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中医之后,韩国又来抢我们的春节了?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何鲸洛
想必这几天。
除了陆续不断地爆竹声。
大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看过最多的?
可能就是关于农历新年是Chinese New Year,还是Lunar New Year的争论了。
先说一个结论:
现阶段。
农历新年的准确翻译是Chinese New Year。

lunar的意思是“月球的”“月亮的”。
可以代指阴历,月亮历。

chinese的意思除了表示中国。
还有“华人”“华裔”。
可以代指汉文化圈、表示农历、阴阳合历。
所以。
非说Lunar New Year是为了照顾海外华人、华裔是站不住脚的。
尤其是在韩国的“白色春联”磨刀霍霍、越南的“猫年”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他们大动干戈真的只是为了庆祝新年吗?
①Lunar New year污名化?▽
从2004年开始。
美国加州的韩侨社群和越南侨胞社群开始积极举办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年活动,以该民族国家在相似的时间举办主题类似的庆祝活动,呼吁官方及商业机构使用表意更多元的“ 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替换具有特定指向的“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
2012年起。
通过谷歌搜索查询“Lunar New Year”自动显示“Chinese New Year”,结果页面顶部和右侧信息框中会提供有关于中国春节的信息。
2017年12月。
就有网友表示。
越南人声称农历春节是他们的。

2019年2月。
韩国网络外交使节团“韩国之友”发现上述“错误”后,近两年以发送抗议邮件的方式要求谷歌搜索纠正相关信息。

邮件指出。
除中国之外,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过农历新年,因此将Lunar New Year”一律归结为“Chinese New Year”的做法不合理。
这既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也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021年。
韩国购物平台乐天就过起了韩国新年“Korean New Year”。
同一时间。
SM做得更过分。
2月10日。
SM却在官咖LYSN发布了一则放假通知,“LYSN客服会在Korean New Year假期关闭。”

随后。
SM似乎迫于大量中国粉丝的投诉。
LYSN在之后又将Korean New Year修改为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
2022年1月。
那个曾“碰瓷”抗议过泡菜、参鸡汤、中国朝鲜族服饰百度词条,来自韩国诚信女子大学的教授徐坰德突然在脸书上宣称,他想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运动”,把即将到来的春节的英文译法改为“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

2023年1月12日。
大英博物馆为宣传韩国旅游局举办的一活动在官方账号发文庆祝“韩国农历新年”。
韩国东亚日报介绍称。
该活动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赞助。

1月17日。
已经有韩国人嗨了起来。

继韩国下机后逃跑。
1月20日。
EA继去年给模拟小人穿上韩服的骚操作之后。
又在今年更新任务名为“韩国农历新年”。

与此同时。
1月19日。
韩国女团NewJeans成员丹妮尔(Danielle Marsh)因称呼春节为“Chinese New Year”而遭到部分韩国网民围攻。

1月21日。
丹妮尔通过组合Instagram账号发文道歉。
“春节是包括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纪念的节日,所以我的表达方式不恰当,正就此深刻反省。”
②这些年韩国都偷走了什么?▽
从Chinese New Year到Lunar New Year,乃至于最近的Korean Lunar New Year,以及那迟早会来的Korean New Year。
韩国人“以夷代华”这一套已经见怪不怪了。
早在2001年。
韩国宫廷宗庙祭祀“礼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知道:
祭祀礼仪其实最早源自于我国的巫术文化,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大家所熟知的礼乐文化。
2005年。
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

而这。
其实就是我们的端午节。
早在1978年韩国就眼馋的不行,只不过一直没有通过,只能巧立名目重新申遗。
尽管端午祭和端午节从主旨、纪念到活动都有很大的差别。
但不可否认:
端午祭就是端午节的延续。
只不过韩国人太想把端午节占为己有做得太过火了。
才会让我们产生警惕。
2008年后。
如果只统计申遗成功给的遗产项目。
韩国就有22个文化遗产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仅次于中国43、法国23、高于日本的22项。
2009年。
韩国古代医药学著作《东医宝鉴》成功申遗,成为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第一部医学著作。

然而。
直到公元1610年。
《东医宝鉴》编纂完成,于三年后刻版刊行,其中的内容90%以上的内容都来自《伤寒论》、《医学入门》等83本中医著作。
韩医一词。
更是在1986年韩国国会通过《医疗改正案》时才确定下来的名词。
2010年。
韩国就以“大木匠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艺术”进行申遗。

