场均人次比《流2》多2.5人左右,初三《满》比《流2》多6.5人左右。场均人次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解释《满》的排片明显多于《流2》的原因,不过网上曝出《满》有很多幽灵场做票,争议颇多。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满》排片明显多于《流2》,这对中国电影来说都是一个悲剧。一个几个月内在一个小院子里面拍出来的小成本电影(不含演员酬劳)的票房战胜一个花几年时间打磨大制造大成本的工业化电影,这会驱使电影人以后都往以小博大的方式去发展。一个小鲜肉流量明星,搭配几个演技实力派,拍一个小制作低成本电影去博取暴利。。。这对中国电影朝大工业化方向发展真的是一场灾难!
  • 阿黑狗 观网的小学生愚论
    垂直起降有多重要?军盲会告诉你“f-35单机作战能力不如f22和歼20‘;而我会告诉你,中美一旦在台海战争中摊牌,第一波就是导弹雨互射,进行机场的互换,机场被摧毁,传统战斗机将无法起飞,届时唯一拥有作战力的只有直升机,特别是歼20这种对跑道要求较高的精密机型,即使机体完好无损,机场被毁将完全失去作战力;美国海空军机场遍布整个太平洋,中国动用5000公里射程以上的导弹打击机场,收益将低于成本,而美国可以将传统战斗机部署到这些机场,同时将f-35部署到前沿基地,这些垂直起降飞机在跑道被毁的情况下仍然拥有远远超过直升机的战斗力,甚至可以短时停靠在航母上,形成对舰载机的战力补充。如果进行机场互换,中国的空军力量将被拥有垂直起降飞机的美国碾压,毕竟这时候比的就是谁有垂直起降战斗机,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空缺也是导致中国在台海摊牌的重要掣肘。
    虽然现在矢量发动机也是刚刚成熟,但是时间不等人,美国人更不会乖乖等着被超越,人家确实在研究第六代战机,无人直升机和无人机海战术,但是中国首要任务还是研发垂直起降发动机
  • 中国科幻:我要开花,我要发芽😀
  • guan_16162496481031
    特效不错,情节嘛。。。
    没有美式英雄
  • 纠正一个有意无意的别字或错字,第3节第4小段,“水旱蝗螳”有误,实际上应为“水旱蝗汤”。
    应该说前三个字都没有问题,水旱蝗历史上都是相伴着来的。当然河南省的本次“水旱蝗”,恐怕多半与“常凯申”之伪KMT正相关——
    细说起来,没有“花园口”,“水”恐怕不会有(当然以KMT之国军的战斗力,效果可能相同,但是“水”可能就没有了);
    “水”之后是1942年(民国仨一年)的大旱,伪KMT国民政府大员们在“陪都”恐怕正在忙着“抗日”或“媾和”,忙里偷闲还要生怕“驼峰航线”不能装满,所以经常要帮助飞机装上“压舱物”,所以虽然总体上粮食够吃,不过在伪KMT国民政府治下,人恐怕一定会死,此事不提也罢;
    生物学规律,似乎有旱通常有蝗,不过,民国仨一年的蝗灾之所以神奇,是因为“水旱蝗汤”中最后一“神仙”——“汤”司令!汤司令,此时乃是伪KMT国民政府旗下第一战区副司令、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乃是“总裁”爱将汤恩伯,深得“总裁”的“化神奇为腐朽”之功,于是本来只有“旱”、“蝗”两害,为加强河南群众抗日意志,加强为“旱”、“蝗”、“汤”三灾,且是三者中虽名列最尾,但是具有愈变愈强之超能力者也。
    在《流浪地球》之时提到汤大人,其实我是很不愿意的。虽然党和政府想要带着所有国人一起去廿一、廿两世纪乃是更长远,但是汤大人嘛,他的最好去处,可能还是去某台行星发动机一游即可(去月球发动机太贵,去不得)。
  • 科幻片其实是有一定的观影门槛的,很多片中出现的道具需要自己平时就有所了解,才知道这个道具在近未来的牛🍺之处。或者它这个道具(情节)就是个科学设定,不一定能实现但确实推动剧情的必须。很多反对者纠结于这种设定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就失去了看科幻最基本的共情感,这是舍本逐末或者叫刻舟求剑。这就好比你看个武侠剧,不断在纠结有没有内力这个东西,轻功违反了基本的物理守则,那就没有必要看下去了。

    而限于时长无法事无巨细交待的故事背景,情节的留白,这些东西也需要一定的阅(观)读(影)水平才能把完整的故事看懂。

    流浪地球2受欢迎的程度,其实从侧面反应的是我们大众观影水平以及科学知识的提高。
  • 浮云涛影

        当太阳核聚变烧完氢,演变为红巨星呑没整个太阳系时,地球只有创造动力源逃离太阳,流浪银河系,寻找新的类太阳恒星,进入该恒星的类地球轨道哦。其间很多科学逻辑问题需要动脑子创造哦。
        尊重这样的逻辑,流浪地球3是不是可以叫逃离太阳了。当然,还可以找到类地球行星,放弃地球,人类进入新的类地球行星延续下去,流浪地球x是否可以称为放弃也是种美丽?这期间,人类会发生巨大的进化,比如在失重的环境下演变成类似阿凡达那样的巨人。或可称巨人时代。
    为什么会失重?重力来自于质量,流浪地球是带着地球一起走,不缺质量,也就不会失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