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改组是制衡与反制衡的暗斗
堪称任职「行政院长」时间最长的苏贞昌,虽然曾经多次遭到「逼宫」,但都被其有惊无险地避过危机,而今次却终于无法「照版煮碗」了。这几天苏贞昌的办公室进行「打包」,让有关苏贞昌将要辞职的传言甚嚣尘上。他昨晨赴官邸与蔡英文举行每周例会,据说就谈到了内阁改组的问题。「总统府」发言人张惇涵昨日下午转述会议内容时,虽然并未证实苏贞昌请辞一事,但提到蔡英文对苏贞昌带领的行政团队表达肯定与感谢。现阶段最优先工作,是让今年度总预算案顺利通过审查,让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动;下阶段的内阁人事调整,将在「立法院」会期结束后进行讨论,若有定案将向外界报告,却是「坐实」了相关传闻。而传闻则是将由陈建仁接任「行政院长」,郑文灿和林佳龙则在副院长与「总统府」秘书长中二择一,郑文灿倾向于副院长,赖清德为了「反制衡」也意属郑文灿出任「行政院」副院长,而林佳龙则是两者皆可接受。
本来,在民进党败选「九合一」选举后,苏贞昌就应跟随蔡英文辞职,而且他确实也晨向蔡英文提出辞职。因为这是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四年前民进党惨败「九合一」选举时,时任「行政院长」的赖清德,就是如此。但蔡英文却予以慰留,苏贞昌也趁机留任。
苏贞昌仍然留任,是与蔡英文有「双互需要」。在蔡英文方面,有一种分析是「拐杖论」,蔡英文在丢失民进党主席后,担心可能会「跛脚」,需要「拐杖」扶持,因而还要借助苏贞昌的强势行政执行力,镇住党内各派系及党外在野势力。而在苏贞昌方面,固然是恋栈权位,但可能也有一种责任感,就是在「立法院」尚未完成审查「财政总预算案」之前,都不能离开「行政院」。否则,在「财政总预算」通过之前就更换「阁揆」的话,就必须重新进行一次「行政院」提请「财政总预算案」草案,「立法院」从头进行审查的全过程。虽然因为已经审查过一遍,在新案审查过程中可以「走过场」,但毕竟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可能会对民进党当局执行新一个年度的财政计划,造成不便。因此,宁可拖一点点时间处理内阁改组问题,等「立法院」的这个会期通过「财政总预算案」之后,才更换「阁揆」。这样,苏贞昌与「逼宫」势力就僵持多了一个多月。
本来,按照「宪法」规定,「立法院」的本会期应是于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结束。但因为「九合一」选举耽误了「财政总预算案」及其他一些法案的审查进度,因而依法决议以召开临时会的形式延续会期。而按计划,将在明(十三)日完成对「财政总预算案」的审查及表决程序,因而这次苏贞昌就无法再高唱「再坐一会」了。
这是一个时间关节点,「立法院」的这个会期不可能继续延长下去。一是「立法院」的新一个会期将于二月一日开始,没有理由新旧会期「无缝衔接」;二是在此期间,有一个春节假期。但有国民党「立委」要求,将临时会的会期延期到十九日,以便能在春节前讨论审议普发六千元现金政策的实施法案。
但正是这个普发六千元现金政策计划,促使蔡英文终于咬实牙关,决定苏贞昌必须「执包袱走人」。因为蔡英文在辞去民进党主席后,本来就惧怕「跛脚」。而苏贞昌为了恋栈,除了是制作视频宣导自己的政绩之外(必须插上一句,苏贞昌要判令禁止使用「抖音」,但这些视频却是以「抖音」为裁体),还爬在蔡英文的头上抢前宣布推动普发六千元现金计划。苏贞昌的本意,可能是依据以往「惠民」措施是留给新「阁揆」宣布的规律,宣示自己将继续留任。但却是无意间冒犯了蔡英文的权威,并贪功为己有,从而激怒了蔡英文。
当然,导致蔡英文最终下定决心要苏贞昌「走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动机,就是要对赖清德作出「制衡」。民进党主席补选将于本月十五日投票,虽然只有赖清德独一候选人,笃定是「躺着选」也可以当选,但赖清德却是走遍全台湾地区,举行「向党员报告」政见说明会及与党员座谈,并用电话催票,展现了虚心倾听与沟通的谦卑姿态。这与蔡英文的傲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蔡英文看不惯及担心赖清德会「定于一尊」,再加上苏贞昌对自己一直不服气,必会形成「双重威胁」。因此,在无法「动」赖清德的情况下,也就只能在「可操之于我」方面动手,依法运用任免「行政院长」的职权,「动」苏贞昌而换上自己的亲信陈建仁。
蔡英文就是要利用陈建仁来「制衡」赖清德,而且陈建仁在走马上任后,可以充分运用行政资源去进行县市巡回,以「要五豪给一元」的手段,施舍政策、建设、统筹款等「礼物」,积累自己也可参加「总统」党内初选的筹码,随时威胁赖清德。
然而,陈建仁虽然具有学者出身社会形象佳、过去担任许多改革的召集人沟通力强、「外交」宗教界人脉较广等优势,但是他的经验主要是公卫和医疗,范围比较窄,对政务不能马上上手。因而必须由也是蔡英文亲信的郑文灿,以其行政历练丰富,解决问题能力强,人缘极佳跨派系都喜欢,甚至许多浅蓝也赞誉有加的特质,予以补强。可以说,陈建仁是「务虚」的,而郑文灿则是「务实」的,互作呼应。
而可能蔡英文没有想到的是,郑文灿虽然是自己的亲信,但在民进党内派系属性上,郑文灿与赖清德都是「新潮流系」的骨干,而以「新潮流系」的严密纪律,在涉及党内派系斗争的议题上,必须团结一致。因此,以郑文灿为「行政院」副院长,在「新潮流系」的派系利益上,正好是对「英系」的陈建仁经常「制衡」,甚至是对蔡英文「制衡」赖清德的「反制衡」。