虽未提及“榫卯”一词。
但其中所使用的技术与榫卯不说完全一样,简直毫无区别。
2013年。
韩国“泡菜”申遗成功。
随着韩剧、韩综,乃至韩国的外宣,可能不少年轻人就像韩国人一样,都以为泡菜是韩国独有的特色文化。
其实不然。
早在商周时期。
那里的“四川人”就已经研制出了泡菜。
2015年。
韩国“拔河”申遗成功。

韩国拔河的“历史”据说超过450年。
但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拥有“钩强”这项活动,当时是以军操的方式出现。
2020年。
韩国“燃灯会”申遗成功。
尽管韩国人宣称是创造性地将佛教节日与灯饰艺术结合起来,体现了韩国历史悠久的灯饰文化。

但事实上。
韩国的所谓燃灯节就是抄袭自著名的自贡彩灯。
荒诞的是:
韩国方面多次打着文化交流的名义,邀请自贡方面组织彩灯艺术团队到韩国进行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

2022年。
韩国“假面舞”申遗成功。

然而。
韩国假面舞也并非那么纯粹,它跟我们的川剧变脸、傩戏、舞狮关系相当密切。
此前。
韩国媒体曾盛赞,四川方面将变脸艺术教授给韩国人,是成功搭建了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2023年。
韩国又将目标对准了我们的“烟花”。

当然。
这些年韩国从我国偷走的“东西”绝对不止这些。
据说。
韩国这些年还动过“针灸”、“活字印刷”、“汉字”、“筷子”、“风水”等等的念头,又妄称“神农氏”、“孔子”、“曹操”、“李白”都是韩国人。
毕竟。
对于一个三次废除汉字,但依旧离不开汉文化的国度,指望他们能够拥有多么有价值的文化也太难为人了。
③我们任重而道远?▽
在美国波斯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一首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 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这首短诗放在这里可能有些不合时宜。
但不知怎的?
真正了解过这些年韩国从我们这里偷走了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汉文化,脑袋里首先浮现的就是这首短诗。
2001年。
韩国“礼乐”申遗时,有人说韩国礼乐是王室祭祀,这跟中国的“祭祀大典”有着本质的不同;
2005年。
韩国“端午祭”申遗时,有人说韩国端午的主要活动为祭祀“山神”、“城隍”等神仙,跟中国的端午文化有明显的区别;
2009年。
韩国“东医”申遗时,有人说韩国的韩医收集了东南亚多国的医学发展研究,中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必要过于敏感;
2022年。
韩国“假面舞”申遗时,有人说它虽然看上去确实很像“川剧变脸”、“傩戏”和“舞狮”的大杂烩,但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文化传承和创新;
2023年。
韩国“Korean Lunar New Year”大行其道,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五千年的文化积累和传承。
老祖宗们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灿烂夺目的历史遗产。
虽然说到现在。
不是每一种文化遗产,在当下的日新月异的世界背景下都能爆发出蓬勃的生机,继续茁壮成长。
但是作为国人。
不去保护传承也就罢了。
还有人步子跨的太大妄想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
上海那个什么反中医联盟也就罢了。
西方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不断冲击着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原因却仅仅只是因为这些西方节日可以正大光明,来一场所谓高端的“腐败”。
相比之下。
现在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繁重的生活工作下,年轻人已经没有心思走亲访友。
就连最后的春节。
也依旧不能排除一些人整天盯着这些传统节日所谓的“陋习”。
我国已有2000多年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历史。
有人建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有人建议取消“年夜饭”;

更奇葩的是:
临近新年。
河北一中学还在寒假通知中让学生淡化摒弃春节意识。

韩国、越南正在挖空心思偷窃“汉文化”,妄图“巧立名目”把它们变成自己的。
有人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像这次的农历新年。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其他东南亚国家使用“Chinese New Year”庆祝新年。
这太霸道了。
毕竟。
韩国和越南都有自己的春节文化。
但你们想过没有?
如果我们一直保持沉默?
以韩流在国际上的传播优势,再加上欧美的“推波助澜”,就像这一次的大英博物馆和EA。
那些对汉文化有好感的外国人会不会只知有韩,不知有汉。
就算我们的文化传播越做越好。
脑袋里面的“思想钢印”却是没那么容易消除的。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韩国抢先申遗这件事。
发生一次只是偶然,两次就是必然,何况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没完没了。
这种事情如果不挺身而出表示出自己的态度。
像韩国这样的氓流只会蹬鼻子上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